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红楼梦》,必读脂砚斋的批注。为什么呢?

1. 脂砚斋这个人了不得。

她不是金圣叹那种,跟作者没关系,只评人家的小说。“脂砚斋”这个名字是出现在《红楼梦》这本书里的,在一版《红楼梦》的古本里,就有这样一句:“茜纱公子情无限,砚斋先生恨几多!”事实上,这样的诗句或线索还不少。换句话说,她有时候是会和曹氏联合创作的。比如脂砚斋就替曹雪芹写出了《刘二当衣》这么个戏名,“凤姐点戏,脂砚执笔”,就可能是这个意思,你想想脂砚斋厉不厉害?当然了,脂砚斋主要是写批注的。在《红楼梦》原文的字里行间,读到动情处,就留下批注。整页满满的批红。可以说,是曹雪芹一边写,脂砚斋的批注就出来了。而最早流行的手抄本,不叫《红楼梦》,就叫《脂砚斋评石头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脂砚斋,放在今天讲,就是最牛讲书人,最佳弹幕选手。

比如,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取自“原应叹息”的谐音,就是他最早透露的。再比如,通灵石还没坠入红尘,化身宝玉之前,茫茫大士先给它泼了一大盆冷水。他对石头说了四句话,“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 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在这四句旁边,脂砚斋有一行朱红批语:“四句话是一部总纲”。原来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脂砚斋,与曹雪芹同时代且关系密切,被认为是最能准确理解《红楼梦》及其精髓的人,说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过程的见证人,也毫不为过。脂批《红楼梦》是前八十回的一把显微镜,又是打开八十回后的一把总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