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网名叫“农夫山山泉”的朋友在微博回答中提问:马老师,上港集团盈利不错,市值徘徊不前,请马老师给分析一下!

您好!下面应您的要求,对上港集团进行分析。(注:如你也有需要问的问题,欢迎大家到微博问答中去提问。)

2021年,上港集团毛利率40.71%,净资产收益率15.81%,在A股所有港口上市公司中盈利能力数一数二。作为一个类公用事业的公司,上港集团盈利能力之强劲,出乎我的意料。但是,该公司当前的估值只有7倍左右,估值之低也出乎意料。2013年至2021年,上港集团归属净利润从50亿元左右增长至145亿元左右,利润规模增长近3倍,但是同期该公司股价在5元上下波动,基本没有上涨。从基本面情况看,该公司的估值主要受到三个方面因素压制。

一是强周期属性,和宏观经济波动息息相关,未来全球经济可能陷入衰退,进出口贸易展望为负。港口是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通道,和宏观经济波动息息相关,特别和进出口贸易繁荣程度息息相关,具有较强的周期属性。201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金额同比减少1%,覆巢之下,上港集团也未能幸免,2019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1%,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11.81%。2021年,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全球经济复苏,我国进出口贸易维持高景气,全年进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0%,受益于此,上港集团2021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28%,净利润同比增长76.74%,实现高增长。202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海外通胀高企,美联储不断加息,海外消费萎缩,我国进出口增速不断下降,2022年10月开始进入负增长阶段,11月至12月的进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9.6%、-8.9%。根据最新的业绩快报,2022年第4个季度,该公司仅实现收入同比增长3%,净利润同比下降38%。2023年1月以来,反映国际间贸易情况的领先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持续下跌,1月13日时隔四个月再次跌破1000点大关,提示当前进出口贸易低迷。随着海外持续加息,全球经济不可避免进入衰退,对我国进出口带来较大负面影响。这是压制上港集团估值的第一座大山。

二是强政策属性,价格受到管制,且政府存在压低港口价格的倾向。港口属于公共服务,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价格受到政府管制,有的是政府直接定价,有的是政府指导价,只有部分港口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特别是,政府为了减轻进出口和航运企业的负担,促进经济增长,存在调低港口相关服务价格的倾向。比如,政府不断修订《港口收费计费办法》,精简港口收费项目和条款,2018 年开始全国各主要港口下调外贸进出口集装箱装卸等费用,下调幅度在10%至20%。我们看到上港集团的毛利率2018年和2019年均在30%左右,较2017年33%的毛利率,也有明显的下降。可见,虽然上港集团具有一定的区域垄断属性,但是价格被政府管控,且政府存在压低港口价格的倾向,这种政策不确定性是压制公司估值的重要因素。当前,全球经济可能进入衰退周期,为了刺激出口,政府不排除会以牺牲一家来幸福千万家,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这是压制上港集团估值的第二座大山。

三是庞杂多元的业务结构令人望而却步。表面上看,上港集团应该主营港口相关业务,但从财务数据看,该公司在多元化道路上已经走的很远。2022年三季度末,该公司总资产1779亿元,其中,长期股权投资659.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7%,是该公司资产比例最高、金额最大的一个资产项目。2022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利润总额184亿元,其中,投资收益95.77元,占利润总额的52%,换言之,该公司的利润中有超过一半是由对外投资贡献。金融投资已经成为上港集团的半壁江山。再看上港集团的主营业务结构,2022年上半年的收入中,有一个“其他板块”收入52.73亿元,占收入比例26.24%。我一直不明白这个“其他板块”到底是什么,反复核对后,才了解到“其他板块”原来是房地产业务。一个“其他”的业务,居然占到了营业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还多,这个还能叫“其他”业务吗?上港集团还只是一个港口业务的公司吗?显然已经不是了。上港集团已经成为一个业务多元、庞杂的金融集团。对于庞杂多元的大集团公司,由于影响因素非常多元,投资者较难准确、稳定预测未来业绩,即使是专业的投资者,也只能望而却步,导致市场给予较低的估值水平。这是压制上港集团估值的第三座大山。

用精炼的语言阐述深刻的财务逻辑,如文章得到您的认可,希望您看完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原创不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一路陪伴,一起地老天荒,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