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鬼子很难对付,无论是老蒋的嫡系还是川军、滇军、晋绥军,跟鬼子作战都不曾做到“一命换一命”。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张自忠、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名将指挥的台儿庄大捷,也是付出了五万伤亡的代价,才毙伤一万多只鬼子。

如果每次都能打出五比一的伤亡,抗战也早就胜利了,但是当年要想杀掉一个武器装备精良且野蛮强悍的鬼子,往往要付出十位甚至二十位抗日将士的宝贵生命。

老蒋的军队前期武器比较落后,战斗技能也有待提高,所以才让鬼子嚣张了很多年,直到八路军开赴前线,平型关之战打破了鬼子不可战胜的神话,抗日战局才出现了改观,有一位抗日名将,更是在战斗中打出了一比三的战损,他在战报中这样写道:“我与敌激战二小时,我伤13名、牺牲二十名,敌伤亡三倍于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熟悉战争规律的读者诸君都知道,战斗越激烈残酷,负伤与牺牲比例越小,当负伤人数少于牺牲人数,那就是生死决战了。

这位在生死决战中打出一比三伤亡的抗日名将,在1955年授衔上将,也是毛主席特批的“免礼将军”,也是贺龙元帅手中的利剑和王牌。

这位免礼将军名叫贺炳炎,免礼将军的美名得自1945年4月,参加七大的贺炳炎看见毛主席向他走来,马上立正敬礼,毛主席一把握住他的左手:“贺炳炎同志,你是独臂将军嘛!不用这样敬礼,以后就免掉你这份礼吧!”

贺炳炎上将的赫赫战功,读者诸君都耳熟能详,半壶老酒今天要给大家讲述的是这位独臂刀王超越武圣关羽的神勇——关羽刮骨疗毒有名医动手术,手术前还喝了麻沸散,而免礼将军贺炳炎当年,不但没有麻药,连手术刀也没有,“医生”手中,只有一把木匠用的锯子。

贺炳炎出生于1913年,1929年参加红军时,因为年纪太小而经过贺龙特批才得以入伍,因为这段经历,加上作战勇敢,贺炳炎还被战友们戏称为“贺小龙”。

读者诸君都知道,出身于武术世家的贺龙元帅武艺高强,长枪、短刀、剑术、棍术等武功尽皆精通,大洪拳、八虎拳已经练得炉火纯青。贺炳炎有“贺小龙”之称,武功在开国将帅中也排得进前十(有资料说他近在贺帅之下,还在许上将之上),最擅长的是刀法和剑术(据说刀剑之术传自武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缺少弹药的那个年代,冷兵器和拳脚功夫在战场上十分重要,武艺精湛的贺炳炎很快就凭着一身过硬的武功打出了赫赫威名,从一位普通红军战士,迅速成长为中队长、骑兵连连长、手枪大队大队长、团长、师长。

我们从贺上将的军职中就能看出来,他带的部队,基本属于“特种兵”性质,白刃格杀是必修战技。

擅长刀法的贺炳炎在红军中有“刀王”之称,与他搭档多年的政委廖汉生回忆:“贺元帅打仗时碰到别人拔不掉的硬钉子,总会不假思索地大喊一声:‘贺炳炎,给我上!’”

贺炳炎也总是二话不说,甩掉上衣抡起大刀冲锋在前,即使已经成为红二军团(总指挥贺龙,政委周逸群)第五师师长,依然不改英雄本色,背上的大刀依然寒光四射。

在1935年12月的瓦屋塘战斗中,刀王贺炳炎第六次负伤,这次是被敌人的炮弹把右臂骨头全部炸碎,截肢已经成了唯一的选择。

截肢的决心可以下,但是截肢的条件却不具备——当年连领袖们得了疟疾都只能硬扛,红二军团的医疗条件就更差了,他们只从老乡家找到了一把锯木头的锯子。

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时候有酒肉可吃,贺炳炎的断臂手术做了两个多小时,锯骨、缝合,都是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进行,他有没有像刘帅那样在做眼部手术时心中计算用了几十刀,史料没有记载,但是当时需要多么惊人的毅力,读者诸君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虽然断了一条右臂,但是贺炳炎将军的武功尚在,所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他被任命为第120师第358旅第716团团长,后来又升任120师第三支队司令员、第358旅副旅长、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副司令(同年就任司令员)。

