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夏天的某个中午,一份由内线传递出来的重要情报送到锦县公安局巧鸟派出所,报告来自打入某伙土匪内部的县局侦查员张学俭,内容是他所卧底的这股匪徒一共十一人(连张学俭在内)已经潜入到四道沟的老礁顶一带,这是一股政治匪徒,匪首系国民党军独立第九师谍报队少校队长芦绵。

1949年时的国民党军
提到这个人,锦县公安局的众人可就都不困了。这支谍报队原本不止十一人,在锦州地区解放后,不甘失败的国民党匪帮向锦州地区派出了大量的所谓“谍报队”,在新解放的锦州地区进行情报搜集、暗杀破坏等活动。芦绵的这支谍报队被派往锦县一带活动,因为他是本地人,熟悉情况。面对锦县公安局屡次派兵围剿,芦绵从容地这支队伍化整为零到处袭扰,搞得锦县不得安宁,几次围剿也只抓到了几个不太重要的“小鱼小虾”。为了摸清这股土匪的去向,锦县公安局侦查员张学俭花了几个月时间成功打入了这股土匪的内部,终于在这股匪徒刚落脚老礁顶的时候趁着下山探路的机会成功将情报送了出来。
接到情报后,巧鸟派出所所长田树彬立即将情况上报给县局,局长当即命令田树彬立即组织四道沟的民兵对这股土匪进行围剿。田树彬得令后于16时带着派出所侦查员冷振才和阎富山二人轻装简从一路小跑直奔四道沟村,找到当地农会会长田士宣要求组织民兵。田士宣立即召集全村民兵集合,亲自从中挑选了八个最为身强体壮且参加过之前剿匪行动的“老手”,同时亲自作为向导为队伍带路,他对老礁顶的地形地貌了若指掌。
出于剿匪的需要,四道沟村的民兵配备了较为精良的武器,此次出征,队伍携带了七支日制九九式步枪和一挺式轻机枪,步枪是民兵的标准配备,而轻机枪则是公安部队储存在民兵队中的。
九九式步枪为著名的“三八大盖”三八式步枪的改进型,于1939年定型投产。改进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威力更大的7.7×58毫米有坂式子弹,内藏式弹仓容量5发,采用旋转后拉式枪机完成击发、抛壳和上弹的过程,属于非自动军用步枪。子弹初速每秒760米,最小射程400米,最大射程4000米,有效射程2400米。由于7.7毫米子弹弹头短,击中目标后容易翻滚,因此九九式步枪对人体的伤害力远比使用6.5毫米子弹的三八式步枪要大。
九九式步枪至1945年8月停产时一共生产了超过260万支,日本军队投降后,国民党政权接收了大量九九式步枪,将枪膛扩为7.92毫米,以便能发射7.92x57毫米毛瑟步枪子弹然后装备自己的部队。在东北地区的历次作战中解放军大量缴获了这种经过改造的九九式步枪,东北野战军同时也大量缴获了使用7.7毫米子弹的九九式步枪并能在自己的兵工厂中利用日本人和伪满洲国留下的设备生产7.7×58毫米子弹。所以,四道沟村民兵装备的九九式步枪既可能是使用7.7毫米弹药也可能是使用7.92毫米弹药。当然,也不排除是枪管缩短的九九式短步枪,这两型步枪在东北的二线公安和民兵队伍十分普遍。

九九式步枪(下)和九九式短步枪(上)
轻机枪的型号原文并没有交代,但旅大地区的公安部队在1949年时同时装备着日本制造的九九式轻机枪和捷克造ZB-26轻机枪,前者使用7.7×58毫米子弹,后者使用7.92x57毫米子弹。根据弹药供应统一的原则,如果装备的是日本原版的九九式步枪,轻机枪可能就是九九式轻机枪;如果装备的是经过国民党改造的7.92版九九式步枪,轻机枪就更可能是ZB-26轻机枪。
九九式轻机枪是旧日本陆军于1939年装备的一款轻机枪,设计基本上与九六式轻机枪相同,并可共用一些零件。只是取消了油泵并更换了较好的退壳机制,其可靠度超越十一年式和九六式轻机枪。装在顶端的弯曲盒状可卸式弹匣可容纳30发子弹,而有侧翼的枪管可快速更换以避免过热,其外形和ZB-26型轻机枪颇为类似。

