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2022年我一直在思考,就算我现在提笔就写,我们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认识也是要被颠覆掉的。志愿军打了那么多败仗;志愿军战胜的大部分都是弱敌(敌军中较弱部队);美军如果保持大规模攻势,志愿军到底能不能顶住?志愿军是不是凭借停战谈判获得喘息之机?再往大里说,毛主席的判断决策有没有错误的地方?彭德怀的指挥决策有没有错误的地方?往小里说,为什么西方军队没有一个人叛逃,而我们有那么多?为什么有那么多战俘不愿意回来?那么他们中的很多人到底是被俘还是投降?志愿军有没有杀过俘虏?志愿军空军的战绩到底怎么写?
还有太多太多的问题,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是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会产生的疑问,那么必须要回答他们这些疑问。

因为这涉及到一个最终的问题,我们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了吗?
问我这个问题的读者其实有很多的。当年蔡长元的儿子蔡小心也问过我这个问题。我们谈论铁原阻击战时,我说到志愿军是打了败仗,他就不愿意接受。他反问:“我们打了那么多败仗?我们怎么赢得抗美援朝战争?”说服他非常简单,我只说了一句:“按照我军的标准,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守住了阵地就是完成任务。”(其实其他国家也是这样的。)
可其他读者提出这个问题却非常难回答,因为回答起来非常复杂,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
有的读者就问了:“最后停战的时候,是我们接受了美帝的条件(自愿遣返),怎么能说是我们赢?”这是个好问题。美国空军认为是因为他们的轰炸迫使我们同意自愿遣返,美国陆军嗤之以鼻,现在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嗤之以鼻。有的学者认为是艾森豪威尔威胁要动用原子弹迫使中国承受不了压力,现在几乎没人理会这一点。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是斯大林的去世才让停战成为现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很多的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朝鲜早就想停战了,斯大林不让,所以他死了才能停战。这就不是我能同意的了。
可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被删了,这说明还不允许说。
可是不允许说,我们怎么去回答“最后停战的时候,是我们接受了美帝的条件(自愿遣返),怎么能说是我们赢?”
这个问题是必须要回答的,不然美帝就可以拍着胸脯说:虽然打了个平手,但是,是我们逼中国人停战的。或者美帝可以直截了当说:是我们美帝赢了,中国人要求全部遣返,最后被我们打得被迫同意自愿遣返。
这两种声音是西方的主流。
可是,在中国,勤于思考的人,他也会提出这个问题?
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回答,我们在战场上对美军取得战略优势或战术优势没有?如果没有,美帝为什么要停战?是不是就是因为我们被迫同意?
各种各样的问题,非常非常的复杂。
我现在只不过写了几个败仗,甚至可以说有些败仗也无关痛痒,但是很多人已经坐不住了。
对我的攻击从来没停止过,我刚刚说要写一下39军败给菲律宾营那一仗和38军败给泰国营那一仗,双石就跳出来了给我发消息了,“怒斥”我想出名想疯了,是臭名昭著的名吧。说实话就叫臭名昭著啊,这逻辑真感人。
这是抹黑我的一贯手法,无非就是说我为了出名喜欢踩别人抬高自己。在军史圈里流传还是很广的,上次我说萨苏的《铁在烧》把铁原阻击战都写错了,引用的文字就是一个叫“熊熊点兵”的自媒体抄的萨苏的说法,这个“熊熊点兵”就跑过来骂我了“就你正确,别人都是错的,你怎么这么喜欢踩别人?”
