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30日下午,人民大会堂里人头攒动,工作人员一遍遍确定着细节,忙得不可开交。

“同志,国宴能不能换个地方?”

突然,几名公安同志走进人民大会堂,四处寻找国宴主管,要求晚上的国宴换地方。

而此时,距离毛主席亲定的国宴仅剩下几个小时,复杂的流程刚刚演练到位,为了保证有序不乱,甚至连红绿灯都用了,真可谓绞尽了脑汁。

一听这话,工作人员呼啦一下围了过来,所有人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当年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领导人纷纷来到北京,见证我国这一伟大的时刻。

其中包括,苏联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特意选定在刚建成的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次前所未有的盛大国宴,可谓意义非凡。

一是为了向全世界展示新中国的国力,再就是让他们见识一下宏伟壮观的人民大会堂。

另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000多名人民代表,共计近5000人。

除了人民大会堂,哪里还能一次性容纳下这么多人?

面对公安同志提出的要求,宴会主办人员绞尽脑汁,最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派出50个人拿着棉衣,穿着黑衣,隐藏在宴会厅的天花板上,随时待命!”

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呢?这50个人又是什么身份?

让我们一起走进人民大会堂第一次国宴筹备的前后,追寻人民大会堂修建的经过。

01 人民大会堂建设的10个月

50年代初期,中苏关系紧张,我国为了向苏联乃至全世界,展示新中国的欣欣向荣,决定建造我国的“十大标志性建筑”。

人民大会堂就是最重要的那个,率先开始。

建成后,它将是党中央召开重大会议,会见各国要员,召集党政军、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的“气派”一定要足以彰显我国国力。

1958年8月,北京市副市长万里同志做了动员指示,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标”,全国知名设计单位纷纷报名参加。

一个月后,84个平面方案、189个立体方案摆在了党中央的桌子上,称得上“群芳斗艳”,但因“老一套”而淘汰居多。

周总理得知后,建议邀请一些青年设计专家参与进来,他们思想解放,善于创新,可以取长补短。

就这样,在新老专家共同研究下,终于在10月6日完成了第6稿的方案。

周总理亲自审核,北京建筑设计院的方案胜出。

10月9日,方案以照片的形式发往全国,向全国人民征求修改意见。

28日,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工。

大礼堂要同时容纳1万人开会,并且要确保参会人员在无论坐在哪个位置都能看到主席台,所以采用的是大跨度、穹窿顶,且没有立柱的60米大跨度结构。

宴会厅要满足5000人的宴会,采用的是56米的大跨度。

舞台那32米的大梁,更是全世界首屈一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参与到人民大会堂的修建中,是一生中最光荣的事情,全国的能工巧匠纷纷赶到北京,参加义务劳动的群众更是不计其数。

每天,工地上人潮汹涌,最高时高达3.5万人。

正当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时,意外发生了,地基稍一开挖就不断往外冒水。

专家们仔细勘查,结果出乎所有人预料,人民大会堂的选址下面竟然是三条古河道。

这下可难倒了所有的工程人员,换地方显然不可能,北京根本找不到这么大的地方,怎么办?

经过专家们的“头脑风暴”,他们做出一个大胆的决策,地基采用箱型体结构,但材料必须稳固耐用。

可预算中根本没有这一块,材料又从哪里来?

消息刚一传出,全国人民都急了,钢厂送钢材、瓷砖厂送瓷砖、大理石厂送大理石......

甚至有老人捐出了自己的棺材板。

工程在八方支撑下顺利推进,人民大会堂矗立在了北京城。

1959年9月9日,毛主席来到工地视察,通过和相关人员交谈,给这个建筑起了名——“人民大会堂”。

24日,人民大会堂在历经10个月后顺利竣工。

30日,人民大会堂就迎来了它的第一次辉煌,“承接”富有政治意义的建国10周年国宴,向全世界展示我国的国力。

那么,刚刚竣工的人民大会堂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在举行国宴前夕要被叫停?

02 他是开国第一宴的主管

负责此次国宴的主管叫郑连福,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担此重任?

其实,郑连福并没有什么文化,7岁就开始拾煤块补贴家用,13岁进入“北京球房”打杂。

北京球房汇集的都是外国人,对打工者要求非常严格,稍有不慎就会挨打受骂、扣钱,甚至被开除。

郑连福每天都如履薄冰,但他聪明好学,不但练就了眼急手快的本领,更是学会了察言观色。

最重要的,他利用与外国人交谈的机会,学会了五国的日常用语,为他往后的人生奠定了扎实的职业基础。

三年后,郑连福经人介绍,进入北京饭店,他很快就崭露头角,一路升迁,做到了宴会总管。

当时,北京饭店是北京城内最大最高级的饭店,也因此承接了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次国宴。

郑连福顺理成章地担任了新中国“开国第一宴主管”。

参加开国第一宴的代表共计600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口味大相径庭。

好在周总理考虑周全,选择了口味适中的淮扬菜。

但是,当时的北京饭店只有西餐,郑连福连夜请来9位淮扬菜大厨,他们来自全北京最有名的淮扬饭庄。

9位师傅使出毕生绝活,得到了宴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当时,郑连福最头疼的,是餐桌的摆放及上菜的路线问题。

