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的二月份俄乌开战以来,硝烟已经弥漫了近一年的时间,并依然看不到收尾的迹象,这大大出乎了人们的意料。
这场战争历来是媒体上争论的焦点,有人支持俄罗斯,也有人支持乌克兰,只想看热闹的人也并不少。也因此,对俄乌战争的复盘和推演成为很多人都会关注的事情,大家都想从中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就目前的战争形势来说,战争机器已经推进到了一个十分残酷的阶段,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在付出巨大的代价。尤其是乌克兰,这个本就经济不景气的国家,现在面临着整个国家被战火摧毁的惨景。
这一切,都要拜一心追随美国脚步的泽连斯基所赐。事实上泽连斯基所犯的错误不仅仅是制造了开战的借口,他在战争中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
这其中的端倪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似乎还有那么一丝熟悉,人们在思索之下发出愕叹:这不是蒋介石走过的歪路吗?

一、关于战争的几个问题
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世界范围内都在准备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新年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的脸上,但这并不包括乌克兰人。

就在跨年前夕,乌克兰用无人机对俄罗斯纵深五百公里内的恩格斯战略轰炸机基地进行了偷袭,给俄罗斯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二毛如此挑衅,大毛也不是能忍的主,上百枚导弹呼哧哧地就砸到了二毛的头上,另外还有数十架无人机也过去给乌克兰人送了新年祝福,这便是东欧战场上的跨年方式。
在新年致辞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了这样的感想:“2022年伤了我们的心,我们哭干了所有的眼泪。我们不知道新的一年会带来什么?”

泽连斯基是不是真的难过我们并不清楚,但我们却可以试着体会乌克兰平民心中的疾苦,他们才是真正把眼泪流干却看不到希望的人。
就在不久前,欧盟理事会已经通过决议,将在新的一年中把对乌援助增加至180亿欧元,而美国也几乎同时表态,要继续追加援助,愿意拿出450亿美元。
榜一和榜二大哥争相刷礼物刷火箭,生怕你没钱继续打仗,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乌克兰人民又怎么可能看得到希望。

就目前看来,俄乌局势想要有所缓解,要涉及四个关键问题的处理。首先是土地问题,也就是克里米亚以及卢甘斯克等被俄罗斯占有或控制的土地,这些能不能回到乌克兰手中来?
开疆拓土早已不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如今的世界讲究主权国家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乌克兰不可能坐视己方的大片领土沦丧。但对于历来重视土地的俄罗斯来说,又怎么会轻易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

其实在俄罗斯人看来,作为现代国家的乌克兰历史十分短暂,距今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乌克兰这个词的本意就是“边陲之地”,指的是地理概念,只是后来才慢慢有了民族文化的意味。
在历史上,现今乌克兰的领土,要么是俄罗斯的,要么是波兰的,并不存在乌克兰这样一个主权国家。直至苏联解体,乌克兰才取得了真正的独立,形成了如今的国家。对于这一点,普京也是一再强调,这也就意味着普京不会轻易放弃控制的土地。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美国的,也就是美国能不能放弃拱火行为,促成二者的和平?
这一点应该来说也是比较难的,毕竟俄乌之所以会明火执仗的干架,就是美国在推波助澜,他们希望以此谋取自己的利益。想让美国撒手,倒不如想想怎么让河水倒流。
第三个问题是欧盟的态度,他们会不会继续支援乌克兰?我们刚刚也提到了,欧盟已经通过了新的援助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欧盟铁了心要帮着二毛打大毛。

事实上欧盟内部反战的呼声并不小,毕竟欧洲人对美国人的手段看得明白,他们既不想做鹬,也不想做蚌,更不想让美国人当渔翁。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俄罗斯和乌克兰谁能笑到最后?战争进行到这个地步,已经是不死不休了,谁认怂谁完蛋。
只不过,俄罗斯有底牌,乌克兰没有,所以乌克兰只有苟活与毁灭两种结局。从这一点来说,或许也只有乌克兰做出牺牲才能保全最后的余地了,只是泽连斯基还能停下来吗?