或者污蔑我拿黑钱给别人洗地,或者造谣我整天在外网发消极消息攻击志愿军。太多了,数都数不清。有个开国中将、88上将的孙子打听我个人信息打听到我熟人那边去了。那段时间,正好是攻击我的那伙人到处人肉我信息的时候。两者是否有什么关联,我也没兴趣知道。

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谣言,我基本上辟谣辟完了,不管是台湾网军污蔑我们,比如砥平里死三万,原州炮击死数万,64、65军过临津江全军覆灭;或者是“以爱国为名骗钱大V”们造谣外军的,我差不多都辟完了。
污蔑我军的,我辟谣了,你们,我的读者们鼓掌叫好。为了流量造谣外军的,我辟谣了,“大V”们气急败坏,汉奸、卖国贼、狗特务各种帽子给我扣遍了。
我并不是一个辟谣的人,只不过是哪里错了,我说出来,仅此而已。但动了别人的蛋糕,那肯定是有后果的,这就叫“王正兴为了出名谁都要踩”,在他们眼里,他们胡说八道编造历史是可以的,你王正兴胆敢指出错误,那就要把你批倒批臭,再踩上一万脚。那次指出“美军为了逃命打照明弹照亮英军给志愿军指示目标”是造谣,一堆爱国大V纠集起来攻击我。那次指出“美军不提松骨峰战斗是不好意思提”是造谣,我写了三篇文章驳斥那个大V,后来他认怂了,不然我就用杀手锏了,美军对松骨峰战斗最详细的描写就在他引用的那本书里,他看过书还在骗他的粉丝收割智商税。我喜欢逗人玩,一点点抛出证据逗他,他怂了就没用上。当时我的读者中多少人倒戈指责我的?这么低劣的谣言就能把他们骗了?还不是因为谣言满足了他们虚荣的民族自尊心么。
这很正常,中国人最讨厌的就是指出他错了。这些年被我指出错误的,有哪个肯认错的?大V的本事只限于对我造谣污蔑,还算好的,《参考消息》还直接投诉我。2022年我发文不多,我跟大家说是因为要看书。其实我被封了三个月之后,我已经心灰意冷了,不愿意写了。顺便说一句,央视里面的人风格最高,就他们愿意认错。
我跟徐焰教授吵过架,我现在对他非常尊重,64军临津江那篇文章我给他看了,看完他就说很可能是他记错了,1万伤亡是整个五次战役的。认错,绝对不应该是人类的美德,这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现在却成了一种罕见的美德。我对马平教授也非常尊重。我找马平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正洞西山反击战,我现在仅有的几个还没搞清楚的问题。马平教授一开始回答我是官样文章,我军的经典战例啊,歼敌一个多营啊,从此未再丢失啊,都是书面语言。我一听就没什么兴趣,本着讨论完,我指出正洞西山并未在志愿军手中,正洞西山就是笛音里西北无名高地,1军7师到1953年6月才攻克此地。
马平教授很长时间没回复,应该是查资料去了,等再回复的时候不再坚持47军巩固占领正洞西山没有丢失的说法。有读者跟我提出《1007天的战争》第一次战役东线那张地图把烟台峰的海拔标错了。我顺便跟马平教授说了下,马平教授一开始说我军战史地图上的数据不应有误。后来查了跟我说,确实是标错了,应该是698高地。
对啊,错了就是错了,承认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我对徐焰和马平教授非常尊重,因为认错现在居然成了罕见的美德。
爱国大V们和网络军史圈的人恨我入骨,这很正常。一个被指出错误损失了粉丝,动了蛋糕;一个一心想搞一言堂,容不得异己。但这些都是宵小之辈,这些人对朝鲜战争的了解加起来也不及我皮毛。我当时为什么要挺尹吉先?人家是参战的英雄,只要参战就是英雄,一群网络宵小之辈却对他百般攻击。而攻击他的原因非常的可笑——他们掌握的知识太少,他们不懂所以别人错了。当时读者里很多人还站在这些所谓的“网络军史圈”一起攻击尹吉先。他们真的是因为正义感去攻击一个老人吗?简直就是笑话,他们是因为无知,无知却还要维护自己军史专家的地位。

喏,看看清楚,他们连“五圣山阻击模范连”都要否认。
简直就是可笑的逻辑,他们不知道,所以别人就是错的。我就不说美军、韩军了,1951年11月,菲律宾第20营就进攻过五圣山。他们知道吗?他们连听都没听说过。志愿军354团团长褚传禹的儿子就当过26军副参谋长,他就去“五圣山阻击模范连”参观过,这个连更响亮的荣誉称号叫“岱崮连”。
提这帮人都脏我的嘴,所以随便他们怎么攻击我,我很长时间懒得理他们了。
但是,我之前写的大部分都是我军胜仗,特别是四野部队为多。我自己的读者是什么构成我知道的。普通的军事爱好者肯定是最多的,其次是四野子弟,然后是其他野战军中开明的子弟们,比如15军警卫连连长的儿子当时在留言说了一声吹15军贬低其他军的话,被我狠狠刺了一句,当时他气坏了,后来我看到他还在留言,看来是释怀了,其实普通军事爱好者也分成我拥护四野我拥护三野我拥护一野这样一个个群体啊。
58师师长黄朝天的儿子黄老先生现在对我很客气,因为我写了华川阻击战。可是金城以南地区50天防御战斗我还没写,20军被韩军第2、第6师团打得一路败退,他能接受吗?读者里的20军子弟能接受吗?23军政委儿媳某女士对我也很客气,23军的败仗我还没写呢,写了后,她以及23军子弟能接受吗?同样的,喜欢三野的非子弟读者们能接受吗?同样的,24军、26军、27军都是一样道理。
四野子弟是我很大的一个读者群体,特别是38军子弟那么多,我对38军评价那么高,他们很高兴。可38军在阵地战打得那么差,我还没写呢,到时候他们能接受吗?
