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快过年了,走访了几个朋友,谈到过节这个事,几乎所有的朋友都说过节没意思。“过节没意思”不只是几个朋友的所感,依我平时所见所闻,这的确是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
为什么现在物质生活好了,人们反而觉得过节没意思?我那几个朋友的回答高度一致,都说到根本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很多都消失了,尤其是载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礼仪民俗消失了。这也不让搞,那也不样搞。打着移风移俗等名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破”过度了,而“立”又没起来。
难怪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过洋节,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由于我们的一味的简单机械的“禁”“破”,流传于中国几千年的很多好的人们喜闻乐见的节日表达形式消失了,代之以洋节的自由奔放。
从度学与心理学分析,万事有度,人们总是在找平衡。你不让他干这个,他就会选择干那个。对中国的节日也一样,我们总是和过节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在过节这个问题上“无度了”又“有度而过度了”,把节日本身应有的激情与丰富多彩弄没了,人们自然就会“崇洋媚外”。
我们自己反对、否定自己的文化这种“自残”行为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背道而驰的。其危害在于把中华民族的“根”破坏了,其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长远的。
我们该心中有度了,警醒起来,度正我们在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过度、无度的妄为之做法了。让人们在节日有意思中重新找回失去的心灵支撑与社会活力。
(本文作者度学创立者李云飞,号度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