来源: 融观天下

作 者:媒咖君

小注

当今中国农村,到底是啥模样?

一位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媒体人(媒咖君),

前些年,曾携妻将子,回到豫东老家,过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春节,

回来后,写了一篇纪实文章,

描写了实实在在的农村情景。

非常生动,非常真实,

因而,非常值得一读。

一、婚礼

今年春节,由于堂弟腊月26举办婚礼,我早早请了假,带着我在北京的一家人,于农历腊月25下午回到老家村里。

对于适龄男孩来说,现在农村能娶上媳妇,可是大事。纵然我一直认为堂弟的条件并不差,有大专学历,在杭州一家企业做着技术性的工作,公司管吃管住,每月有六七千的薪水,可是也蹉跎了好多年,一度我的婶子非常着急。

现在好了,全家都松了口气。叔叔婶子非常开心,我们一家也都非常高兴。

豫东平原的婚礼,还是有着鲜明的传统印记。腊月25下午,我带着妻子儿子早早来到叔叔家,只见他家二层小楼张灯结彩,装饰一新。为营造欢乐气氛,农村称为“响器”的班子提前一天来到东家家里,搭好了一个小小的戏台。叔叔婶子满脸笑容,让茶让烟,招呼客人。

到了傍晚,村里的路灯亮了起来。响器班子吃饱喝足,开始演出,各种欢快的曲子,还用话筒唱起了戏剧和歌曲,村里的老人孩子,坐在舞台前的凳子上,尽情观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晚一点,叔叔家楼房的顶层上,放起了烟花。据说叔叔买了五千多元钱的烟花,五颜六色,装点夜空,煞是好看。

按照传统,第二天一早,村里邻居都来帮忙。厨师支起了一口大锅,作为早饭,来帮忙的乡邻每人一大碗杂碎汤,一个馒头。吃过后,西装领带的新郎就带着汽车队吹吹打打去接新娘子了,在我小的时候,农村还没有汽车,接新娘子要用人力抬的花轿。

两个多小时后,新娘子接来,各种名目的农村婚俗举行一遍后,招待亲朋好友吃午饭,婚礼就算结束了。过去闹洞房等过分的陋习,现在也都没有了。

二、过年

距离上一次在返乡过春节,已经过去5年了。

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在县城开了一家酒店,给我留了个房间(县城春节外出回来的人多,宾馆酒店爆满)。但我希望在京城出生的孩子体验一下农村生活,基本上都住在村里老房子了,好在今年春节不太冷,村里热闹,有年味,孩子们也都很喜欢。

年三十,要忙一天。上午剁肉馅,擀饺子皮,包饺子,贴春联,一切准备就绪后,放三个响炮,就开始吃饺子。老家年三十的中午,是一定要吃饺子的。

吃过饺子后,家里老人带着孩子,要上坟烧纸,祭祖,意思是请先人过年。

下午,街道上挤满着人,留守的和外出回来的,聚在一起,交流,问好,喜笑颜开。

晚上,吃年夜晚。家家户户有酒有菜,非常隆重。

在豫东,除夕夜里,凌晨就要起床的。记得小时候,孩子们往往就一宿不睡了,一晚上鞭炮声不断,此起彼伏。

现在虽然太早起来的少了,但凌晨三四点钟起床过年的还是十分普遍。我奶奶去世不满三年,这在老家,被认为可以初一不用早起,以显示对去世老人的哀念。

初一早起的程序是这样的,点香,烛火,祭拜。放三个开门炮,煮扁食(外形类似饺子,但是素馅),吃了扁食后,放大盘鞭炮,然后在寒冷的夜色中,家中长辈或同族长者带后辈到祖坟烧纸。对,三十下午和初一早晨都要上坟烧纸,不过初一的更隆重,有的大家族还要同宗族一起上坟,场面很壮观。

上坟回来后,要给村里长辈拜年,一般是寒暄几句,长辈不会真让磕头的。

初一过完,初二要去姥姥家舅舅家拜年,这是雷打不动的老规矩。老家有谚:三辈不忘姥娘家。就是说,姥姥家舅舅家,是最亲的亲戚,三辈人都要走动的。

初二过完,基本上就可以自由安排了。

三、聚餐

今年春节,我几乎谢绝了外面一切应酬,安安静静呆在村里。一是想陪陪父母,二是自己年岁渐长,觉得以后回村里的时间不会多,既然回来了就多在一起,三是,让孩子也更多体验乡村生活。

但是本村父老自己的聚餐,我基本都参加了。

腊月二十九,从郑州和南方回来的几个小学同学邀请,在村头的餐厅聚了一次,拼了两张桌子,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有20人左右。

只有在春节,村庄才会热闹一次,纵然是小学同学,也是多年才见一次。村子里很多当年的玩伴,现在都是熟悉的陌生人,有几个感觉面熟,但我已经叫不上名字,只有含糊地应着,只有聊到一定程度,我才想起名字。至于30岁以下的年轻人,我基本上都不认识了。

我和村庄,的确是愈行愈远。

除夕晚上,喝了一次酒。初一中午,喝了一次大酒,在村头餐馆,有三四桌,四十人左右,我一个小学同学买单。这位同学,上小学时候和我成绩不相上下,高中也读了几年,但因为兄弟姐妹多,家贫,没能上大学。但他现在南方,管理着一个大公司,据说员工有六千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面因为村里的红白喜事聚餐,也有两三次。

四、幸福与隐忧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这是老辈人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但现在,我的村庄,我的父老乡亲,的确是富起来了。不仅物质上实现了富裕,就是精神生活,也不再贫困。

我说的是过去相比,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亲历过物质匮乏时期以及体味过当年精神苦闷的。

不说别的,我亲眼所见,当年农村农民可是交不完的公粮、提留款,计划生育罚款、牵牛、扒房以及因此被迫流亡。

而现在,这些早成为历史名词。一个没有即使没有太多技术以及文化知识的农民,就是老老实实种地、勤勤恳恳打工,也能吃喝不愁,盖楼房,买小汽车。

何况,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村民现在对教育极为重视,家家户户都让孩子上学,加上大学也不像过去那样难考。村里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也都越来越多。

就面貌来说。村庄基本上没有了土路,出门就是水泥路,而且由于村干部的认真负责,修得非常好。家家户户基本上都盖上了楼房,只有像我家这样在外地工作的,才没有盖楼房,还住着上世纪的砖瓦房。

很多村民家里都有了小汽车,有多少具体没法统计,但眼见之处,到处停了汽车,显得水泥路越来越窄。

由于机械化耕作,村民早摆脱了祖祖辈辈那种繁重的体力劳动,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他们有了更多的休闲时光,可以从容安排自己的时间了。

更重要的是,我从绝大多数村民眼中,脸上,发现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未来很有信心。这种自信是发自内心里的,他们相信,明天一定,比今天美好。

这是老祖宗们几千年以来,农村,农民,从未经历过的吧?

但幸福中,也有隐忧。

一忧,农村白色垃圾的污染问题,这些年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更多,因此有恶化趋势。

二忧,农村道路窄,随着汽车的普及,早晚也会堵得一塌糊涂。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三忧,虽然这些年,村民的生育观念不再像过去那样重男轻女了。但在过去极为严酷的计生政策和重男轻女观念双重挤压下,造成了农村适婚男女青年比例的失调。现在的农村,大龄男青年,找媳妇困难。这才是燃眉之急,心腹之患。

但村庄的未来,一定会更好,我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