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复旦大学18名学生逃票进入黄山探险,结果被困在山上,市长亲自带领200多名警察不计代价上山救援。其中一位24岁民警不慎摔下山崖身亡,事后竟有人在论坛嘲笑道:“警察就是人民养着关键时刻用的”。

十年之后,一位老人独自住院没有子女陪护受到广泛关注,最后才知道他就是当年为救复旦学生身亡民警的父亲。这时候当年的“复旦18驴友”才又被人提起,那么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都说他们没良心,18人当年“为其父母养老”的承诺去做了吗?

复旦18驴友黄山探险,200多名警察雨夜营救

2010年12月11日,10名复旦在籍学生,4名复旦校友,4名校外人员,一共18人组成了一个探险队,他们准备前往黄山未开放的区域探险。

他们并非通过买票进入一般景点,而是绕过景区管理部门,私自进入了一段未开发的地段。

这支队伍没有向导,没有护具,一部分人就是旅行者的装扮,身上也没有专业的探险装备,整个队伍只有一台GPS和等高线图。

当18人走到黄山未开发区域后,山上突然下起了雨还起了雾。要知道当时是12月份,下雨意味着降温。当时18人连雨衣都没有准备全,在冬雨不停的环境下,很快就有人出现了失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这18人并没有报警,但是由于对未开发区域的地形并不熟悉,他们逐渐地偏离了路线。唯一一台GPS也不慎落水没法用了,他们彻底在大山里迷了路。

此时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为了生命安全,他们迅速报了警。但是山上的信号非常弱,电话根本打不出去。

几名同学除了轮流拨打110外,还向身边朋友和家属发送了求救短信。短信内容是:“黄山,GPS 30’07.696,118’11.694。救命,有18个人。”

通过十几人不断地努力,终于将求救信息发出去了,上海和安徽的公安机关同时收到了求救信息。

得知是18名复旦高材生被困后,上级直接下达命令“全力搜救,务必保证安全”。黄山市迅速组织警力展开救援,市长、公安局长和200多名搜救人员迅速上山搜寻。

虽然当时已经是深夜,但是为了尽快找到这些学生,保证他们的安全,果断打破了“夜不上黄山”的规矩。

由于并不知道被困人员的具体信息,只知道在黄山未开发区域。为了尽快搜救,200多名救援人员分成若干个小分队,连夜上山搜救。

一直到13日凌晨2点左右,这些学生听到了救援队的声音,他们赶紧大声呼救,并用探照灯不停闪烁,让救援队发现了他们的位置。

被困的学生所处位置非常险要,救援实施起来也很难。因为周围都是悬崖峭壁,而且天黑视线不好,刚下过雨地上也比较滑。

在这样的情况下,救援队艰难地和学生碰上了头,本以为救援就此顺利结束,但是下山撤离的时候却出了意外。

十多名民警加上被困的学生在深夜准备下山,30多人走在只有一米宽的山路上,下方就是悬崖,每个人都小心翼翼。

当时,大家准备过一条窄路的时候,民警张宁海对着大家说道:“我来给你们照亮路,你们跟着我走”。

谁料到,在他给一位女驴友打着手电,用手抓着树枝给其让路的时候,树枝突然断了。民警张宁海一个身形不稳,直接摔了下去,不慎牺牲,当时他只有24岁。

13日上午10点,18位驴友顺利被救出。但是民警张宁海的遗体依旧在山崖之下,随后,大批救援人员再次上山,直到下午四点才将张宁海的遗体抬回来。

当时这件事并没有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直到一位记者报道 :“一名民警为了救他们牺牲了,但是这18人获救后并没有后悔或者惋惜,他们甚至连张宁海的头也不回地就走了,复旦学生冷漠的样子让我痛心”。

随后,更是有些人发出了这些学生为张宁海默哀的照片,有的人随意岔开腿站着,有的人的手还揣在口袋里,丝毫没有重视可言,更像是在走一个过场。

让这件事再次升级的是复旦大学论坛上学生们谈论的内容。当时一位年轻生命的离去,各大论坛的网友都在沉痛的哀悼,但是在复旦大学的论坛上却被爆出都在忙着如何控制媒体,如何危机公关。

网上发出的一段截图显示,几位获救学生在公共网络上讨论这件事,他们说的居然是:

“这种经历会让你变得很man”

“好好学学危机公关,以后,登山协会是你的了”

甚至还一位自称“登山协会成员”的人在论坛上写到:这件事归根结底不负责任的是警察,警察找到队伍后,要求立即下山,才导致了警察坠崖.....。

还有一些人在论坛上嘲笑道:“那个警察身体素质不好,还说警察就是要关键时刻去救人用的”。

随着这些消息的不断爆出,复旦大学的学生一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生们获救后的冷漠表现,加上复旦校园论坛上“冷血”的讨论,让网友们对复旦学生开始了一系列的批评和攻击。

12月17日,民警张宁海的追悼会在黄山举行,但是被救的18个人,没有一人到场,甚至连个代表也没有去。

这一天,在复旦大学的校内也开了一场追悼会,一部分被救学生对着民警张宁海的照片鞠躬道歉。

一位参加了这场追悼会的记者说:“追悼会的规模不大,很多学生都不是主动来的”。

一系列被爆料出的事情,让人们给这些被救学生贴上了“复旦十八驴”、“白眼狼”的标签,很多人都觉得他们的做法实在让人寒心。

事情过去了已经12年,当年的事情已经不好说谁对谁错了,毕竟那时候各大论坛网络刚刚兴起,很多事情很容易被带偏,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民警张宁海牺牲后,这支复旦18人探险队的队长曾面对记者说道:“张宁海救了我们18人的生命,以后他父母养老的事情,就让我们18人来吧”。

随后,他们还专门注册了一个网络账号,并说以后看我们的具体行动,账号会不断地更新和记录我们的所作所为,请大家监督。

一晃12年过去了,当年的承诺他们完成得怎么样了呢?

