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唐玄宗召来姚崇,笑眯眯地问道:“姚相国,你有几个儿子?现在身居何职?正所谓举贤不避亲,千万别委屈了孩子。”姚崇闻言,满脸感动,心头却一紧:糟糕,我儿子又闯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三朝宰相

姚崇,本名元崇,为避免与突厥元崇名字相同而改元为姚,唐代陕州硖石(今河南南陕县)人,时任唐玄宗朝宰相。在此之前,姚崇先后在武则天、睿宗时期任过宰相,并兼兵部尚书,是货真价实的三朝宰相。

姚崇吏事明敏,“以不贪为宝”。他虽身居宰相要职,却没有临近朝廷的宅邸,一旦上朝处理政事过晚,往往就不能回家。为此,他便就近住在一个叫罔极寺的寺院里。

对姚崇,唐玄宗也极为依赖,每次朝廷有急事,若姚崇不在,唐玄宗就会派姚崇的副手源乾曜,前去寺院问姚崇的意见。

在玄宗朝,备受重用的姚崇,其政治才华得以施展,协助玄宗革除了许多弊政,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说姚崇一直以来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对朝廷更是忠心耿耿,但在教育儿子这方面,他却有很大的缺失。

姚崇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姚彝、姚异和姚弈。姚弈年纪最小,最有修养,做事谨慎,仕途顺畅。姚异和姚弈则让姚崇操碎了心,两兄弟“广引宾客,受纳馈赠”,搞得人尽皆知,当时的人都对此颇有微词。

知子莫若父,姚崇虽然明知自己儿子们德行有亏,但毕竟是骨肉亲情,无法轻易割舍。儿子不争气,做父亲的只能跟在屁股后面善后。

所以,当玄宗旁敲侧击,问姚崇儿子的情况,姚崇立即明白,儿子又闯祸了!

02.“坑爹”的儿子

“那到底是谁告的状呢?”姚崇心思急转。

在姚崇看来,即便有人对他两个儿子不满,也不会轻易告御状,所以,对方定然是与他有过节的人。此外,两个儿子皆在东都,那么,告状之人应该也在东都。

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人,只有一个人——魏知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到这里,姚崇终于松了一口气。毕竟,藏在黑暗中的敌人才是可怕的,而浮出水面的敌人,以姚崇的手腕,可任意拿捏。

那魏知古到底是何方神圣?他与姚崇有何过节呢?

魏知古深州陆泽县(今河北深州)人,虽出身低微,但读书天赋极高,二十岁就考进了进士,入朝为官。起初,由于魏知古性格太过刚正,没能得到重用。后来,魏知古得到姚崇赏识,从此官运亨通,一路做到了宰相。

因为有这层关系在,即便魏知古已经能与姚崇平起平坐,但姚崇从未与魏知古客气。然而,魏知古却觉得今时不同往日,不再愿意做姚崇的“小跟班”,多次拂了姚崇的面子。

姚崇觉得有必要敲打一下魏知古,于是趁东都洛阳考察选拔官吏时,上奏推荐魏知古,就这样,堂堂一个宰相,被姚崇一张纸打发到了东都,远离了政治中心。

对此,魏知古极为愤怒,势必要报一箭之仇。

恰巧,姚彝和姚异在东都为官,两人并不知道父亲与魏知古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当他们得知魏知古负责选拔官吏,顿时欣喜若狂,随即连忙接受了一批想博取功名的人的贿赂,并将名单交给了魏知古。

两人仗着父亲有恩于魏知古,大大咧咧叫魏知古一一照顾。魏知古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窃喜不已。他正愁找不到机会报仇,没想到姚崇的两个好儿子自己送上门了。

不出所料,魏知古转头就将这一切禀告给了唐玄宗。唐玄宗极为生气,这才试探姚崇。

03.逆转局面

殊不知,不过电光火石之间,姚崇就捋清楚了头绪,于是,他皱着脸叹道:“臣有三个儿子,有两个在洛阳任职。兄弟俩不成器,欲望很多但不谨慎,他们一定是趁机去找魏知古求官了!”

唐玄宗闻言,不怒反喜。姚崇能猜透他的想法,他并不觉得奇怪,真正让他意外的是,姚崇既没有袒护儿子,也没有装傻充愣,于是他笑问道:“你是怎么猜到的?”

姚崇等的就是这句话,他摇头道:“知古刚出仕时,我对他多有提携,才有他今日显贵。想必犬子认为知古会念着我的恩情,从而答应他们请求,所以我才猜测他们会去找知古谋求职位。”

唐玄宗一听,反倒忘了姚崇的儿子有错在先,姚崇的公正无私的形象,越发显得魏知古薄情寡义,于是怒道:“魏知古不地道,朕要罢免他!”

姚崇连忙求情道:“陛下,我儿子行为失检,扰乱法纪,您却罢免了魏大人,天下人必定会认为陛下在偏袒我。”

这番话看似在说:陛下不要因为我们关系好,就格外照顾我。实则是在骂魏知古不懂感恩,不像唐玄宗这般有情有义,可谓杀人诛心!

后来,唐玄宗虽然没有罢免魏知古,但还是免去了魏知古的宰相之职,降为工部尚书。

姚崇智罢魏知古,虽然工于心计,但此事皆因魏知古而起。如果魏知古没有拂了姚崇的面子,没有谋害姚崇的想法,自然也没有姚崇的凌厉的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