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图 毛主席
1958年,一位老红军径直向中南海走去,一心要见毛主席,得知他并未提前预约时,被警卫员拒之门外,正当他准备转身离开时,见一少年恰巧经过,便让他替自己带一张纸条给毛主席。
正在办公的毛主席看到纸条上面所写的“土佬”二字之后,不由得大笑起来,随后便派人亲自去邀请,原来独闯中南海的这位老红军就是李德才,那么他的这个“土佬”外号是从何来的呢?
常闹笑话的李德才,被称为“土佬”
1904年,李德才出生于江西萍乡芦溪县的一户贫困家庭中,他从小到大都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很少接触一些先进的东西。
1930年7月,在彭德怀的带领之下,李德才跟着大部队来到了湖南长沙,同样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大城市,当时的李德才对周围的一切新事物都感到非常新奇,而且也因此闹了不少笑话。

图 彭德怀
当天晚上,红军营房里的电灯照常亮起,李德才看到之后十分惊讶,这么一个小小的东西竟然可以让房间如此亮堂,便瞬间来了兴趣,从他之前的认知来看,必须有火才能亮起来,这时李德才拿出一根烟,直接对着灯泡准备点烟,但是不论他怎样调整,手中的烟也一直无法点燃。
身边的战士们见状,笑得前仰后合,而李德才却站在那里一头雾水,后来经过大家的耐心解释后,他才终于恍然大悟,没想到还闹了个笑话,不过他也因此得知电灯泡是无法直接用来点烟的。
其实这件事情并没有将李德才的“土佬”外号坐实,一段时间之后,他的又一行为更是让大家笑到停不下来。

图 李德才
有一次,红军缴获了不少军用物资,其中就包含了很多生活用品,连长见状决定将这些东西分给大家使用,当时李德才所拿到的就是一条裤子。
这条裤子可是和普通的裤子不一样,是一条非常时髦的新式西裤,而且前面还特地做了开口设计,一般很少见到,李德才第一次穿这种西裤,完全摸不着头脑,思前想后还是认为将开口的穿在后面,并笑着走了出来。
战士们看到李德才之后,笑得合不拢嘴,直接问他怎么把裤子穿反了,但当时的李德才还没反应过来,依旧耐心的和大家解释道:“这样开口在后面的设计,不就是为了上厕所的时候方便吗?”

图 毛主席
李德才的这一番话让刚刚停止大笑的战友们再次笑出眼泪,并且他也因此获得了“土佬”这一外号,随着这一外号在军队中慢慢传开,李德才本人也逐渐小有名气,而且还传到了毛主席等领导人的耳中。
其实李德才从不介意大家这样叫自己,看着战友们能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开怀一笑,也算是一种幸福,而且当时他在军队中可谓是出了名的好人缘,不仅仅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而且在不少战争中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成大渡河勇士,得毛主席亲自接见
1934年,为了扭转当下不利局势,决定进行长征,并于第二年1月顺利召开遵义会议,在毛主席等领导人的指挥之下,红军战士们一路向前,英勇无畏,并成功地甩开了敌人的穷追不舍。

图 毛主席
1935年5月24日,红一方面军一师一团急行军顺利抵达河南岸安顺场附近村落,当下只要能够成功渡河,那么接下来的路就好走多了,而且此次的成败同样也关乎战士们的性命,绝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以及一军团政委聂荣臻都高度重视此次的渡河任务,并且还亲自鼓励大家,进行督战。
一天晚上,一营营长孙继先所带领的部队从安顺场四周发起进攻,李德才率先加入其中,并迅速占领了有利地形,在大家的共同坚持之下,安顺场最终被顺利拿下,当时的刘伯承和聂荣臻很是开心,并直接来到了团指挥所。

图 聂荣臻
刘伯承看着一团团长杨得志笑着问道:“此次的渡河工作是否已准备完毕?”
杨得志听过之后,斩钉截铁地回答:“报告首长,红军战士们这段时间都在不停地修建滩头阵地,并且还选拔出了一支超强的渡河突击队,等到天亮之后,就可以顺利行动了。”
刘伯承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时一旁的聂荣臻问道:“土佬到哪里去了?”
杨得志笑着回答:“他也加入了此次的行动中,信心十足,而且我还特地为他准备了两挺轻机枪呢。”
刘伯承听着二人的对话瞬间来了兴趣,当时的他还不知道他们口中的“土佬”是谁,并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图 刘伯承
聂荣臻笑着解释道:“土佬在我们一军团可以算得上是一名优秀的机枪射手了,而且在很多任务中都有着不错的表现,人也非常有趣。”
听聂荣臻这么一说,刘伯承怀着好奇心继续开口:“现在这个土佬在哪里呢?快带我去和他见一面。”
当时的李德才正忙得不可开交,全身心地投入到加固机枪阵地中,就连有人来到自己身边都毫无察觉,杨得志见状笑着对他说道:“老李,你看看谁来找你了。”
李德才听过之后一边干活一边回答道:“团长,你这次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聂荣臻看李德才早已满头大汗,便立马走到他身边,随后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开口:“稍微休息一会,总参谋长亲自来见你了。”

图 聂荣臻
这时李德才才终于抬起头来,看着一旁的杨得志和刘伯承,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并赶忙向他们二人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刘伯承仔细地端详着眼前的李德才,笑着说道:“好一个土佬。”
第二天一大早,一营长孙继先就发出指示,由熊尚林率先带领所选拔出的红军战士准备进行渡河,在大家的激励之下,他们乘坐着小木船全力向前划去,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击,他们临危不惧,但不幸的是,还是有一名战士壮烈牺牲了。
杨得志在看到这一情况之后,站在岸边向李德才大喊着:“你们快打,争取把他们的机枪阵地尽快打下来,一定要快啊。”

