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0月19日,正是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的日子,但在这一天,却有许多当年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的老革命家过得并不如意。

其中,就有开国中将王恩茂。

此时的王恩茂,正在安徽芜湖地区任职,只是个地委副书记,郁郁不得志的他于是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在北京的毛主席得知后,当即向汪东兴、邓小平等人指示:是否让他到南京军区任职?邓小平得知后果断拍板:调任南京副政委!

作为一位开国中将,王恩茂为何只是个地委书记的职务?他与毛主席有着怎样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卓越贡献、王恩茂入疆

1913年,王恩茂出生在江西永新。

王恩茂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个普通农民,尽管父亲没有太多文化,但也知道要想孩子的未来好,就应该让孩子学习知识。

于是,他省吃俭用,将王恩茂送到了新式学堂读书。

王恩茂在新式学堂非常刻苦,他的成绩极为优秀,在升学考试中以优异成绩考到了禾川中学。

孩子的成绩好,但王父却很难高兴起来:去禾川中学读书,需要一大笔钱——王父一度想到放弃。

在这个时候,王恩茂的舅舅得知了自己外甥的情况,于是出钱让王恩茂到禾川中学继续读书。

在禾川中学这个更大的舞台,王恩茂接触到了许多进步思想,深受我党思想启发。

1928年,16岁的他开始参加革命工作,并在1930年加入我党。

王恩茂参加革命的时间非常早,而且他在革命中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在我党土地革命中做出巨大的贡献。

1933年,他成为任弼时的秘书,并在之后随6军团从湘赣苏区西征。

西征路上,王恩茂带领着战士们冲锋陷阵,为苏区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长征开始后,他带领着湘鄂川苏区红军一路走草地、爬雪山、强渡大运河——红军长征虽然艰难,但“红军不怕远征难”。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恩茂担任八路军120师政治部宣传部教育科科长,随军参加了晋西北和雁北地区的游击战争。

作为一位老红军,他在抗日战争中始终与战士们站在一起,为抗击日寇做出卓越贡献。

抗战胜利后,很快就又爆发了解放战争。

面对国军先进的武器,王恩茂没有屈服,他与王震将军一同,参加了解放甘肃天水、临夏等。

1949年年底,新中国已经成立,但国家还有少数地区并未获得解放,新疆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做好新疆解放与建设工作,毛主席亲自召见王震,与王震商谈许久,最终确定了解放军入疆事宜。

而王恩茂作为王震多年的二把手,自然也随军进入新疆,从此开启他“封疆大吏”的生涯。

特殊岁月、王恩茂遭到迫害

进入新疆后,王恩茂先后担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委员、新疆分局第一书记等。

他在新疆当地主持政治军事工作,配合王震完成对新疆乌斯满匪徒的剿灭。

之后,他又在当地开展党建政建工作。

那时候,新疆的经济形势是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需要水资源,于是王恩茂就带领士兵四处开渠引水,方便农业生产。

除此之外,他深入基层,与当地群众接触,了解民众的需求。

在得知新疆多数人都信教后,他表示宗教信仰自由,要将合理合法的宗教与国外为反动而创建的教区分开来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的治理下,新疆的一切正在逐渐恢复生计。

但从1967年开始,一场风暴即将席卷全国。

而这场风暴,也将王恩茂这个新疆第一书记推上风口浪尖。

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得知后,他指示各大军区、省区市的一把手都到北京学习。

毛主席的本意是将他们从这场风暴中抽身出来,但当时的北京处于风暴中心,到北京学习又不允许这些“一把手”随处去,时间一久他们就有了一些情绪。

更让他们感到愤怒屈辱的,莫过于每天听着外面游行的口号,看着曾经的熟人被挂上各种“牌子”,被抓着游街示众。

毛主席自然也知晓了他们的情绪,于是就打算亲自前来安抚。

这段时间,王恩茂也了解到了国家的局势,虽然他先前远在新疆,但心系国家的他又如何能不为国家担忧?

尤其是在听到暴脾气的许世友将军“老子带领一个连上山打游击去”时,他就更加担心。

好在这个时候,他听说了毛主席要来的消息,因此就打算与毛主席当面谈谈。

这些封疆大吏,他们基本上都是从红军时代走过来的,其中不乏与毛主席直接共事过的,对毛主席自然是信任万分。

因此,当毛主席穿着草绿色军装踏入院子时,他们纷纷像受了委屈的孩子看到母亲一般,纷纷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他们高喊着“毛主席万岁”的口号,等待毛主席的指示。

王恩茂的身材高大,在人群中也显得尤为突出,毛主席与每个人握手,很快就来到王恩茂的身前。

王恩茂问候道:“主席!”

毛主席握着他的手说:

“恩茂,听说新疆那边的反动派叫嚣着要将你打倒,你看,能打倒吗?”

王恩茂听到这话,脸上肌肉微动,接着开口说:

“要看主席您的态度。不只我,我们这些人,都等着主席您的态度。”

毛主席听到这话,环顾四周之后,笑着说:

“王恩茂打不倒!我们都打不倒!”

