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兴初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1985年9月,想到终于有了新家,梁兴初非常高兴,整天笑呵呵的。看到梁兴初这样高兴,妻子任桂兰感到十分满意。

就在全家人准备搬进新家的时候,梁兴初却突然患上了感冒。之后,梁兴初被送到医院治疗,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看着逐渐好转的丈夫,任桂兰觉得他虽然生了病,但事儿不大。

然而,梁兴初的身体却一直没能完全康复,仍然在医院接受治疗。转眼便来到了国庆节。为了让丈夫出院后住得舒心一些,任桂兰安顿好丈夫,嘱咐了照顾他的医护人员后,便抽时间回到家里,去收拾卫生,布置他们的新家……

任桂兰:解剖能救活老梁吗

10月4日,几个老战友来到医院看望梁兴初。期间,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聊得非常开心。在聊到心愿时,梁兴初表示,等安顿下来,身体好些后,一定要去西藏看看。

梁兴初在讲话中

听了梁兴初的话,其中的一个老战友感到非常奇怪:祖国这么大,好山好水也很多,梁兴初为什么一想要去西藏看看呢?想到此,那个老战友便问:“老梁,你为什么一定要去西藏看看呀?”

老战友说完后,梁兴初脸上露出了遗憾的表情,说:“我在成都军区当司令员期间,毛主席找我谈话,让我一定要去一次西藏。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机会去,没能完成毛主席给我的任务!”

梁兴初的话,老战友们都有同感,大家都点着头,表示认同梁兴初的说法。想到梁兴初还在病中,大家便转移了聊天的话题,又谈了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病房里传来一阵阵的笑声……

过了一会儿,考虑到应该让梁兴初多休息,老战友们站起来向他告别。看到老战友们要走,梁兴初也站起来,将大家送出门外。老战友们离开后,梁兴初一个人回到病房里拿起桌上的报纸,看了起来。

梁兴初和母亲、夫人任桂兰的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看报纸的时候,梁兴初突然感到胸口一阵疼痛,捂着胸口倒在地上。医护人员听到动静,赶紧跑了进来,发现梁兴初倒在地上,赶紧找了大夫。

然而,不幸的是,梁兴初的主治医生因休假恰好不在医院,值班医生不知道梁兴初具体的情况,便按照惯例给梁兴初做了检查。然而,这样的检查没能奏效,反而让梁兴初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10月5日凌晨,梁兴初病逝。得知梁兴初病逝的消息后,任桂兰立即来到了医院。

对于已经去世的梁兴初,有人认为他是非正常病逝,建议进行遗体解剖,来确定去世原因。对此,任桂兰却不这样想,她相信没有人要故意伤害她的丈夫,因此也没有解剖的必要。她趴在丈夫的遗体上,哭得撕心裂肺,哽咽着说:“别解剖了,人都没了,解剖能救活老梁吗?”

另外,任桂兰拒绝给丈夫解剖遗体的一个更重要原因,是不愿意让浑身都是子弹伤疤、多灾多难的丈夫,在去世后再次遭受解剖的“痛苦”。

梁兴初和任桂兰在一起

在妻子任桂兰看来,梁兴初原本就是一个打铁的,要是没有旧社会的黑暗,他会在老家江西做一个好铁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安静静地养家糊口。这样,也就不会满身都是子弹留下的伤痕了。

毛主席:你去过西藏没有啊

1912年8月23日,梁兴初出生在江西吉安庐陵县(今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村,原名梁兴祚。梁兴初的父亲是一个篾匠,但不是编筐的,而是沿街开了一个纸马店,以此来维持全家的生活。

梁兴初出生后,父亲不愿意儿子再吃这样的苦,便积攒了一些钱财,将他送到私塾里去读书。然而,梁兴初不愿意在学堂里安心读书,经常犯事。

先生虽然多进行处罚,但梁兴初就是不改,依然一个接一个地犯事,不是将鸟雀在课堂上放飞,就是将女同学的辫子拴到凳子上,引起哄堂大笑。即使如此,父亲也不愿意将儿子叫回家里,而是希望他长大一些后能有所改观。