目前我就写117师败给菲律宾营没压力,张竭诚的孙子是不会介意的。
我还没写空军呢,我只在之前一篇文章里试探着提了一下,勃然大怒的读者出现了一堆啊,怒斥我大放狗屁。1951年11月21日,刚刚结束远东之旅归来的美国空军参谋长霍伊特·S·范登伯格上将宣布,中国对联合国在朝鲜的战争行动构成了潜在的空中威胁。他告诉媒体,共产主义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空中力量之一”,似乎是一夜之间,并且正在严重挑战联合国在韩国的空中优势。于是这句话至今还被我们拿来宣传。
这是因为1951年10月23日,美军B-29轰炸机群遭到了血洗。范登堡知道是苏联空军干的,可出于隐瞒苏联参战的目的,范登堡“归功于”中国空军。以前苏联空军参战没解密,这么宣传也就罢了,现在解密了,还是这么宣传,似乎不妥。美国人在很多书里恶狠狠地讽刺我们:“这句话几乎在一夜之间被中国空军文献广泛引用,作为进一步支持中国空军神话的证据。这些报道不仅导致了扭曲,而且还导致了一种自欺欺人,使人们对空中力量作用的误解和无知持续了多年。”想反驳,反驳不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可以预见的,反对我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人们都是不允许自己喜欢的对象受到贬低的。而你说他们这仗没打好,那仗有问题,在他们看来就是贬低。
要颠覆人们的认知,同时维护志愿军赢得战争胜利这一总体观点,很难啊。或者有人说,你不必介意那么多,写就行了。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一本传世名著就应该让正反两方面的读者都信服。
而要让正一方的读者信服,当务之急就是要消除这几年越来越疯狂的夜郎自大和狂妄自嗨。现在还算看得起美军一点,只敢说近海无敌,没敢说天下无敌。但什么俄军、日军、英军、法军已经完全不放在眼里了。
简直就是笑话。
解放军这么多年没打过仗了,上一场对越战争打得那么艰难,这不过是一个区区弹丸小国越南,就如此艰难。爱国大V就已经敢鼓噪天下第二,就差一点就说打美军不费吹灰之力了。
狂妄轻敌永远是战争失败的第一要素。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美军败了,根本原因就是麦克阿瑟狂妄而轻敌,当美军拿出真正实力的时候,志愿军差不多9个月没打过胜仗,只有西方山一战称得上较大规模胜利,26军军史还很客观,直接指出是美军自动放弃。所以美国军方是根本不承认战争失败的,不承认败给中国的。他们有的是理由和底气。美国军方说的最多就是他们没有尽全力,可还真反驳不了,人家就是没尽全力。

范弗里特一回美国就接受《时代》专访,恨恨不已,称自己是一个被限制的将军。
可是就算志愿军打得败仗再多,就算美军受到的限制再多,有损志愿军的伟大吗?
志愿军其实只是一支业余的军队、农民的军队,无论是现代化水平、军队规范化水平、军队训练水平,武器装备水平、协同战术水平、单兵军事素养都没法和西方军队比。志愿军的战术素养很高吗?一点都不高,共同课目的训练成绩放在我当兵那个年代,那都是极差的水平。第9兵团各部在长津湖战役总结里屡屡提到密集冲锋,这就是水平低下的体现,解放军各部其实能打的就那些主力部队,就算是主力部队中能打也就是主力师、主力团、主力营连。
很多部队怎么打仗的?还是打解放战争末期失去战斗意志的国民党军那样,一个冲锋,国民党军就投降了。很多基层指挥员其实根本没有组训能力,他们有的人会打仗,但不会教,有的人自己都不会打仗,谈不上教什么。有的人会打仗又会教,可近乎文盲一样的文化水平,极大限制了战士们的理解学习能力。各部之间水平参差不齐、差距极大。
可是,当毛主席辗转反侧做出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之一——出兵的时候,我们就赢了。一支农民的军队只要有敢于向天下第一亮剑的勇气,我们在心理上就赢了。
正好因为毛主席和彭德怀的指挥以及麦克阿瑟的轻敌,让我们战胜了美军,爆棚的自信心完全压倒了对美军的普遍性畏惧。这个因素是非常关键的。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哪怕我们打了败仗,也要宣传成胜仗,这是必须的,因为这种自信不能泄。不能让普通的指战员和国民失去对抗美军的自信源泉。
但现在不是这样了,现在我们的自信心已经过头了。
李奇微有什么本事?指挥作战上毫无亮点。但李奇微的本事就是让美军恢复信心。面对恢复信心的美军,志愿军是什么战绩?志愿军那些被美军打出10:1战损比的战斗基本发生在这一时期。别说美军,恢复信心的韩军,志愿军都打得艰难无比,那个时候三野二野主力军面对韩军难求一胜,华北部队被打得落花流水。
现在我们的军迷对穿插分割战术津津乐道,可实际上,这一战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几乎就没有成功过,反而是志愿军伤亡严重的根本原因。谁敢说比毛主席懂军事?可毛主席和彭德怀用了半年时间才总结出这一点,提出“零敲牛皮糖”。
我还没有说被揍的美军第31团是美军中的弱旅,我还没有说被揍的美军第9团也是美军中的弱旅,等说了是不是更多人来骂我呢。而美军被打得最惨的第24团、第65团就是美军最弱的两个团。韩军第2师团排不进韩军三大主力,志愿军面对韩军第2师团到底是败仗还是胜仗多?水平不及第2师团的第3师团又被志愿军揍过几次?当我大面积开始写志愿军败给韩军的战例时,你们中有些人脆弱的自尊心能受得了吗?