二、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恩怨过往
三国时代的曹植有一句名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诗用来形容俄乌冲突倒也蛮合适。
在历史上,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他们起源于同一个古老的民族,也就是东斯拉夫人。后来,东斯拉夫人被罗斯人所剥削,不堪压迫的东斯拉夫人就起义赶走了罗斯人。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东斯拉夫人在独立后反而不会处理内部矛盾,以至于部落间混战不断,他们最后又把罗斯人请了回来,让他们继续治理自己这个民族。
再后来,罗斯人中一个叫留里克的人在基辅建立起了一个国家,也就是基辅罗斯公国,这是斯拉夫人强盛的开端。基辅正是如今乌克兰的首都,所以俄罗斯人也总是叫嚷着乌克兰占据了他们祖先留下的历史名城。

在历史上,虽然罗斯公国也曾一度成为东欧最强大的国家,但最后还是分裂为大大小小的公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三个现代国家,人们习惯称呼他们为大毛、二毛、三毛,这三兄弟的前身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的。
作为二弟的乌克兰的祖先曾先后经历了蒙古人和波兰人的统治,最后也是借助大哥沙俄的力量才赶走了敌人,而乌克兰人的起义军也就和沙俄达成同盟,由此开始了斯拉夫人的两大支系长达三百余年的联盟历程。

而俄乌联盟最终是在1991年彻底结束,三兄弟再次分家,只是二哥与大哥的恩怨过于深重,两人从此形同陌路,反倒是三弟白俄罗斯与大哥依旧走得比较近。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争论,首先是关于基辅罗斯的继承权问题,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基辅罗斯文化和制度的唯一继承人,为此争得不可开交。
二者之所以会产生争论,不仅仅是民族产生了分化,更在于乌克兰直接继承了基辅,而俄罗斯则远走莫斯科。所以,乌克兰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统,俄罗斯则说他们带走了传统。

其次是民族认同问题。历史上俄罗斯和奥地利曾对乌克兰的土地进行过瓜分,而留在俄罗斯的那部分乌克兰人并不认同自己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尽管他们被称作是“小俄罗斯”。
在乌克兰人民族意识逐渐兴起后,俄罗斯表现地十分惶恐,他们严厉打击用乌克兰语写成的文学作品,强调两个民族的同一身份,但这并没有阻止乌克兰民族主义的发展。
尤其是一战过后,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相继原地升天,乌克兰人民一度成立了自己的政权,但红军、白军、波兰、哥萨克民兵继续对乌克兰地区进行争夺,使得局势愈发混乱。直到1922年,乌克兰地区加入了苏联,这一争端才渐渐平息下来。

在苏联的那段时间,应该来说是乌克兰历史上比较稳定的一个时间段。但由于历史上的分裂经历,乌克兰始终无法形成对俄罗斯的民族认同,尤其是西乌克兰部分,其更倾向于投靠欧洲。
俄乌恩怨的第三部分,则是俄罗斯历史上存在对乌克兰的压迫。尤其是在斯大林统治时期,其以粗暴的方式来掠夺乌克兰人的农产品。
这一举动激起了乌克兰农民的不满,他们组织起来反抗斯大林的政策,结果就是斯大林将大量乌克兰人流放,而留下来的乌克兰人也在饥荒中饿死了不少人。

而在二战期间,乌克兰人中的激进分子曾寻求独立,造成与苏联军队的直接冲突,这也加剧了两大族群的对立冲突。
等到八十年代,乌克兰境内还发生过一起严重的核泄漏事件,也就是著名的“切尔诺贝利核灾难”。
灾难发生后,因为苏联官方隐瞒事实,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使得乌克兰人极度愤慨,这更加剧了他们想要独立的倾向。

如今,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刀兵相见,昔日兄弟成为生死对手。这一转变的背后必然有着复杂的原因,而这种种恩怨过往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乌克兰版的蒋介石
既然战争已经成为了解决矛盾的方式,事情也只能如此发展下去。只是对于乌克兰来说,其整体实力与俄罗斯相差太大,本就不具备抗衡的条件。

所以,争取外援几乎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三百多天的俄乌战争也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没有西方世界的武器和资金援助,战争无论如何也拖不到现在来。
只是这样一来,身为乌克兰总统的泽连斯基就要面对当初蒋介石所面临的困局。什么困局呢?对外太过依赖美国,对内不顾民生国力,而这几乎是一种自我摧残的斗争方式。

想当初,刚刚赢得抗日战争的蒋介石春风得意,他坐拥数百万大军,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城市,又有着美国人提供源源不断的武器和资金支援。
与之相比,毛主席所率领的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就显得可怜多了,人也少、地也小、装备也差,仅仅从这些来讲,我们几乎看不到解放军正面对抗国军的可能性。
当时,不仅是蒋介石和美国人觉得中国共产党要输,苏联人也觉得中共打不赢。所以,斯大林始终不敢放开手脚支持中国共产党,一再拒绝毛主席访苏。但是呢,有着美国人支援的国军打输了,不靠苏联人的解放军打赢了,还赢得如此迅速。