后来,父亲实在无法拿出学费,只好将儿子接回家里。辍学后,梁兴初不但没有遗憾,甚至还有一些小开心。在他看来,没有了先生的管束,觉得更加自由了。

梁兴初旧照

为了让梁兴初有个技术,在将来能养家糊口,父亲将梁兴初先后送到去学裁缝、学剃头。然而,梁兴初对这些东西根本不感兴趣,经常找机会捣乱,因此接连被师傅辞退。

1927年,父亲再次托人,为梁兴初找了一个工作,到铁匠铺学打铁。父亲的本意是让他接受一些苦难,让他知道生活之苦。

然而,让父亲想不到的是,这一次梁兴初再也没有捣乱,而是安心跟着师傅学打铁。这一学,就是三年。期间,梁兴初虽然受尽了雇主的剥削和压迫,但还是逐渐喜欢上了这份又苦又累的工作本身。后来,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梁兴初说:

“参加革命后,无论多苦多累,我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咬紧牙关,顽强挺住。这得益于我打铁三年,养成了铁打的性格。”

1930年2月,朱毛红军来到渼陂村。得知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时,梁兴初立即丢下抡了三年的铁锤,义无反顾地参加了红军。

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梁兴初就像打铁一样,狠狠地与之搏斗,打倒了身边的一个又一个敌人,立下不少战功,受到了上级的表扬。仅仅5个月的时间,梁兴初便由一个战士,升为了班长。

梁兴初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在组织的批准下,梁兴初举着右拳,庄严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一年,梁兴初18岁,正是敢打敢冲的年纪!

1931年5月,梁兴初在一次战斗中腿部受伤,在红军医院治疗。

期间,看见路边有一个妇女在哭泣,梁兴初走上前去,问妇女为什么这样。那个妇女回答说为了给重病的丈夫看病,她把家里唯一值钱的两只大鹅挑到集市上去卖,可是问的人多,买的人却没有,大都是问完价格便走了。

过了很久,街上才走过来一个人。说好价钱后,那人摊开手,露出一块假银元,强行将两只鹅“买”走。妇女不愿意,找他理论,却被那人臭骂了一顿。那人走后,旁边的人劝她回去,说那个人是流氓,在这一带很有名,没人治得了他。她没有办法,只好坐在路边哭泣。

听了妇女的讲述,梁兴初非常难过,更加觉得世道的黑暗,不革命根本不行。最后,梁兴初将参军时母亲给的一块银元拿了出来,换走了妇女手中的假银元,并说:“拿去给大叔抓药治病吧!”

梁兴初旧照

回到部队后,梁兴初被提拔为排长,在打仗中更加英勇了。后来,梁兴初因功,又历任了副连长、连长、连政委、营长、团长。

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长征中,梁兴初被任命为红军第一任骑兵侦察连连长,后又担任了二团团长。腊子口战役结束后,梁兴初奉命到红一军团军团部接受任务。

来到军团部后,梁兴初看了一眼,发现毛主席和林彪、聂荣臻、左权都在。看到梁兴初后,左权将去哈达铺侦察敌情、筹集粮食物资的任务告诉了梁兴初。

听完任务后,梁兴初感到十分疑惑,如果就这点任务,完全可以派人通知,没必要特意来一次军团部。想到这些,梁兴初问:“就这些?”,左权说:“毛主席还要亲自给你们布置任务。”

听了左权的回答,梁兴初不再疑惑。紧接着,毛主席说:“我有个特殊任务,要交给你们,设法给我搞点精神食粮来,就是国民党的报纸,多多益善,但要近期的。”

毛主席旧照

领受任务后,梁兴初带着换了国民党军队衣服的侦察连立即出发,扮演着国民党军官,大摇大摆地前往哈达铺完成任务。

在向镇长“要”来所需要的粮食等物资后,战士们只找到了一些旧报纸。眼看毛主席下达的任务就要完不成了,这时国民党的一个副官插话说:“长官,我从省城回来,带了一捆报纸,不知对你们可有用处?”梁兴初大声说:“赶紧给老子拿来!”

