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能在学校领到一些福利品,这是很多老教师曾经的荣耀。那时每到中秋和春节的时候,哪怕是两盒月饼或者两斤点心,学校都会向老师们表示一下节日的慰问,所领的东西不在多少,大家生活和工作在一个大家庭,老师们都能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心和温暖,其幸福感成就感也是油然而生满满的。而如今类似的画面已经成为历史,每当节日到来的时候,大家的生活气氛没有什么变化,学校默不作声装聋作哑,老师心领神会心照不宣,各方那种谨慎小心的怜悯样子,让人期盼冬季的寒凉早日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题主所说的那样,逢年过节学校不再给老师们发福利品,校方的难言之隐真相值得老师相信吗?其实,这种问题老教师更有发言权,他们经历了学校的发展变化全过程,本来按照我们传统的礼仪观念,学校好歹算是老师们赖以生存的工作单位,逢年过节给大家准备一些简单的福利品,也算是学校文化氛围的一部分,况且,教育工会应该是一个正式组织,除了工作之外,给教师谋福利,增强老师们的职业获得感价值感,这也在学校的责任范围之内,不应该出现像有人调侃的那样,每到关键时刻都是固定的两样:锤子和毛线,还有人更会调侃说又加一样东西,每人发了一张A4纸,上面印有老师假期轮流值班表。

偶遇一位年前退休的乡村老教师,退休前曾经当过几所小学的校长,和他聊起了福利方面的话题,老教师像是打开了话匣子。起初每所学校都会给老师发福利,逢年过节就像一个惯例一样,大家发的东西也都差不多,都是一些米面油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即便是有的学校经济方面有困难,哪怕是赊账也会照样意思一下,但不知从何时起,一纸文送达到校,让营造清廉过节的氛围,学校正发困之时,刮来了一只廉清枕头,学校就来了一曲借坡下驴,老师们所谓的福利品就这样被堂而皇之踢得一去不复返,从此,学校既甩掉了这一经济包袱,也不再担心老师们的众口难调,这个嫌米烂,那个说油劣,等等之类从此告别纠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这几年大家都戴着口罩,各方面都受到了些许牵制,学校的相关经费需要分割到各个方面使用,同时,对于学校经费下拨流程的原因,大家都清楚,就拿乡村学校来说,各个学校的经费都要先经过中心校的关卡,不用说,如此下来经费变得只会越来越少,甚至有时学校报账回来,没有拿到应有的经费,而是得到了一堆无厘头的冲抵票据,能够想象得到校长们一个个无奈的尴尬,此时,就算是学校想给老师们表示一下,也是兜里比脸还干净,很多时候学校的难处也同样需要老师们的理解,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近年来教师的工资待遇得到了明显提高,老师们也早已经淡忘了那些米面油福利,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教学当中,从而,获得了更多的职业自豪感与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