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初,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从朝鲜“参观”结束后,回国路过北京,受到了毛主席的召见。

何谓“参观”呢?因为当时朝鲜战场处于轮战状态,即国内部队都有可能去朝鲜作战,那我军高级指战员当然要先去实地了解情况。

李达见到毛主席以后,汇报了出国前西南地区的剿匪工作,专门提到了贵州女匪首程莲珍,请示毛主席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听完后,从兜里掏出烟,拿一根含在嘴里,慢慢地划着火柴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陷入了思索中。

半晌后,毛主席心里似乎有了答案,对着李达说了三个字:不能杀。

李达愣了一下,看出主席还有话要说,就静静地坐着听候指示。

那么,程莲珍到底是何来路?毛主席为何说不能杀?后来事情的发展如何?结局如何?

1921年,程莲珍生长于贵州长顺县一个布依族家庭。大山深处的人家,对于战乱并不敏感,因而她的青少年时光是在无忧无虑的闺中度过的。

转眼间,程莲珍19岁了,身材高挑,面容清秀,成了当地人眼里的大美人。

按照当地布依族风俗,女儿长大之后,要还情于舅家,意味着“亲上加亲”。所以,程莲珍在父母的安排下,与表弟喜结良缘,结为了夫妻。

半年后,程莲珍对这场婚姻并不满意,与丈夫大吵一架,选择了离家而去。

有一天,程莲珍去县城里办事,偶然与有钱有势的大地主陈正明相识,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结为夫妻,后来大家都改叫她陈大嫂。

陈大嫂嫁入“土豪门”,丈夫非常宠爱,每次出门去走村串寨,都会带上她一起,而身边都是骑马带枪的家丁。

期间,陈大嫂不仅学会了骑马,还学会了打枪,平时打扮也是一副压寨夫人的模样。

好景不长,陈正明忽然生了一场大病,不久就撒手归天了,生前的丰厚家产也被人惦记上了。

陈家近亲眼见千顷良田被一个女人占了,不服气也不甘心,不惜与土匪勾结,纠集了一伙人围攻程莲珍的住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方经过一番激烈的交战,程莲珍双手开枪,毫不手软,指挥家丁们从容应战,最后把土匪们打得丢盔弃甲,全部逃跑了。

不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程莲珍知道土匪们迟早会卷土重来,毕竟这么大一份产业和家产,一个女人要想保住是很困难的,必须找一个靠山才行。

当地有个乡长叫罗绍铨,精于算计,特别想把程莲珍的家产据为己有,于是上门劝说她嫁给弟弟罗绍凡,并承诺以后土匪要敢动她,立刻派人去剿灭。

就这样,程莲珍嫁进了罗家,靠着罗氏兄弟俩的势力,顺利保住了家产。

罗绍铨以前是国民党军官,后来离开国民党部队回老家当了乡长,并招募了一大帮团丁,拥有了一股地方武装队伍。

1949年11月,贵阳宣布告解放,紧接着惠水、长顺两县也解放了,人民政府对地方武装开始收缴枪支,使得这些地方势力头目感到恐慌。

罗绍铨当然不肯缴枪,那就只能上山当土匪,与解放军进行对抗。

程莲珍没有文化,也不识字,经不住罗绍铨一顿怂恿,稀里糊涂的也跟着罗氏兄弟一起上了山。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利益被侵犯,加上国民党特务的拉拢,所以豁出去要和解放军干到底了。

贵州省各地解放后,主力部队都被集中去参加成都会战,留在当地的部队很少,武器也不足。看到这种情况,土匪特务们都按捺不住了。

1950年初,一群土匪头目纠集在一起,准备去打惠水县城。程莲珍跟着罗氏兄弟也一起去了,她还被封了一个团长。

这帮乌合之众聚在一起有几千人,平时欺负老百姓,上山打个兔子野猪还行,真要和正规部队交手,战斗力真不行。

他们原本想攻下县城,进去可以烧杀抢掠部分物资,等到解放军主力回援了,又赶紧撤回上山去。

结果,驻守惠水县城的解放军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战斗力很强,反倒把几千土匪武装打得屁滚尿流,一下子打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攻城失利后,各匪首不甘心失败,重新又聚集在县城不远处的一个寨子开会,想再次攻打县城。