九九式轻机枪
九九式轻机枪采用和九九式步枪相同的7.7×58毫米子弹,采用30发弹匣供弹,子弹初速每秒715米,最小射程200米,最大射程3000米,有效射程1500米,发射速率每分钟450发。该型机枪是日本陆军在战争后期的一线主力步兵武器,日本投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大量缴获该型机枪,成为东北民主联军和后来的东北野战军的主要轻机枪。
ZB-26型轻机枪是捷克国营兵工厂在1926年定型的一款轻机枪,此枪外表最大特色是其20发装弹匣在枪身上方,这令其瞄准基线要移向弹匣左侧,而其轮型表尺也是其外貌特征之一。ZB-26型轻机枪最为划时代的意义就是开创了上方供弹的新模式,使得枪机组件结构大为简化;另一个优势就是采用了可以快速更换的枪管,大大方便了轻机枪的维护。也使得ZB-26轻机枪的生产和操作方式都变得十分简便,适合工业水平不发达的国家生产和装备。
ZB-26型轻机枪采用和毛瑟步枪相同的7.92x57毫米毛瑟步枪子弹,采用20发弹匣供弹,子弹初速每秒744米,最小射程200米,最大射程3000米,有效射程1500米,发射速率每分钟500发。

ZB-26型轻机枪
ZB-26型轻机枪是二十年代后期中国各派武装的标准轻机枪,并在国内多有仿制,使得该型机枪在中国有个家喻户晓的称呼——“捷克式”,中国共产党的武装通过和国民党、日军以及伪军的战斗缴获了大量的ZB-26型轻机枪,解放战争后期因为更多更先进的英美轻机枪的缴获,ZB-26因为容弹量过小,火力持续性不足而退居二线,辽东省的公安部队在1951年换装苏制DP轻机枪之前一直装备着这种经典的轻机枪。解放后,部分状态较好的ZB-26型轻机枪进行了适配改造,使其可以发射56式枪族使用的7.62x39毫米M1943型步枪子弹,可以直接使用56式突击步枪的30发标准弹匣,配发给民兵使用,至今仍有相当部分被当成影视道具枪使用。

使用7.62x39毫米M1943型步枪子弹的ZB-26轻机枪
言归正传——
老礁顶地形十分险要,只有一条道路可通,还得经过多个陡崖和荆棘丛,负责剿匪的警民小队于18时左右从四道沟出发,至23时10分左右摸到了老礁顶。田士宣亲自前出侦查,查明有三名匪徒住在老礁顶山腰的芦尚贤家里(芦尚贤是芦绵的叔父)。另外八人住在老礁顶上的恶霸杨林春家里。
经过商量,田树彬决定集中力量先解决山腰的芦尚贤家,断掉匪徒的后路,然后直接突上山顶,关门打狗。
众人摸到芦尚贤家,这是一间孤零零的房子,直接盖在半山腰的一块天然平台上,就在通往山顶的小道旁田树彬让田士宣带着四个民兵绕过孤房,扼守住通往山顶的路,然后自己带着冷振才和阎富山轻手轻脚地摸到了房子的墙根。田树彬慢慢靠到窗前,侧耳一听,里面的人都睡得正香,鼾声此起彼伏,像拉风箱发出的声一般。
“上灵床擦胭粉——到你美够的时候了。”轻轻说了句后,田树彬用一把九九式步枪用的刺刀轻轻将房门撬开,门刚一开,冷振才就冲了进去,随即田树彬和阎富山紧随其后,“都不许动,交枪不杀!”
一盏油灯点了起来,灯光映出了三个如梦方醒的匪徒,瞪着惊恐的双眼望着闯进来的田树彬等3人。
“一个一个下来!”田树彬厉声喝道。
下来了第一个、下来了第二个,第三个匪徒起身后,突然伸手试图去摸放在床边的春田步枪(美制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

