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70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么说吧,如果我们把舌头伸出嘴里,瞬间就会被冻住,轻轻一碰就会折断。

听起来很可怕,这么冷的地方肯定没有人住。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个寒冷的地方叫做奥伊米亚康。不仅有人居住,而且百岁老人随处可见。

蒙古人的无奈

这个寒冷的地方位于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盆地。元代时并入境内,成为元代最冷的领土。

据史料记载,当时这里无人居住,不仅是因为寒冷,还因为这里除了一些特殊的耐寒植物外,几乎什么都没有种植。所以别说农耕文明,就是游牧文明也无法在这里生存。

这里一直是无人居住的荒地。

但元朝灭亡后,明朝军队一路追杀。

为了躲避战乱,大约有两三百名蒙古人逃到这里,从此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不过,他们虽然躲过了明朝的追杀,但想要在这里生存下来也并不容易。

首先,这里的土地是永冻土,普通的植物是无法种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这里终年气温极低。

据目前科学测量,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50度左右,最冷时可达零下70度。

要知道,南极探测到的最冷记录只有-89度,北极圈探测到的最低温度也只有-59度。位于北极圈外的奥伊米亚康,比北极还要寒冷。

毫不夸张地说,生活在奥伊米亚康的人和生活在南极洲的人几乎一样。

此外,这里冬季每天只有3个小时的日照时间,其余时间都在黑暗中度过。

面对如此严寒,蒙古人是如何战胜的呢?

解决困难

首先是生活问题。以前的蒙古包显然不能用,必须盖一些耐寒的房子。

据记载,他们逃到了这里刚好是夏天,因为和冬天相反,夏天每天只有3个小时的黑夜,其他时间都是艳阳高照,没有风人们几乎无法工作。

于是蒙古人从外面运来木头,盖了许多木屋,每间屋子都有四五层厚,用来取暖。

但灾难很快就降临了。

由于地面上覆盖着冻土,由于屋内的热气溶解,地面开始松动塌陷,许多房屋倒塌。

无奈之下,蒙古人只好将木桩打入永冻土,再在木桩上盖房,形成了奇特的“悬屋”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是解决了“饱穿暖”的问题,解决了温度问题。粮食问题怎么办?

蒙古人非常聪明。他们发现冰下有很多鱼,就挖开冰层来捕鱼。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问题。一旦跌倒,就算能救下来,估计也会被冻死。

鲜鱼的味道确实不错,不过要是来一碗马奶就好了。

他们建马厩,饲养从外面带回来的蒙古马。

为了解决饲料问题,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去拉几车草。

就这样,这群蒙古人在这里扎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冬天。

光阴似箭,此后一些高加索人和通古斯人陆续来到这里,人数从最初的二三百人逐渐扩大到几百人。

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村落,蒙古族和高加索人的后裔一直居住在这里。

不同的是,因为这里的马容易死,所以引进了更多耐寒的牛,所以饮料由马奶改为牛奶。

但即便如此,他们的饮食还是很单调。按理说,人体会缺乏各种营养物质,从而导致疾病的频繁发生,最终缩短寿命。

但事实是,他们都活得很长,很少生病。

[图6]

百岁老人随处可见

把它当作作为当地唯一的一家诊所,医生和助理虽然都70多岁了,但并不忙,在老年圈子里还是比较年轻的。

因为这里随处可见百岁老人。

其中一位是一位名叫丹尼洛夫的 102 岁老人。他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活到了100多岁,尤其是他的父亲活到了117岁。

此外,还有一对100多岁的老夫妻,因为一直没有孩子,所以收养了一个孩子陪他们度过晚年。为了照顾孩子,他们每天都要工作,甚至还要出去打鱼。

看得出来,他们不仅长寿,而且身体还非常好,让人很好奇。

生活在极寒地区,平时只吃鱼和奶,连蔬菜都不吃的奥伊米亚康人,能活这么久?

对此,科学家们还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破解其中的奥秘并加以研发,最终造福于全人类。

参考资料:《元史》、《西伯利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