可历史是放在那的,不会因为有的人的否认就消失而不存在,它永远都在。

纸面实力,志愿军谁都打不过,可志愿军谁都敢打。这种无畏的精神,现在有吗?志愿军凭什么跟美军打,前期第一靠执行命令的坚决,第二靠大无畏的勇气,第三靠不屈的战斗意志,第四靠开国将帅的天赋,第五靠在战中学习战争的进取精神。后期靠神速提升的炮兵技术和大幅提升的步兵技术。这是战争,不是口嗨,是用十几万烈士和几十万伤员换来的水平提升。
现在有没有,我不知道,我知道现在网络风气把吹牛当成自信,把意淫当成强国。有自信是必须的,没有信心怎么打仗?可自信只要过一点点头,就是自大。我们现在不缺自信,而是在自大的沉浸中太久了。我们的有生之年见到一场战争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盲目的自大自信,怎么打仗?还真以为天下无敌了吗?就算天下无敌了,就可以骄傲了吗?别说美军,就算是东南亚的小国,我们除了国力上的优势和武器装备的优势,人才储备、训练水平、单兵素养真的比人家高吗?
研究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的现实意义是非常大的,无论战略上还是战术上。抗日已成神剧很多年,抗美难道也要成为神剧吗?我们的民族就这么喜欢意淫吗?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华民族来说都是无比艰难的战争,手撕鬼子已经是日常很久了,现在一个战斗消灭美军四百五百七百八百也差不多成日常了。去掉美军对人民军的伤亡,去掉志愿军对韩军的伤亡,志愿军对美军的战损比在3:1左右,被美国人打1:10的战例,很多。而志愿军一次战斗伤亡低于美军的屈指可数。
这些英勇无比的前辈要用三条命、四条命、五条命甚至更多去换一个美国兵。我没记错的话,已经有9批志愿军遗骸回国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很可能就牺牲在我们提都不提的败仗中,默默无闻,没人知道。打败仗又怎么了呢,志愿军的败仗太多了,可是他们依然是英雄。不要说这些牺牲的无名英雄,那些打了败仗从来没被宣传过的部队,那些生还的指战员,每一个都是英雄。面对实力十倍于我的强敌,他们拿起手中枪,他们就已经是英雄了。我说句实话,很多很多从来不提的败仗比很多宣传的胜仗歼灭的美军要多。就因为打了败仗他们就应该被埋没掉吗?

说到这我就想起英国人提到那个志愿军战士,部队都牺牲了,只剩他一个人,可他对着英军坦克纵队冲了过去,被坦克碾轧而牺牲。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63军的战斗,我们只提雪马里大捷,188师未能阻击英军逃跑从来不提。没人知道这个战士的名字,英国人不写一句,我们甚至不知道他的存在。面对钢铁洪流,数千逃跑的英军,一个人就冲了上去,用勇气两个字根本不能形容他。
我来说几个大家不知道的数据吧,朝鲜战争中美军有131人获得最高的国会荣誉勋章,其中活着领奖的只有39人。这一数据和比例与志愿军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获得者近似。美军有142个将军的儿子参加战争,35人伤亡,比例远高于美军伤亡人员和参战人员比例。在长津湖战役被志愿军打死的费斯中校,他老头子是准将;另一个被打伤的哈里斯中校,老头子是少将。上将克拉克的儿子比尔·克拉克上尉被打成残废;二战时第106师师长老艾伦的儿子小艾伦在二战被德军俘虏,在龙源里战斗中他是冲向志愿军的先头部队,被打伤;范弗里特的儿子被打死,骑兵第1师师长盖伊的儿子事故亡。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要求把他儿子放到一线去战斗,除此之外还有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独子约翰·艾森豪威尔少校等等,就不一一例举了。
美军英勇不英勇?答案是肯定的,不然不会有131个荣誉勋章获得者只活下来39人这个数据。普通人对朝鲜战争美军的印象其实停留在战争初期。
处于绝对火力优势的志愿军拿什么和美军抗衡?答案就是要10倍于美军的英勇!
所以打败仗是不稀奇的,打很多很多败仗也是不稀奇的,无损志愿军的荣耀。讳败推过才有损志愿军的荣耀。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出。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