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
“住手!”冷振才大喝一声,端起手中上了刺刀的九九式步枪对着这名匪徒直刺过去,将要刺到时又刻意往边上偏了一偏,刺刀扎进了他头部右侧的土坯墙里,“给我老实点!”于是,第三个匪徒也只好将手举过头顶哆嗦着下了床。随即三名匪徒被民兵捆成了三只大粽子,我方在屋里缴获春田步枪三支,子弹300多发以及许多被匪徒抢来的衣物。在迅速打扫完战场后,田树彬等人和田士宣汇合,众人一起往老礁顶的顶峰奔去。
午夜0点,众人抵达老礁顶顶峰匪巢杨林春家附近,在向主屋摸进的过程中有民兵不慎弄出了声响,屋里顿时有人喊:“不好,来人啦!”接着,屋里传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田树彬端起轻机枪,对着主屋就是“哒哒哒——”的一梭子,直接将一匣子弹打光,直接把屋子打得碎片横飞,屋里的动静顿时没了。当田树彬给轻机枪换弹匣时,屋里传出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别动!别动!县大队来了!再动就要吃亏!赶紧都趴下!”
这是张学俭的声音。话音刚落屋里又是一阵混乱的骚动声,很明显是匪徒们在找掩护。
田树彬当机立断,端着轻机枪就一个箭步冲进屋内,冷振才和阎富山跟着冲进屋,分别卡住了东屋和西屋,民兵队长老董一手提着一把伪满洲警察的佩刀、一手提着手电筒照着屋里乱作一团的人。只见屋里炕上炕下七歪八斜地趴着九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田树彬认出了九个男人中有杨林春、芦绵以及打入敌人内部的卧底侦查员张学俭。而那个还没提上裤子的女人正一脸惊恐地望着杨林春,很显然是杨林春的“相好的”。
“县大队这回算是找到你们了,要死要活你们自己选择!”田树彬将计就计,摆出一副“县大队”的派头喝道。
“我们缴枪!”这几个字几乎是从杨林春的牙缝里挤出来的。
“一个一个起身往外走!”田树彬命令道。
然而屋里的人没有一个人敢起身,于是田树彬向老董试了个颜色。明白是啥意思的老董抓起一个小个子匪徒就往外走,小个子拼命挣扎想要挣脱逃跑,被老董一拳搭载了太阳穴上,当场晕了过去,像拖死狗一样被拖出了屋子。随后,几个民兵进屋开始一个接一个地绑人。
就在这时,有个光着膀子的大个子匪徒趁着大家不注意,一跃而起跳上窗口意图跳窗逃跑,眼疾手快的冷振才从步枪上卸下刺刀快步上前对着大个子的脑门就是一刀,刺刀划开了大个子的头皮,趁着大个子吃痛的时候冷振才顺势来了一个扫堂腿,将这个比冷振才高足足一个脑袋的大个子弄了个四脚朝天倒在窗台前的地上。随即民兵们一拥而上,将大个子匪徒五花大绑——
此战一共俘获国民党谍报队少校队长芦绵以下十人(不算卧底张学俭),本地土匪恶霸杨林春和一个通匪奸妇,总共十二人。缴获春田步枪七支、M3型冲锋枪一支、子弹1000多发,手榴弹20枚以及足足装了五麻袋的抢来的各种衣物和布料。清点完战利品后,田树彬将张学俭拉到匪徒们看不见的角落,给他松了绑(之前做戏做全套将他也绑了),握住他的手,久久就说出一句话:“同志,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