可是,他们的当地群众基础太差,一些老百姓知道后,偷偷就跑到县城里报信去了。守城部队收到情报,连长紧急集合几十名战士,不由分说就立刻就追到了寨子,杀了匪首们一个措不及手。

枪声一响,匪首们没明白怎么回事,会也不开了,赶紧撒丫子各自逃命了。

当时,程莲珍和罗氏兄弟因为级别不够高,所以并没有直接参加大会,碰巧逃过了被包围的结局。

听到枪声后,三个人还火速带着手下去支援。刚走到半路,就遭遇外围解放军战士阻击。最后,三个人丢下十几具尸体,带着一百多残兵败将仓惶逃回老巢去了。

他们从此就在惠水、长顺两县的交界处进行活动,有时住山洞,有时分散回家,专门干些打家劫舍、袭击农会干部的坏事,搞得当地老百姓怨声载天,都希望解放军早点把他们都歼灭了。

一年后,剿匪部队经过多次围剿,包围了他们的巢穴,一顿乱战之后,将匪首罗绍铨给击毙。

程莲珍和丈夫罗绍凡侥幸突围,犹如丧家之犬逃进深山老林去了。

擒贼必擒王,这是剿匪部队的首要任务,只要匪首不抓住,或者是击毙,绝对不会鸣金收兵的,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一定要抓回来接受人民的审判。

程莲珍和丈夫在大军压境、民兵搜捕的情况下,整日忧心忡忡,根本无处藏身,早已没有了往日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

恰巧,程莲珍这时还怀孕了,与罗绍凡多次商量以后,觉得两人一起逃的话,目标太大了,遂决定分开逃命。

程莲珍先跑去贵阳找罗家姑姑,看情况躲一阵时间。

罗绍凡在山里藏了一段时间,实在没办法藏了,随后也化妆准备逃往贵阳。半路上,罗绍凡没路费了,只好去抬河沙挣钱,勉强维持生活。不料,他干了几天,就被一起抬沙子的群众认出来了,别人马上举报,这个罪大恶极的匪首,当场就被抓获。

公安人员连夜审讯,要罗绍凡马上交出程莲珍的下落。

罗绍凡起初还挺硬,死活也不说,不过最终架不住公安人员的轮番审讯,说出了程莲珍曾经给过他的地址。

抓捕小组立即赶到罗姑姑家里抓人,却没有发现程莲珍的踪影。

一再追问下,罗家姑姑说:“她在我这儿住着,我心里也害怕,就让她找个人家嫁到桂林走了。”

抓捕小组赶到桂林金平,找到那个叫班永华的男人,不料,他也很委屈:“这老婆给我生了一个女孩,孩子一落地就死了。第二天一大早,老婆就不见踪影了,也不知道跑到哪去了。”

原来,程莲珍见班永华村里有人对她的身份怀疑,就连夜又跑回了姑姑家里。

当时追捕她的风声很紧,姑妈也不敢把她藏在家里,就把她藏到了自己乡下的侄儿那里。

抓捕小组找到那个侄儿,却不料程莲珍又跑了,说是跟着水田寨的一个叫韦万书的男人走了。

韦万书和母亲住在一起,老太太一直就想给儿子张罗个媳妇,看到程莲珍以后,觉得人挺好,又会说话,还能做家务活,便撮合他们在一起。

当追捕人员到来后,程莲珍的逃亡生涯也就到此为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2年6月12日,在摸清陈大嫂的位置后,抓捕小组经过慎重研究,决定立即进行抓捕行动。

两名侦查员乔装成过路商贩,故意走进韦家去问路,趁机打听他家里的事情,却在屋里不见他家的媳妇儿。

韦老太太说,她到邻居家去吃酒去了,还没回来呢,侦查员只好继续跟她东拉西扯,继续拖延时间,耐心等待抓捕时机。

不久,院里突然有动静,侦查员立马警觉起来,走出门去看,只见一个女人急匆匆往外跑。两名侦查员警觉性很高,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拔腿就追,最后把那女人逮住了,定睛一看,正是程莲珍!