毕竟,北京饭店从来没有承接过600人的宴席,再加上开国第一宴不仅仅是吃饭的问题。

领导和代表既要有差别,又不能太突兀,还要方便相互交谈。

郑连福经过多日的思考与现场无数次演练,他做到了,从毛主席到代表们,都相当满意。

从此,郑连福成了“御用”的国宴总管,北京饭店也因此成为一年一度国庆宴会的“承接饭店”。

03 他是人民大会堂第一国宴的主管

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一年一度的国宴从北京饭店改到了人民大会堂,人数增加到了近5000人。

但唯一没变的是国宴的主管,他已经接待过30多位国家的领导人,北京城无人能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28日,郑连福接到了通知,他既忐忑,又兴奋。

郑连福看看表,距离国宴开始仅有30多个小时,他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人民大会堂。

他仔细查看了国宴庭的角角落落,走过所有的通道后,他陷入了沉思。

宴会厅至少需要摆放470张餐桌,还要给乐队、餐台、上菜通道等留下充足的空间。

再加上,一些细节的规划,比往年的国宴要复杂上百倍。

郑连福当晚就留在了人民大会堂,他一遍一遍量着大厅的距离,终于在天亮前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撤掉30张桌子,把300人安排到其他桌子就餐,一桌加把椅子,也不会太排挤。

很快,他的方案通过了,他又开始思考第二个问题:服务员的安排。

国宴共安排了1200多名服务员,虽然经过了严格的训练,但谁能保证不会忙中出错呢?

这次国宴举足轻重,不仅有全国代表,更有国外领导,郑连福不允许出现一丁点纰漏。

他知道,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节,代表的都是国家,是我国的外交形象。

关键时刻,郑连福眼睛一亮,他想起了红绿灯。

于是,他马上找来电工,在宴会厅的厨房和出入口都装上了红黄绿指示灯。

黄灯代表准备,绿灯代表开始上菜,红灯代表停止走动。

果不出所料,在后面的演练中,再没有人出错,井然而有序。

一切安排妥当,苏连福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他安排所有人休息1个小时。

“郑主管,郑主管,公安局的同志找您!”

郑连福刚坐下,一个工作人员跑了过来,紧张而慌乱。

他赶紧来到前厅,公安局的两个同志向他敬了个礼:“同志,国宴能换个地方吗?”

郑连福一听,瞬间愣在了原地。

这不是开玩笑吧?全北京城也找不出能容下近5000人的宴会厅。

04 他们藏在宴会厅天花板上

郑连福很快镇静下来,他仔细询问了原因。

原来,在前几日对人民大会堂的安全评估中,公安局发现宴会厅的吊顶存在着很大的危险隐患。

因为,吊顶使用的大多是木材,再加上电线错综复杂,只要有一处电线发生漏电,就极易引起木材着火。

而这次参加宴会的有近5000人,再加上1000多名工作人员,万一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郑连福一听,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但自己并不了解人民大会堂的内部构造,他第一时间向上级作了汇报。

很快,沈渤赶到了人民大会堂,他是北京建筑设计院的院长,对这里的一切了如指掌。

沈渤告诉大家:“建造人民大会堂时,时间紧任务重,再加上钢材短缺,它的吊顶的确是用了很多木料,但安全还是可以保证的。”

因为,电线排布时,给所有的电线都穿上了铁管,周围也装上了应急消防装置。

尽管如此,大家还是觉得有点担心,毕竟这次宴会的重要程度非同小可。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沈渤院长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在吊顶上布下50名电工。

于是,在电力部门的配合下,50名身穿黑色工作服的电工提前登上了天花板,每人手里拿着一件棉衣,用来补火。

他们每人守着一个关键位置,只要有漏电,马上用棉衣捂住。

同时,郑连福安排了几个守护电闸的工作人员,随时准备拉闸断电。

另外,他又将餐桌的排放做了调整,留出了一条宽宽的逃生通道。

一切刚刚准备到位,代表们就陆续来到了宴会厅。

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等国家主要领导人陪同国外元首,坐在中间的主宾席上。

晚上7点,新中国最大的一次国宴正式开始,郑连福镇静地指挥着服务员传菜、上菜,有条不紊。

郑连福手握红绿灯调度器,眼观六路,紧张而镇静。

期间,周总理做了铿锵有力的讲话,各国元首也纷纷祝福着新中国的繁荣昌盛。

2个多小时在杯盏交错中匆匆而过,宴会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郑连福和沈渤却好像过了漫长的一天,他们送走最后一名代表,扯下了屋顶上的黑衣人。

尾声

“中国的服务人员水平很高,宴会负责人郑连福能熟练地与各国宾客交谈,彰显大国本色。”

宴会过后,郑连福因此登上了北京日报,他得到了外国宾客的一致夸奖。

从此,郑连福承接了我国所有的国宴设计,成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1988年,郑连福被授受“特一级宴会设计师”称号。

即便在退休后,他也不愿意离开北京饭店,在那里当了一名守门人。

他还经常去全国各地讲课,给更多的人传授他的宴会设计经验。

1992年,人民大会堂做了全面大翻修,天花板上面也换成了钢材,再也不用顾虑电路引发的安全事故了。

每一个安宁与平静背后,都有人在默默地砥砺前行,国家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