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喝的健力宝、北冰洋吗?大汗淋漓跑到小卖部,跟老板要一瓶,咕咚咕咚灌下肚,再打一个完美的响嗝,这一天都是美滋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从何时起,这些口感俱佳、价格实惠的国产汽水,几乎在同一时间消失在了大众视线中。即使近些年国产汽水搭配国潮风,大有重新“杀回战场”之势。但同时也面临价格过高、购买潮冷清等尴尬。

为什么“两大可乐”仅卖两块还能赚翻,国产汽水标价6元甚至十几元还在亏本,到底是谁在割韭菜?国产汽水复出为何这么难?

国产汽水:短暂辉煌,迅速没落

我国最早一瓶汽水,是在清朝末年做生意的荷兰人,不远万里带到了国内。当时社会人们多以传统茶水为主,尚未品尝过碳酸饮料的新奇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贡品上达皇宫,慈禧太后更是成了汽水的重度爱好者。自此以后,汽水开始慢慢在民间流通。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搞经济建设,北京北冰洋、青岛崂山可乐、重庆天府可乐等国产汽水迅速崛起,率先抢占几亿人的市场。

那时的国产汽水,已有强烈的品牌和广告意识,比如娃哈哈的旗下品牌,非常可乐就打着“中国人喝自己的可乐”的宣传,拴住了大批消费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大可乐的口感滋味也各有千秋。北冰洋、健力宝以橘子味汽水口感为主,崂山可乐喝起来居然有一种枇杷膏的味道,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其实是在配料中加入了高良姜、白芷和大枣。

20世纪80年稍晚出现的健力宝,则靠其独有的酸甜橙子味,一度成了好感度极高的国民饮料。

在市场经济成熟以前,几大品牌彼此和谐相处,在自己的地盘上滋润生存,谁也没想着吞并谁。普通老百姓也知道,国产汽水只要紧紧抓住十几亿的中国市场,不愁没钱赚。

然而短短二三十年时间,一个个国产品牌饮料竟莫名“失踪般”迅速蒸发?可乐芬达雪碧这些洋品牌,怎么就如此轻易地占领了市场高地?

“洋可乐”霸占市场

早在1920年初,可口可乐就瞄准了中国市场。只是那时,它还不叫可口可乐,而是头顶一个尴尬绕口的名字,“蝌蝌啃蜡”。

黑不溜秋的液体,加一个读不出的名字,结果没一个中国人愿意买,蓄势待发的可乐公司碰了一鼻子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随着“可口可乐”这个新称呼,加上名人阮玲玉亲自代言,可乐迅速撬动了上流社会的大门,成了富人高贵小资的象征。彼时国产汽水还未嗅到野狼般的威胁,更没料到不到20年,自己会被逐出市场高地。

一开始扩大市场并不顺利的“两大可乐”,开始挂出一张善意的脸,老谋深算地寻求和国产汽水合作。而遇到灌装技术、生产线难题的国产品牌,抱着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目的,也欣然答应。

最初国产品牌拿到了生产技术,外资汽水拿到了一部分市场,双方成立了合资企业,互利互惠共同打天下。但令国产汽水措手不及的是,自己的客源和市场正悄无声息地大幅下降,且短短几年之后,本土品牌就迎来了第一波亏损

比如1994年百事和天府,共同成立的天府可乐成立合资公司。百事一开始豪掷1070万美金出资,按照合同,合资生产的可乐必须超过总产量的50%,合资可乐和百事形成了捆绑销售的关系。

借着这一步操作,百事迅速打开了中国内地的广阔市场。一夜之间,北京各大超市货架上迅速开拓出了百事可乐的领地。同时,天府本土公司却连年亏损,最高的一年亏到了7000万元。

更让人倒吸一口冷气的是,天府在合资公司的生产线比重也大幅降低,最后为了保本不得不主动退出。

天府可乐创始人眼睁睁把大批老员工赶下岗,两眼通红,含着泪说对不起所有员工。

百事可乐兼并收购的脚步并未停止,成功侵吞天府可乐后直接将其雪藏。“两大可乐”就是靠着这样的手段,接连“团灭”北冰洋、健力宝等一众受欢迎的国民汽水,最后本土汽水“全军溃败”,拱手让出了十几亿的中国市场。

从1981年,百事可乐在深圳建第一家厂,到1986年的18条生产线。“两大可乐”已经轻松拿捏了中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

自此以后,大街小巷超市地摊上,都摆满了可乐雪碧芬达这些“洋饮料”。载满童年记忆的老字号汽水,则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不过近些年,国产汽水正铆足劲儿回归。只是在定价上却让人“爱不起”,不像可乐两三块一瓶,国产汽水定价都在6元以上,为何还自称亏大了?

2元赚和6元亏,是谁在割韭菜?

国产汽水深知,要想从外国人手中拿回市场,路途艰险。1999年,汾煌可乐横空出世,砸下1.5亿,打出“龙的传人,喝自己的可乐”的口号。同年,非常可乐也砸重金,把自己的广告牢牢“焊在”央视,但效果均不佳。

进入21世纪以来,国产品牌稍有改善。2004年,崂山可乐重回市场。2011年,北冰洋以4年停产的代价,从百事手中换回了商标。2016年,天府可乐拿回了自己的配方专利。

超市的一排排货架上,也重新摆满了包装新颖、融合了国潮元素的国产汽水。但令人略感尴尬的是,大多国产汽水卖价在5、6元之上。汉口二厂的小瓶高颜值汽水,售价接近9元。

这让一度兴奋、想回忆一把童年的社畜们,心又瞬间凉了下来。

在接受采访时,国产汽水商却很真诚地坦白,卖到这个价格他们也不赚钱,原因是只有靠重金“砸”营销,才够格重回市场。而这营销的金钱代价,又只能塞进每瓶饮料的价格里。

反观可乐常年卖两三块一瓶,是由于其已经稳稳占据市场。只要牢牢霸住市场,控制成本,减少经销商,哪怕一瓶赚一分,“两大可乐”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高额的营销成本,再加上经销商剥下的层层佣金,把国产汽水的成本拱了上去。

除了打“回忆牌”,还能靠啥取胜?

最近,一些商业媒体发出评论,国产汽水重回市场固然是好事,但在市场表现上仍较为不如意。从国潮营销到童年回忆杀,国产汽水似乎只是靠旧情怀来拴住人心。同时,在新品推荐和品牌营销上,又砸了过多成本支出。

一旦成本控制不好,势必在价格终端上显出劣势。和“两大可乐”相比,国产汽水需要提升的,除了价格控制,更有效营销、产品质量等诸多专业问题。

所以,综合来看,“洋可乐”定价2元还赚钱,国产汽水卖到6元还亏本,归根结底并不是“谁割韭菜”的问题,而是沉浮三十年国产汽水,如何解决市场过窄、提升知名度、扩展销量等难题,杀出重围,重新拿回自己的领地。

如果是你,你会支持定价更高的国产汽水,还是相对熟悉的可口可乐呢?

作者: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