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6月,在第二次诺门罕(诺门坎)战役中,日军在巴音查山和巴尔夏嘎尔高地两次战斗中惨败。日军前线指挥官终于清醒过来,开始认识到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与苏军正面作战,无异于是自寻死路。

军官们纷纷建议,应该尽量减少白昼大规模交战,在重型火炮和新型坦克抵达前线之前,应该利用恶劣天气或夜晚进攻,发挥出日军步兵部队众多和擅长夜战、近战、拼刺肉搏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军在诺门罕

日军第23师团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认为有理,他和第1坦克师团的师团长安冈正臣交换了作战方案,提出了先用步兵夜袭或歼灭东岸的苏军一部,或夺取部分阵地,以求稳扎稳打的设想。

此时安冈的坦克部队缺油少弹,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唯一还保存点战斗力的玉田第4坦克联队,在7月6日清晨又突遭苏军第11坦克旅6辆坦克的袭击,损失了中型坦克6辆、轻型坦克5辆。

玉田坦克联队彻底失去了战斗力,安冈手中已无可战之兵,对小松原的步兵夜袭计划只有赞同,也提不出什么异议。方案上报到关东军总部,参谋长矢野批准了夜袭计划。

诺门罕地图

为确保夜袭成功,关东军从驻海拉尔的第8国境守备队(旅团)抽调出2000多名经验丰富的老兵补充到第23师团中,几十门崭新的速射炮和上百挺重机枪也陆续运抵前线。

第23师团第7师团各步兵大队都接到了夜袭命令,纷纷组织工兵分队和“肉弹突击”队进行模拟训练,一时间,诺门罕前线的日军各部队磨刀霍霍,杀气腾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7日那天晚上,天空下起了淅沥小雨。在漆黑如墨的夜色中,日军开始了第一轮夜袭,各联队悄悄向指定位置潜行。

在茫茫黑夜之中,日军第23师团第72联队竟然与苏军一支装甲侦察分队意外地遭遇了。西岸苏军152毫米重炮群在侦察兵导引下,马上对日军步兵集结区域进行了暴风骤雨般的轰击。

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日军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瞬间被炸得死伤惨重。中队长以上的军官阵亡了一多半,进攻是不可能了,联队长酒井带着残部光收尸就忙活了一夜。

第7师团也是出师不利,第26联队还未走多远,就被一支执行“进攻防御”任务的苏军坦克营给缠住了,双方你来我往打了半天,日军刚摆好阵势,苏军的坦克营早撤走了,这时天近黎明,夜袭只好作罢。

日军发动袭击

日军其他联队还算顺利,按时到达了潜伏地点。晚上10时,日军集中2个野炮联队70余门75毫米野炮对苏军一线阵地进行了30分钟的火力急袭,随后各路日军同时发起了进攻。

第24工兵联队照例是冲在最前面清障排雷,被苏军的机枪和迫击炮打死打伤不计其数,联队长川村也在排雷时被诡雷炸死。障碍扫清后,日军各“肉弹突击”队迅速扑向苏军各火力点。

黑夜中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冲天。缺乏夜战训练的苏军步兵连队顿时慌了,经验不足的前线指挥官忙乱之中下达了放弃阵地的命令,防线立刻垮了。日军趁势夺取了苏军第一线阵地。

日军夜袭成功的信号弹先后在几处高地上空升起,小松原和安冈放下望远镜,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夜袭成功”的“捷报”立刻上报给了关东军总部。

苏军的快速坦克

天刚蒙蒙亮,苏军就迅速发起了反击。一排排烟幕弹落在了日军刚刚占领的阵地中央,四处弥漫的烟雾形成了一片浓厚的烟雾云,什么也看不清楚。

苏军的快速坦克群趁机高速冲进了日军速射炮阵地,连打带压,将日军忙了大半夜才拖上来的反坦克炮撞了个七零八落,苏军第5机枪旅也一拥而上把日军全部赶出了阵地。

日本兵被苏军坦克撵着屁股一直打回了出发阵地,苏联的轰炸机群同时把一堆堆炸弹扔到了第23师团各联队的头顶上,一路上关东军是连滚带爬、狼狈不堪

小松原师团白忙活了一夜,除了遗尸上千具之外,什么也没捞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军

7月8日晚上,天空中又落下了下雨。日军第23师团受创严重,第二轮夜袭由第7师团(第26和28两个联队,共6000余人)担任主攻。

夜袭部队出发不久,雨越下越大变成了大雨,大雨又下成了暴雨。短短半个小时,地上积水过膝,道路泥泞不堪。日本兵一步三滑,跌跌撞撞地向前摸索了半夜,在途中又迷了路。

第26联队的曹长谷原回忆:雨水之大是一生从未见过的,虽然出发前都穿了雨衣,但不到一分钟就从上到下全湿透了,背包、皮鞋全灌满了水,沉得根本迈不动腿。

大伙冻得嘴唇发紫,后来雨水打到脸上眼睛都睁不开了,只好闭着眼睛一个拉着一个向前挪。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是想这会不会是神不满意我们这些人,对我们的一种惩罚。

铁丝网

下半夜雨逐渐停了,第7师团才靠近苏军第149摩步团的阵地。但是苏军早有提防,在前沿阵地设置了一种新型的钢丝网,这种细弦一般的刺网贴近地面10公分左右,直行绊脚,伏行挂肩,苏军称之为“琴弦”。