被救后的这十多年,他们都做了什么?

2021年,合肥市的一家医院来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已经60多岁了,需要做手术,但是身边却没有一个陪护。

老人却说,自己的老伴身体也不舒服,来不了。至于孩子,话到嘴边,他又沉默了很久。

医护人员见老人不想说也没有多问,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轮流照顾起了老人。幸好手术不是很大,几天后老人就准备出院了,但还是只有一个人。

直到医生问起,老人才说自己只有一个儿子,可是在2010年上山救人的时候牺牲了。

老人的儿子,就是张宁海。

随着老人住院这件事在网上发酵,当年“复旦18驴友”的事情时隔11年,再次被人提起,大家纷纷指责他们。说好的要养老,怎么住院没人管了呢?

为了寻求事情的真相,我特意翻看了他们网络账号的每一条记录。其实张宁海的父亲住院的时候并没有告诉他们,甚至连自己的妻子都没告诉,他们是在网络上才知道张爸住院的事情。

顺着时间继续往下翻动,他们这11年来一直在记录着自己的点点滴滴。虽然有很多人在骂他们,但是他们确确实实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了很多事情,十余年的坚持,也让人看到了他们的良心。

2011年,也就是被救后第二年,他们来到了民警张宁海生前的派出所送锦旗,还去了张宁海的老家给其父母拜年。

2011年清明节,他们来到了黄山,献上了鲜花。虽然有很多人依旧因为当年的事情痛骂他们,但是他们没有辩解,只想用行动去证明。

2012年春节,他们给张爸张妈送去短信问候,清明节到黄山看望烈士张宁海,此后的十年,一直都是这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被救的18人基本也都成家立业,事业有成。根据他们晒出的短信截图来看,在平时的时候他们还会去看望张爸张妈,或者给张爸张妈买点礼品寄过去。

张爸张妈说:他们从没有怪过这群孩子,希望他们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包袱。

2020年12月12日,距离烈士张宁海去世已经十年了,一些当年被救的复旦学生再次来到了黄山祭拜张宁海,并写下配文:“我们伤害过很多人,我们也在努力做成让自己喜欢的那个人。”

看到他们十年的坚持,这就是对当初承诺的最好证明。或许这点点滴滴的记录,就是他们为自己救赎的方式吧。

直到现在,网上依旧有很多人对他们当年获救后所做的事情感到寒心,甚至为此一直在“攻击”他们。但是他们没有去反驳,而是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自我救赎能坚持十二年,态度也算真诚。人真的不能犯太大的错误,否则这个枷锁会一直背负下去,于人于己都难以承受又必须承受。希望他们能够继续照顾好张爸张妈,这对天堂的烈士张宁海是最好的交代。

不论是去哪里探险,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如果准备不足就贸然前去,很可能付出的就是生命的代价。

烈士张宁海的同事面对采访说到过:“每年都有一些驴友寻求刺激前来探险,结果被困。但是这种行为既害了自己,也是害了别人。警察也是人,也有父母家人,他们不想要无谓的牺牲”。

希望大家能够吸取教训,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要轻易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

如果非要去野外探险,要做好哪些准备?

即便说得再多,前去无人区、大山里探险的人还是存在的,既然无法劝退你探险的想法,希望你也能做好充分的探险准备,起码这些东西要准备好:

1.充足的水和食物

水和食物是生存的基础,普通人去野外探险一定要带足水和食物。如果打算探险的时间是10天,那么一定要准备15天以上的食物和水。万一在野外遇到突发情况,水和食物是活下去的保障。

2.地图和指南针

很多大山里或者无人区,手机根本就没有信号,无法导航。这时候为了防止迷路,地图和指南针可以帮你确定位置和方向,起码不会因为迷路而偏离路线。

3.手电筒和打火机

只要是外出探险,就要做足充分的准备。手电筒不但可以在夜晚照明,它还是不错的求救工具。如果你在野外迷路或者遇险,手电筒可以充当信号灯。

因为强光手电的穿透力是很强的,通过不断地闪烁手电筒,可以让附近的人快速发现自己,及时得到救援。

如果去无人区和大山里探险,经常会有野生动物出没,这时候打火机就派上用场了。大自然中的动物对火都有一种畏惧感,即便是遇到狼,如果及时生一堆火,它们也不敢靠近。

除了能够驱赶野兽外,在野外夜晚一般气温较低,生一堆火还能取暖,不至于被冻感冒。

4.衣服要多拿

即便是夏天出门探险,也要多带衣服,甚至带一件棉袄也很正常。原因很简单,衣服带的多,热了你可以脱。要是衣服带的少,万一冷了可就得冻着了。

除了衣服之外,雨衣、手套、帽子等都要带上,把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都要考虑在内,才能尽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的安全。

5.刀子、绳子、急救包等

除了刚才说的一些物品外,刀子、绳子和急救包也要带上。刀子不但可以方便切割东西,而且遇上野兽也能当做防身的武器,带在身上更有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绳子的用途是很广泛的,可以捆绑东西,也可以做晾衣绳。在危急时刻,绳子还能当做攀爬或者下降的逃命工具。

野外探险,磕碰到甚至划伤都很常见,为了防止伤口感染,急救包里可以放一些消炎药,绷带、各种药品等。

除了这些之外,还要根据自己去的地方,充分考虑要携带的东西。比如帐篷、毛毯、专业的工具等。

总之,像无人区,深山这种地方,普通人最好不要前去冒险寻找刺激。一旦不慎遇险,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救援,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很大的麻烦。

希望像烈士张宁海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也希望“18驴友”继续坚持实现自己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