反观乌克兰这边,实力比俄罗斯弱,更依靠欧美的援助,却把国家拖入了战争的泥潭,进不能挫败敌军,退不能守卫国民,处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上。那么,凭什么毛主席领导下的解放军可以以弱胜强,泽连斯基就只能给人当枪使呢?
民心是最关键的因素。几乎是在解放战争一开始,我党就转变土地政策,为无地少地的农民分配土地,争取他们的支持。
正是在土地政策的激励下,才使得亿万人民用脚投票,帮助解放军赢得了战争。而在乌克兰这边,自从苏联解体后,其经济就一直不景气,甚至于落得个“欧洲子宫”的恶名。

老百姓的生活已经足够困难了,但战争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灾难。乌克兰的人民从一开始就是被裹挟着参与到战争中去的,战争可以满足美国人的胃口与野心,却不能给乌克兰人带来实惠。
这种情况下,乌克兰的人民还愿意继续战争,纯粹是出于朴素的爱国情感。换句话说,是泽连斯基和美国人串通起来,绑架了乌克兰人民,害得他们要承担家破人亡的悲痛。

截止到目前,乌克兰的GDP数据已经下降了30%。另外,估算出来的乌克兰战后重建费用,则在一万亿美元。
要知道,乌克兰在2022年的GDP数额只有可怜的两千多亿美元,战后重建的成本几乎是GDP的五倍。可想而知,乌克兰已经被打烂了,这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将被长期打断。
如果大家对数字不敏感,我们可以代入一种更直接的场景,在没有水、没有电、没有网络的情况下,还要时刻担心炮弹会不会落在你家的屋顶上,这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就现在的中国社会,手机几乎已经延展为人体的一个“器官”,很多人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手机上,如果让他们体会没有电没有网的生活,我们几乎可以想见人们抓狂的表情。
而让人感到迷糊的是,乌克兰的官员反而感到很乐观,他们甚至说GDP的下降速度是低于他们的预期的。
对此我们也只能说:如果你真的这样认为,请务必站到饥寒交迫的平民中去发表这样的言论,如果他们认同了,局外人的我们也会接受这一说法。

事实上在这个寒冬里,已经有大量的乌克兰人逃难到了邻国,过着漂泊不定的流亡生活。而乌克兰的官员依旧很淡定,他们只是表示:能不回来就不要回来了。
随后,乌克兰仅仅针对十八到五十岁的男性公民发布出境禁令。用人话来说,那就是:战场的炮灰快用完了,等着你们补上呢,你们可不能走!
官员如此,总统也好不到哪里去。泽连斯基在此前访问美国的时候,一再向拜登表示他们需要枪也需要炮,但就是没提乌克兰的人民需要过冬的物资。乌克兰总统和政府丝毫不顾及平民的感受,不为他们着想,这样的政府是看不到希望的。

中国有句古话:“得民心者得天下”,毛主席就是通过争取民心从而带领解放军战胜的蒋介石,而蒋介石把政治经济搞得一塌糊涂,由此先失去民心而后失去了天下。对于泽连斯基来说,此即为“殷鉴不远”。
而毛主席还总结出过一句话,那就是“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十六个字是我们战胜日本侵略者的重要理论指引,如果泽连斯基真的是在进行一场民族的战争,那他更应该为他的人民多着想一些。
即便是乌克兰这样的小国比不上中国有着广袤的国土纵深,但至少可以做些有利于国民的事来让形势不这样坏。

那样,即便最后乌克兰战败,泽连斯基也可以说他是输掉了一场正义的战争,而不是输掉了一场大国操盘下的傀儡局。只可惜,泽连斯基并没有这么做,而乌克兰这个国家,也将随着他的疯狂而滑向谷底。
结语
俄乌战争已经进行了三百多天,并依然看不到结束的可能。战火荼毒之下,两国人民都深陷苦难之中,这也导致国际形势进一步严峻起来。这样的局面,所有热爱和平的人都不愿意看到,但它却真实地继续着。

对于乌克兰来说,这是一场悲剧,因为它几乎是作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而被献祭的。到最后,赢得可能是美国,也可能是俄罗斯,但绝不会是乌克兰。
身为国家总统,泽连斯基可以说是完全被大国意志所左右,罔顾国家的利益与人民的意愿而带着国家卷入一场残酷的战争中。
过分地相信和依赖美国人、忽视民心的作用,这些曾是蒋介石输掉战争的原因,如今或许也将导致泽连斯基走向失败的道路。

这番情景,不免让人想起了张养浩的那首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政客的生命是有限的,强权的兴衰也是有定数的,唯有人民可以不朽。
所以,不管是俄罗斯人还是乌克兰人,既然大家同在地球村,都是人类文明的一份子,还是希望和平早日来临,让战火平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