几千名日军潜伏到铁丝网下,立刻就被铁丝网缠住了。日军越是挣扎,铁丝网上的倒刺扎得越深,日军痛苦不堪,发出了声响。苏军第149团发现有夜袭之敌,立刻呼叫炮火轰击。

苏军的炮兵连对日军开炮猛打,进行炮弹雨覆盖。进退两难的日军在炮击下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丢下大片尸体狼狈逃走。

夜袭一再失手,小松原恼羞成怒,决定孤注一掷,集中所有部队,再次发起集团冲锋,以优势兵力冲垮苏军防线。

为了夜袭成功,在出发前各联队的主官都搭乘飞机侦察了进攻路线,各联队配备了通讯分队,并命令将克式山炮向前移动,进行火力支援。这种克式山炮是一战时期的产物,最大射程不超过10公里。

日军炮兵阵地

7月9日晚上10点钟,日军集中所有炮火进行弹幕射击。随着炮火不断延伸,将近20000多名日军冲出掩体,端着刺刀喊着“万岁”向苏军阵地冲锋。

苏军统帅朱可夫经过与日军几次交手,摸清了日军夜袭的规律。为了弥补苏军不习惯夜战的弱点,他给前线各部队配发了大量的曳光弹和照明弹,还有12部大探照灯车秘密开到前线。

与此同时,苏军的坦克、装甲车还紧急换上了大功率的远射车灯,准备把日军进攻时的黑夜变成白昼。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日军并不知晓。

当如潮水般的日军冲到阵地前沿时,苏军突然打开了所有的灯光,几千发照明弹也打上了天空。一瞬之间,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片光亮,上万名正在冲锋的日军彻底暴露,看着耀眼的白光,他们当场就惊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军的阵地

苏军的轻重火力全部开火,成片成片的日本兵被打死。不甘心失败的日本兵发起拼命冲锋,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搏杀,尸体漫山遍野都是。打到最激烈时,苏军的师长、团长都带头与日军肉搏。

日军这是玩命冲锋了,苏军最前线的第149团快抵挡不住时,团长列米佐夫少校紧急下发了配置的新武器——波波沙早期型冲锋枪。当时这种冲锋枪处于战场实验阶段,所以只配发到了班长一级,普通士兵还没有。

但即便如此也够了,疯狂的日本兵举起刺刀要准备拼刺时,苏军的波波沙冲锋枪开火了。这种弹鼓有71发子弹的波波沙,瞬间打得日军血肉横飞,死伤惨重。

战后一些活下来的日本兵,一提到波波沙冲锋枪就心有余悸。苏军用这种枪打死了无数冲锋到跟前的日本兵,那种场景与屠戮无异。日军承受不住这种打击不得不溃退,苏军第149团顶住了第一次攻击。

波波沙冲锋枪

午夜时分,日军的火炮拉了上来,小松原下令先消灭苏军的灯光。克式山炮开始抵近射击,苏军的探照灯车被一一击毁,四处横飞的弹片也击坏了坦克和装甲车的大灯。

大草原又恢复成了晚上,双方士兵冲杀在了一起,战况呈现胶着状态。在西岸的苏军重炮兵部队害怕炸到友军,不敢贸然开火。日军炮兵则越打越凶,他们才不管友军的死活,他们只想要胜利。

半夜一点钟左右,亡命徒一样的日军冲破了防线,大批日军涌进了苏军阵地。苏军第第149团团长列米佐夫少校率队反突击时牺牲。149团被迫放弃一线阵地,向纵深撤退。

遍地的日军尸体

天亮之后,小松原却发现情况不对了,苏军密集的炮火瞄准了阵地,炸得日军抬不起头来。日军被严密地封锁了,每走一步就要付出血的代价。日军各步、炮大队躲在战壕中不敢露头。

为了给占领阵地的日军送饭,日军每天要付出很多人的伤亡。日军要坚持守住夺取的阵地,势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但是要放弃辛辛苦苦夺来的阵地,又觉得很不服气,关东军司令部也不会同意。

小松原隐隐约约觉得,好像中了朱可夫的“请君入瓮”计了。日军夺取的阵地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再这样耗下去,第23师团、第7师团必将被耗死在阵地上。

苏军指挥官

在这次反击作战中,关东军连续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夜袭作战,总共伤亡5000多人,火炮损失1/2,苏军阵亡263人,防线向后退缩2—3公里。

日军在此战中得不偿失,小松原不得不让日军撤出阵地。在夜袭战结束后,随行观看的德军观察团目睹了日军的疯狂举动,当时就惊讶得瞠目结舌。

德军观察团在发回国内的报告中,对日军的表现给予了差评。在报告中,他们得出一个结论:日军的战术水平,至多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日军根本不是苏军的对手。

德国人的评价是中肯的,在接下来的第三次诺门罕战役中,日军被打得更惨。日军主力第23师团20000多人,被杀得只剩下一个骑兵大队(400人),日军不得不在停战书上签字,放弃了向北侵略的计划。

签订停战协定

诺门罕战役,打痛了关东军,打出了日本兵的心理阴影,最终导致日军不得不认清现实,不得不改变了战略。日军大举南下太平洋,最终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