拿到最新的报纸后,梁兴初率部立即离开哈达铺,将报纸送到毛主席手里。在《大公报》上,毛主席看到《陕匪势猖獗》的文章,上面写道:

“全陕北二十三县几无一县不赤化,完全赤化者有八县,半赤化者十余县,现在共党力量已有不用武力即能扩大区域威势……全陕北赤化人民七十余万,编为赤卫队者二十余万,赤军者二万。”

另外还有两篇文章:《刘志丹徐海东有合股势》《徐海东窜甘》。看完后,毛主席非常高兴,对梁兴初说:“你们侦察连这次收获巨大,把刘志丹的根据地给‘抓’来了,立了大功了!”

梁兴初旧照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梁兴初被任命为第115师343旅685团1营营长。后又担任了685团副团长、苏鲁豫支队副支队长兼4大队长、东进支队支队长,第115师教导第5旅旅长,新四军独立旅旅长。

在担任旅长期间,梁兴初认识了他的第一个爱人李桂芬。李桂芬是一名医务人员,和梁兴初一见如故,两人很快便喜结连理。婚后,两人育有两个女儿。对于这两个女儿,梁兴初非常喜欢,经常抽时间和她们玩耍。

1947年,梁兴初在外作战的时候,李桂芬因肺结核不治,骤然去世。得知妻子去世后,梁兴初非常难过。

1948年10月,梁兴初奉命率领第10纵队,坚守在黑山,阻击蒋介石的“西进兵团”。

期间,梁兴初前往第28师参加作战会议。会议结束后,梁兴初走出会场,正准备回纵队时,恰好看见一个穿着单薄的女战士,坐在背包上搓手。于是,梁兴初走上前去,让警卫员拿了一件军大衣,亲手披在那个女兵的身上。

中间为梁兴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黑山阻击战最激烈的那天,梁兴初从纵队的炮兵阵地来到第28师布置任务。在路过师救护所时,梁兴初听到一个受了重伤的战士打着哆嗦说:“冷啊,冷啊……”

这时候,正好有一个女医护人员经过,将担架拦了下来,说:“同志,请等一等。”随后,那名医护人员取来了用棉布裹好的一块热砖,轻轻地放到伤员脚下,将被子盖好,并说:“怎么样,好点了吗?”

女医护人员的热心,让路过的梁兴初心里一动,回过头看了一眼。认出是自己给过军大衣的那个女孩子时,梁兴初赞赏地说:“你这个办法非常不错!”

梁兴初说完后,女医护人员一直忙着手里的工作,没有答话。看到女医护人员没有说话,警卫员走上前去,说:“你这个同志,梁司令员跟你说话呢!”

听到是纵队的梁兴初司令员,女医护人员赶紧转过身来,敬了一个礼,大声说:“司令员好!”梁兴初说:“你叫什么名字?你刚才做得很好,我替伤员谢谢你!”女医护人员回答说:“报告司令员,我叫任桂兰。这是我应该做的!”

梁兴初和任桂兰的旧照

11月,东北全军被解放。不久后,梁兴初奉命率领第四野战军第10纵队移驻北镇县,在这里休整一个月。在美美地睡了一觉后,梁兴初想起了任桂兰。便前往第28师看望。在到达28师的卫生部后,梁兴初在外面听到里面正在开会,里面有人说:

“后方医疗队千里迢迢来到我们纵队,还没怎么休息就投入抢救,很多人三天两夜都没有睡觉。特别是二十八团卫生队被炸,失去了救护能力,当组织派医疗队前去接替时,任桂兰同志主动要求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她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后来,为了见任桂兰一面,梁兴初总是不自觉地便前往第28师卫生部。去的次数多了,政委周赤萍便看出了梁兴初的心思,将任桂兰调到了纵队司令部卫生所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任桂兰对梁兴初也产生了好感。一次,在看完病后,梁兴初对任桂兰说:“你在这里多坐一会,我有话对你说。”说完后,梁兴初给任桂兰递过来一颗苹果。

紧接着,梁兴初说:“任桂兰同志,我希望咱们建立起革命感情。”梁兴初说完后,任桂兰机械地点了点头。回到卫生所后,任桂兰问医生什么是“革命感情”,医生笑着说:“那是梁司令爱上你了!”