图 杨得志
不一会儿,在一声炮响之下,对方的机枪阵地被李德才等人直接打下,敌军见状逐渐慌了手脚,并迅速暴露,李德才知道机会难得,直接拿出了团长事先给自己准备好的轻机枪,向他们发起了猛烈进攻,打得敌人猝不及防。
刘伯承和聂荣臻亲眼目睹了李德才的实力之后,不停地夸赞着:“土佬打的太好了,打的太好了啊。”
在他们的成功带领之下,大大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船上的熊尚林见敌人们准备撤离,抓住时机迅速向前划去,并顺利占领了滩头阵地。
次日,毛主席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便和朱德等人一同来到了大渡河边,刘伯承见毛主席前来,立马吩咐杨得志准备点米酒,请大家喝个尽兴,在这期间,毛主席认真的听着他们讲述“土佬”的英雄事迹,并发出了连连夸赞,在这之后,李德才名字可谓是传遍了全军,而且就连他的外号也已经人尽皆知。

图 毛主席
除此之外,李德才和毛主席之间的接触也逐渐频繁,并因此建立了一定情谊,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他又积极地投身于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战功显赫,一直到1952年,他才因受伤回到北京。
李德才独闯中南海,毛主席亲邀见面
刚回到北京的李德才需要安心养伤,因此组织上决定让他在机关单位担任一个部门领导,就这样度过自己的晚年,而且生活上的事情也能随时照顾,但当时的李德才却十分不愿。
在养伤期间,老首长杨成武特地前来看望,当时的李德才非常开心,本来他就因为这件事情整日闷闷不乐,这次可终于找到了倾听者,李德才主动拉着杨成武的手说道:“老团长,你也知道我这一生忙于战事,但是这次突然给我安排了一个文职,我可没有经验,您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换个合适的工作?”

图 杨成武
杨成武是非常了解李德才的性格的,便直接答应下来,等到回去之后征得中央军委同意,终于帮他换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正式担任保定军分区的司令员。
1952年11月,李德才的伤势没有大碍之后,便直接前往保定任职,在往后的多年中,他一直兢兢业业,并常常和解放军们一同用餐,讲述着自己在战场上积累的经验,用心培养着他们的战斗素养。
除此之外,李德才还继续研究着现代化的军事理论,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对他们进行深入训练,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士兵的积极性,李德才还常常组织一些比武竞赛以及娱乐项目,让他们劳逸结合。

图 毛主席
一晃眼六年过去了,这天早上,李德才照常开始晨跑,但是总觉得周围空荡荡的,思前想后他觉得这里应该建一个篮球场,让士兵们在闲暇之余娱乐一会儿。
李德才是典型的行动派,想到这儿,他便立马来到了当地政府说出了自己的这一意见,修建篮球场需要不少水泥,而且在那个时候水泥管控十分严,要想使用必须有专门的详细安排才行。
当地政府知道李德才的想法,并直接说出了真实的情况:“当下的水泥早已用完,而且就连省里也很难申请额外的指标,你要是急需用这些水泥,那就只有去找国务院特批这一个办法了。”
李德才听过之后,心中瞬间有了主意,并直接前往北京,来到中南海,一心要见毛主席,但没想到是却被警卫员拒之门外:“要见毛主席必须提前和中央办公厅联系。”

图 毛主席
当时的李德才很是不解,并紧接着回答道:“见毛主席一面还需要提前预约啊,你直接和主席说“土佬”来了。”
但是警卫员是不知道“土佬”这一外号的,为了毛主席的安全考虑,只能让他暂时离开,李德才知道自己肯定不能硬闯,不得不转身离开。
就在这时,他突然看到一个少年恰巧经过,并且知道他是一位首长家的孩子,便瞬间来了主意,李德才叫住了他,赶忙在一张纸条上写了一段话,请他替自己交给毛主席,孩子见这位老红军熟悉,便直接答应了,而且还称呼他为“李叔叔”。

图 毛主席
在这之后,李德才返回军区招待所休息,他知道毛主席是不会忘记自己的,但是迟迟等不到消息的他,心中也逐渐焦急起来,思前想后,李德才决定再亲自去一趟中南海。
不过正当他准备出发的时候,一名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走到了他面前,并直接说出了此次的来意,原来是毛主席要见自己,当时的李德才非常开心,并跟着他直接来到了中南海,这下可终于见到毛主席了。
李德才走进菊香书屋,看着毛主席激动地说道:“主席,我来看看您。”
毛主席好久没见李德才,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主动握着他的手开口:“土佬来了,咱们先坐下好好说。”

图 毛主席
李德才这时恭恭敬敬地给毛主席行了个标准的军礼,才和他一起坐下,他知道毛主席平易近人,而且自己在他面前也从不拘谨,开门见山的说道:“主席,您这几年伙食不错啊,怎么比我上次见您的时候胖了这么多。”
毛主席知道李德才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也不生气,反而直接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讲起了他“土佬”这一外号的来历,他们听过之后,笑得前仰后合,就连毛主席也笑到停不下来。
李德才看他们这样毫不在意,并且笑着说道:“这又没什么,不就是穿反裤子了吗。”
简单地聊了一会儿之后,李德才说出了自己这次找毛主席的真正来意,想申请一些水泥修建一个篮球场,毛主席得知他的想法立马表示赞同,并直接给周总理打了一个电话,让他尽快处理此事。
在这之后,毛主席还询问了李德才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建篮球场是件好事,不仅仅能让士兵们得到放松,而且还应因此增加他们的运动量,强身健体。
离开中南海的李德才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兢兢业业的工作,并且篮球场也在不久之后顺利建成。
1960年,李德才因病逝世,享年56岁,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永远值得我们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