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第十二次《南极条约》国际会议在澳大利亚召开,中国以缔约国的身份参会,中国派出了郭琨、司马骏、宋大巧等三人代表团参会。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每次进行决策和表决阶段时,中国派出的三人代表团,就会被以“喝咖啡”的借口赶出会场,身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为何受到如此不公正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极的重要意义

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块被人类发现的陆地,被称之为“第七大陆”、“风库”等,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块没有人类居住的大陆。自1820年南极被发现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

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对南极的探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让人们对南极的认知更进了一步。当前南极大陆上共有将近80个科学考察站,作为人类探索南极的基地。

目前已经探明,南极富含大量的矿产资源以及其他能源。据可靠消息,在南极大陆上覆盖的冰层下,蕴含着世界上最大的煤田。

此外,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极其匮乏。而南极大陆所蕴含的淡水资源占据了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百分之七十左右,特别是南极大陆表面的冰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极大陆上拥有十分美丽的风景,蔚为壮观的冰川拥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可以用来大力发展旅游业。

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要数南极的科学研究价值。南极大陆中记录着世界气候变化的全过程,甚至还可以追溯到地球在远古时期。在全球变暖的今天,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南极条约》和中国

为了保护南极这块风水宝地,世界各国纷纷决定对南极大陆进行一定的保护,共同守护、探索、开发这块净土。

1959年12月1日,美国、苏联、英国、日本、阿根廷等国家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著名的《南极条约》,这个条约将南极单独地划分出来,南极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而是属于全人类。

两年之后,也就是1961年。1961年6月23日,《南极条约》正式生效。1983年6月,中国向美国提出了申请,想要加入《南极条约》,很快美国政府答应了中国的请求。

不得不承认,在考察南极的问题上,中国确实没能像美国那样抢占先机,在1983年中国加入《南极条约》时,已经有18个国家在南极大陆上建立了科考站了。

中国在加入《南极条约》时,是以缔约国的身份加入的,而并非协商国。这就使得中国非常地被动,简而言之就是只有参与权,而没有自己的表决权和话语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3年9月,中国首次参加《南极条约》会议。但会议上,每次到了会议的表决阶段或者是发言的环节时,中国的三人代表团总是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以“喝咖啡”的名义请出会议场地,而且事后也没有人告知他们会议的最后决定。

面对别国的无视与欺侮,郭琨他们内心不由得暗暗发誓,中国必须要在《南极条约》会议上拥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必须要有自己的科考站,否则永无出头之日。

类似的场景,不是没发生过。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召开,以美国、英国、法国为主导的协约国无视中国的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了日本,中国的代表顾维钧拒绝签字。

1945年2月4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以美国、苏联、英国主导的“三巨头”为主导的雅尔塔会议召开。中国的利益再一次地受到了蚕食。

雅尔塔会议上,美国政府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无理要求,将中国的外蒙古永远地独立出去,东北也失去了出海口,中国和美国、苏联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科考站

生气不如争气。三人代表团回到中国之后,郭琨没有忘记耻辱,立即联合一众科学家,向中央请示在南极建造中国自己的科考站,很快这个构想受到了批准。

很多爱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加入了建造科考站的队伍当中。要知道,建设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科考站,不仅仅是实力问题,而且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问题。

但是在那个时代,谈何容易?当时的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加之之前没有在南极大陆上工作的经验,可想而知,在南极大陆上建造中国人自己的科考站的难度有多大!

无论是资金、设备还是经验,中国都是缺乏的。但是,中国最不缺的是人,更不缺乏人的智慧。

没有专业的破冰船,中国就自己设计、建造自己的破冰船——向阳红10号;没有精确的地图,中国就借鉴别国的文献资料绘制精确的南极地图......所有人的神经都在无时无刻地绷紧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4年12月30日,在郭琨的带领下,中国科考队将五星红旗成功地插在了南极大陆上。在此之前,邓小平同志还为他们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中国科考队完成了中国科考站的选址、建设工作。1985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科考站——长城站建成了。在场的科考队员们无不兴高采烈,中国人又一次地站起来了!

同年10月,《南极条约》第十三次会议上,中国成功地由缔约国升级为协商国,彻底摆脱了过去被请“喝咖啡”的尴尬处境,中国人又一次地扬眉吐气了!

但好景不长,长城站的建立并没有堵上个别国家的嘴,霎时间各种怀疑、猜测、否定的声音开始不绝于耳。但中国毕竟是中国,怎么会因为一些质疑的声音而倒下?

长城站的建成,为接下来的新的科考站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基础,以及宝贵经验。1989年2月26日,中国第二个科考站——中山站,中山站的建立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彻底让个别国家闭嘴。

后来,中国又依次地建成了昆仑站、泰山站,以及预计今年建成的罗斯海站。放眼未来,中国的南极科考事业可谓是风景这边独好,前途一片光明!

近四十年以来,无数的爱国科学家在南极大地上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的科考事业添砖加瓦,谱写了中国的科考南极事业从零到一的突破,从一到无穷的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