任桂兰旧照

1949年9月13日,梁兴初和任桂兰趁着空闲,在湖南常德结了婚。婚后,两人的生活过得非常幸福。

1955年,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梁兴初被授予中将军衔。

1967年,在叶剑英建议、毛主席亲自点将下,梁兴初被任命为成都军区司令员。从此,梁兴初跻身到了大军区司令员的行列,这也是毛主席对这位赫赫有名的“万岁军”军长的认可。

任上,梁兴初工作非常踏实,事必躬亲,一丝不苟,经常亲自到一线去视察。

有一次,梁兴初准备去查看一个重要工程,工作人员告诉他那边的路不好走,都是深山野沟,还是不要去了。梁兴初却坚持说:“不亲眼看看,我总是不放心。”

在梁兴初担任成都军区司令员期间,中央决定将西藏军区并入成都军区。对此,梁兴初觉得自己的责任更重了。对于西藏,梁兴初非常重视,已经在心里准备到西藏去看看了,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未能成行。

后来,梁兴初到北京开会。期间,毛主席接见了梁兴初。在听梁兴初汇报完工作后,毛主席突然问:“你去过西藏没有?”

毛主席接见梁兴初

毛主席的话,让梁兴初一阵愧疚,回答说:“主席,我马上准备去!”

回到成都后,梁兴初立即着手准备前往西藏。然而,身边的工作人员却告诉梁兴初,他的身体状况不太好,恐怕无法适应高原反应。听了工作人员的话,梁兴初无奈地说:“当成都军区司令员不去西藏,下次毛主席再问起我,我怎么交代?

1971年10月27日,已经来到五湖村考察了半个多月的梁兴初,正准备进入西藏时,突然接到通知,要他和张国华一起到北京,汇报四川的工作。后来,由于很多事情,梁兴初一直也没有得到进入西藏的机会。

直到离开成都军区,前往山西的工厂里参加劳动,梁兴初也没能踏上西藏的土地。对此,梁兴初感到十分遗憾。

梁兴初:这是我一生中巨大的憾事

1980年,在组织的关怀下,梁兴初搬到北京军区赵家楼招待所,在这里暂时居住。

梁兴初和叶剑英的合影

期间,叶剑英指示总政给梁兴初安排一个工作。很快,总政副主任黄玉昆来到梁兴初家里,对他说:“可否到济南军区或沈阳军区当顾问?”听了黄玉昆的话,梁兴初摇着头说:“我不会当顾问。”

不久后,为了不给组织上添麻烦,梁兴初向组织上提出离职,并表示自己要静下心来,好好疗养,不愿意再担任职务了。他说:“为了培养年轻同志,请组织不要考虑对我的工作分配,我要求离休。为了看病方便,希望在北京安家。”

叶剑英虽然感到有些遗憾,但还是答应了梁兴初的请求。很快,组织上便批准了梁兴初的离职报告,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

1985年9月,组织上给梁兴初分配了一套住房,梁兴初非常高兴。正当梁兴初准备搬进新家,养好身体,找机会前往西藏的时候,因重感冒引发了心脏病,突然去世。

1985年10月12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礼堂里,隆重举行了梁兴初的追悼会。追悼会上,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以及梁兴初的老战友来到现场,向梁兴初的遗体做了最后的告别。

梁兴初和夫人任桂兰的留影

由于梁兴初走得突然,没有给妻子任桂兰和孩子们留下任何只言片语,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后来,在整理梁兴初的遗物的时候,儿子在父亲日记本的最后一页看到了熟悉的笔迹:

“在剩下的时间里,我要立志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为新中国的改革奋斗不息。”

生前,由于没能踏上西藏的土地,梁兴初感到十分遗憾,在心里一直有一个结:没能完成毛主席交代下来的任务!因此,梁兴初一直觉得对不起毛主席,每次提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梁兴初都会愧疚地说:

“这是我一生中巨大的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