毛主席的话,无疑为这些封疆大吏都吃了定心丸。

大家原本浮躁的情绪也渐渐平稳,他们对毛主席,有着无比的信任。

但之后发生的事情,还是出乎了包括毛主席等在内的所有人。

而王恩茂在特殊岁月里,从一个封疆大吏被贬为一个地区的副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主席重视、再次入疆

1975年10月19日,王恩茂在安徽芜湖区已经任职一年多了。

这位曾经的封疆大吏,如今却只能在这里当一个地委副书记。

今日正是长征胜利40周年纪念日,想起当年与毛主席一同长征,王恩茂不免颇有伤感。

于是,他起笔开始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信中,他先向毛主席问候,接着,他说起自己在红军时的工作,提到自己如今年龄62岁还年轻,打起仗来还能上前线。

他希望能回部队再做点工作,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他的这封信很快就来到毛主席的手中,毛主席在写后沉默不语。之后他在信上批示:

“汪(汪东兴)阅后,送剑英、小平、春桥(张春桥)同志阅处。他今在芜湖,是否在南京军区给他安个职位。”

汪东兴等人看到后,邓公首先开口道:

“恩茂同志对党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他在新中国建立之际毅然前往新疆,足见他是为党为国的好同志。既然主席有了指示,那我建议让他担任南京军区副政委!”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重视下,邓公将他安排到了南京军区担任副政委一职。

但王恩茂心心念念的还是新疆的建设。

早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时,他就对新疆的建设提出了“兵团方向、公社特点、全面规划、逐步实现”的战略方案。

为了表明自己与新疆同在的决心,他还将自己的父亲接到了新疆。

当时王父已经患上胃癌,老人家不想死在异乡,因此吵着要回老家江西。

王恩茂就劝道:

“共产党人就要有博大的胸怀,我36岁时就进入新疆,新疆的建设需要共产党人的贡献。”

尽管王恩茂多番劝说,但王父还是难以接受,最后还是王恩茂的一句:

“父亲,我要为新疆人民服务到底,将来我死后也要葬在新疆,葬在您的身旁。”

但未等他的建设计划走上正轨,他就被调到了安徽。

如今虽然再次被重用,但他还是想回到新疆。

好在,1981年,党中央将新疆建设的问题摆在重要位置,而人选,自然是对新疆心心念念的王恩茂。

就这样,王恩茂再次被中央任命为新疆第一书记,此时的王恩茂,已经68岁。

在重返新疆的路上,他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当年班超重返西域时70岁,我今年68岁,比班超还年轻呢!”

对于新疆的建设,他始终坚持要深入基层与民众交流,方才能知晓民众的内心。

为此,早在五六十年代,他就作出指示:

不管科技如何进步,通讯再发达,都不能替代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与群众面对面交流。

他在制定的《决定》中也说道:

“自治区一级领导,至少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下乡下基层,地区一级的干部每年要有二分之一的时间下乡下基层,县级就应该更多了。”

他是这样制定的,他本人也是这样执行的。

王恩茂长眠新疆、功垂天山留英名

那时候新疆的交通并不发达,而王恩茂硬是用他的双脚,完成他的誓言。

在未被调到安徽之前,新疆大大小小八十多个县市,除了大漠深处的若羌县未去,其他地区他都去过。

他深入农村、到田野、林场、山间,去倾听群众的声音。

正因如此,他才非常了解新疆的情况。

再次上任之后,他决定完成未竟之事,那就是到若羌县去调研。

1982年4月的一天,他从南疆出发,乘坐汽车往三百公里外的若羌县前进。

那时候的道路坑坑洼洼,虽然坐在汽车中依旧颠簸无比,坐在车内的王恩茂甚至时常磕到头。

年轻的助手一天下来都受不了,更何况已经68岁的王恩茂。

经过一天时间,他终于来到了若羌县。

但他没有休息,就打算到76公里外的农二师36团,去看望在那里的农垦战士。

随行的人都让他休息一天再去,但王恩茂却没有答应,坚持现在就要去,他说:

“战士们能在这荒无人烟的古楼兰国建起绿洲,我怎么吃不了这苦?红军还不怕远征难呢!”

他之所以坚持立即前往,是因为他内心对农垦战士们既感动又心疼。

他知道,这批战士可以有更好的前程,但他们却选择了固守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虽然王恩茂快要“古稀之年”,但他依旧利用这短暂的生命晚年,在新疆大搞经济建设,积极配合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为新疆的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而他也用余生,践行他当年与父亲所做的承诺。

他的父亲在1966年就因为胃癌离开了人世,王恩茂将他葬在了乌鲁木齐东山公墓。

1967年,王恩茂的三子也不幸身故,王恩茂也将他葬在东山公墓,葬在王恩茂父亲的身旁。

未到暮年,他就立下遗嘱:死后,愿葬在天山脚下。

新疆,在他的努力下得到大力发展。

1985年,党中央号召“四化”,王恩茂也终于从一线领导退了下来。

他在给新当选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讲话时说:

“我一直表示,退休后也要留在新疆,我热爱新疆,热爱新疆人民,新疆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

此后,王恩茂一直居住在乌鲁木齐,并依旧为新疆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1年4月,王恩茂因病离开了人世。

国家按照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葬在了天山脚下的烈士陵园,完成他“葬在新疆”的夙愿。

王恩茂将军,用他的一生践行他对国家、对党、对人民群众的热爱。

受他影响,后来的几任新疆干部对来到这个相对落后的地方都没有任何怨言。

而新疆,也在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干部和新疆人民的努力下,发展得越来越好。

时至今日,新疆建设始终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

我们应该相信,总有一天,全国人民都将看到共产主义在新中国开花结果。

国家,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高风亮节励后人——忆王恩茂同志 满宗洲

王恩茂:功垂天山留英名 熊坤静 党史文苑

共和国封疆大吏轶事:“打不倒”的王恩茂 曾坤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