原来,程莲珍吃酒回来,刚走到院里,听到屋里有陌生人说话,顿时起了疑心,不料惊慌失措逃走之时,弄翻了院里的农具。

幸亏侦查员警惕性高,马上出去查看,不然又要被她跑了。

根据当时的条例规定,凡是拒不投降的中队以上匪首,只要抓住就枪决,像程莲珍这样的匪团长当然是必死无疑。

不过,当时贵州军区司令员苏振华开会讨论的时候,对于怎么处理程莲珍,是杀还是留,却有两种不同意见。

赞成把程莲珍枪毙的理由,这个女匪首作恶多端,打死了那么多人,不杀她不足以平民愤!

反对把她枪毙的理由,她是少数民族,是布依族人,应该根据民族政策来处理,不能当成汉族土匪立即枪毙。

就这样,贵州军区内部意见很难统一,苏振华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后来,就把关于女匪首陈大嫂的详细报告,呈给了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

李达正要启程赴朝鲜参观,就指示程莲珍的案子暂且放置,等他回来再研究处理。

回国后,李达在北京见到了毛主席,就想征求一下主席的意思,毛主席抽了一会儿烟,这才幽默的说道:“我们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女匪首,又是少数民族,杀了岂不可惜。”

毛主席见李达还不太明白,继续说道:“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我们就不能八擒吗?她是少数民族,也是一个女人,我们现阶段要搞好民族之间的关系,只要她能够悔过,不杀她也是不错的办法……”

李达听了,不由连连点头,对于西南地区剿匪的策略,毕竟他是深有体会的。

几年下来,中共中央使用的政治瓦解手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政策更是重于军事。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当时少数民族的人非常团结,对待外人他们都很排斥,这让剿匪行动变得极为复杂。

比如像西北的甘肃省,那里是以回汉为主的多民族居住区,经济落后,封建势力很强大,历史上多次发生回汉民族之间的仇杀事件。

解放之后,国民党残余势力勾结当地惯匪武装,利用民族间的矛盾,大肆挑拨民族关系,以“保教、保枪、保命”为口号,组织了反共民团,疯狂的围攻县乡政权,杀害干部和无辜的群众,其中尤以甘肃临夏地区是最为严重的,多次发生土匪暴乱,惨案不断。

这些血淋淋的教训,都让剿匪部队在处理匪首的问题上,不得不慎重再慎重。

当时而言,中共中央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如何治理,非常缺乏经验,就必须及时进行总结和适当改进。

当然,很多地区的少数民族发生暴动,多数是匪特分子在里面捣乱,可也要反思的是他们为什么能煽动起来?难道我们共产党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我们千万不要把阶级矛盾去转化为民族矛盾,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剿匪时,就要求部队必须十分谨慎。

毛主席的意思,实际上应该是说少数民族的匪首不是不能杀,而是好多是不能乱杀的,因为要杀了以后造成的后遗症,这个影响力会在很多年以后都没法消除。

比如说程莲珍,这个你说她是血债累累的女匪首,人家少数民族有可能还说她是英雄呢。

所以,就要看具体情况来办,看他们在这个地区对于民族的影响力。如果他们有号召力,有影响力的话,肯定不杀好,因为不杀可能更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团结,更有利于争取少数民族同胞更多的支持和拥戴。

不得不说,主席的处理意见十分高明,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不杀”比“杀”更有效果。

1953年4月,李达带着毛泽东的指示来到贵州,要求宽大处理程莲珍。

6月5号,惠水县城关镇召开了数千人公审大会,由法院院长判决程莲珍当场释放。

程莲珍已做好了被枪毙的心理准备,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人民政府会把她直接放掉,顿时被感动得泣不成声,泪下成行……

回家后,她发誓一定要报答毛主席的救命之恩,于是本人亲自跑到当地土匪聚集的地区,找到那些没有投案的土匪和家属,讲述她自己亲身经历,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宽大,甚至三番五次钻进一些土匪藏匿的山洞,面对面的对那些人劝降,让他们改过自新,争取政府宽大处理。

一个多月以后,当地就有二十二名顽固土匪主动向人民政府投降了。

程莲珍因为心里一直念叨毛主席的救命之恩,特意在家里把毛主席的像供奉起来,点上香火,直到她离开人世的最后一刻。

后来,程莲珍还被安排进贵州惠水县人民政府工作,曾经担任县政协委员、政协常委等职务,为当地群众做了许多工作,办了许多实事,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许。

1998年,程莲珍因病在惠水离世,享年76岁,结束了自己充满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