1949年1月,贺炳炎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军军长——解放军第1野战军第1军军长。在开国五十七上将中,贺炳炎的武功能排第几,这个咱们不好妄议,但是贺炳炎身为八路军一团之长时仍独臂挥刀手刃日寇,在战争史上就比较罕见了。

1938年10月的雁门关之战,时任120师师长的贺龙和政委关向应第一个想到的首战之将就是贺炳炎。

贺炳炎在回忆录中写道:“一天,我正在翻阅各连的求战书,忽然接到师部通知,要我们716团的领导干部去受领任务。我当时任这个团的团长,接到通知后,就和廖汉生政委急忙驱马奔向师部驻地。”

115师在平型关首战告捷,120师当然不甘人后,贺龙和关向应决定在雁门关也打一场漂亮仗。要把这场仗打成漂亮的首战必胜,他们的首选战将,当然是独臂刀王贺炳炎。

经过三天急行军,贺炳炎带着716团到达雁门关西南六七公里的老窝村,然后就收到了这样的情报:大同日军集结了几百辆汽车,装满了武器弹药,准备送给忻口前线的鬼子。

贺炳炎将军的女儿回忆:“首战雁门关,贺炳炎带头冲杀,单手捅死一日本兵。”

贺炳炎自己写的回忆录,则要凝重很多:“我虽然经过了多少次战斗,但是像这样严阵以待还是第一次……我心里有些紧张,为了防止出现差错,我决定再到阵地上检查一下……”

经过周密部署,战斗在12月18日正式打响,作为120师的抗日首战,那一仗打得十分激烈,战果也同样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日上午10时左右,雁门关黑石头沟设伏阵地的北面公路上突然腾起一股烟尘,近百辆鬼子军车架着机枪开了过来。

眼看敌人全部进入伏击圈,贺炳炎一声令下,步枪和轻重机枪一齐怒吼,鬼子的军车上的弹药很快就被打爆,一时间黑石头沟浓烟滚滚火光四起弹片横飞,八路军战士们如出山猛虎,呐喊着冲向乱作一团的日军。

面对山坡上寒光闪闪的无数把大刀,鬼子经过短暂的混乱后也稳住了阵脚,并利用火力优势展开了反击。

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短短的两三分钟内,八路军就冲到公路上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当年很实用的刀法,跟现在的武术完全不是两回事,将军拼刺刀不是鬼子的对手,用惯了大刀的八路军战士,可就不一样了,716团3营11连的指导员胡觉三虽然不算军事主官,但是出神入化的刀法,依然能以一敌二。

胡觉三冲下山坡的时候,正看见一位战士被三个鬼子围攻,他大吼一声飞扑上去,两刀就结果了两个鬼子,还没等他挥起第三刀,那个被围攻的战士已经缓过手来,将刀锋插进了最后一个鬼子的两条前腿之间。

此战过后仅仅两天,贺炳炎又在黑石头沟设伏,这一次他们包住的饺子有点大:21日上午9时许,由南向北行驶的鬼子汽车二百余辆和由北向南行驶的鬼子汽车数十辆,仅步兵就有三百多人,天上还有八架敌机盘旋——这是被两天前的伏击打怕了。

一个团吃掉三百辆汽车上的押运队和三百多正规步兵,显然不太现实,贺炳炎当机立断:居高临下,以猛烈火力歼敌一部,然后迅速撤出战斗。

虽然敌强我弱,贺炳炎此战还是大获全胜,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份战报。

两次在黑石头沟遇伏,鬼子是真的害怕了,他们在沿途设立了很多路牌,上面写的意思,大致是此地丢了多少鬼子性命,过路鬼子千万小心。

雁门关两次设伏,贺炳炎带领716团共毙伤敌人五百多,彻底切断了鬼子由大同经雁门关至忻口的后方补给线,毛主席对此战给予了高度评价:“太原北部忻口战役时,雁门关南北的游击战争破坏同蒲铁路、平型关汽车路、阳方口汽车路,所起的战役配合作用,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