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忘年交朋友,60年代生人,原来是个中学数学老师。

他人品好,教学质量也高,很多学生都喜欢他,甚至毕业多年后都会来看望他。

他的老婆是省卫生厅处长,他们大学同校,那时就开始谈恋爱,后来结婚生子。

我经常去他们家里玩。

这位老师他的和夫人都喜欢武侠,还喜欢足球。

两人结婚十几年,从来没吵过架,情投意合,属于为爱情而婚姻的典型,很是让人羡慕。

然而,交往久了,我才知道。这位老师十几年来很少去看望女方父母,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僵,难以化解。

原因在于,他只是个中学老师,而他老婆父母是有地位的政府领导,女方全家都是公务员。

身份地位的悬殊造成女方父母始终不认可他们的婚姻,甚至他们儿子都十多岁了,依然如此。

每每提到此事,我这位平时比较开朗的朋友都会黯然神伤。

后来,也就是结婚十二三年后,他终于得到一个机会,托关系进了政府机关,也成了一名公务员。

至此,才得到了女方父母的认可。看起来问题得到了解决。

然而,这位朋友数次跟我说,他并不习惯更不喜欢机关的氛围,貌合神离、勾心斗角,他感觉很压抑。

怎么说呢,世上就没有两全其美的事。你可以守候爱情婚姻,但你就得付出牺牲自己的代价。

如果我这位朋友没有那个进政府机关的机会,如果他一直只是个老师,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婚姻会一直幸福吗?

说到这里,我想到以前听说的故事。

有个女生近30岁,是个小学老师。她对另一半的要求更是赤祼祼,如此说的:“我父母是市里某区教育局科长,母亲经商有自己的公司。所以,我想找的是能够彼此资源整合的对象,要么是政府公务员,要么做大生意的。那种做小生意的小老板好好惦量一下自己,别来找我。”

跨阶层的情感,普通人不可轻易尝试,否则受伤的只能是自己。门当户对还是需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对90后的故事。

他们从中学时起就确定恋爱关系了,男追的女。

女生学习成绩很一般,几乎没有考上像样大学的可能性。男生就天天在学习上帮助她。后来,他们一起考进了省里最好的大学。

大学四年,他们依然是情侣,感情颇深。

毕业后,一起留在了省城,两人租房子住在了一起。

男生家庭条件还算不错,父亲是烟草系统的。他不是本市人,在省城缺乏资源,尽管学习成绩是班级前五名,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竟是卖保险。

这份工作不用我多说,各位都清楚是怎么回事。由于他在本市没有人脉,卖保险自然是没业绩,不到两个月他就失业了。

后来他又去证券公司做经纪人拉客户,因同样的原因业绩好不了,经常被克扣工资。在高消费的这个城市,他那点钱既要付房租,又要吃饭,自然是没法混了。于是,不到一年,他再次失业。

他的第三份工作是朋友介绍的推销饮料,一种不太知名的外省饮料。

每天起早贪黑地跑各种市场,各种小便利店。工作很是辛苦,却所得甚少,只够维持基本生活。

他就这样混了几年。

到毕业后的第四个年头,他终于又失业了。

这四年当中,他数次去女方家提亲。显然,女方父母因他的工作不稳定、个子又不高,总之没有一个方面是满意的,就一直没有同意。

他的女朋友开始因为多年感情自然是支持他的,这个女生大学毕业后的工作不错,某互联网大厂的员工。

然而,时间长了。这男生事业上始终未见起色,越混越不如意,还欠了别人的钱。女生也在父母的压力之下,终于提出来分手。

于是,在这位男生失业最落魄之时,他还失恋了。

双重打击之下,他瘦了二十斤。

不过,最困难的时候,只要挺过去,就会迎来转机。

半年后,这个男生因机缘巧合,有一家政府背景的投资公司招他这个专业的人,因为这家公司不在市区受关注度不高,在没有背景的情况下,他竟然成功入职。

由于之前吃了长时间的苦,他倍加珍惜这份工作,相当拼命,经常完成同事无法做到的事。

不到两年,他就成了部门经理。后来更是买了车买了房。

从此,他摆脱了之前受严重打击形成的自卑心理,变得相当自信。再后来,跟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女孩结婚了。

女生也结婚了,嫁给了一个父母满意的家庭条件优越的男生。

他们各自的生活如今都很不错,只是爱情故事只能成为永远的回忆,或者都不想再忆起。

这几个故事,有的维持着爱情和婚姻却失去了自己,有的得到了理想的生活却永远失去了爱情,有的从一开始就只是个交易。

情就是宝哥哥喜欢黛玉娶的却是宝钗,是纳兰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是陆放翁的错错错;情不是裴多菲的我愿是激流,不是致橡树的你身边的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