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航空港区的郑州比亚迪工厂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当中,搞得附近工厂工作的兄弟们都无心工作了,想趁着周末参加比亚迪面试。

比亚迪所在的开封尉氏,在比亚迪到来之前并不属于郑州,正是因为比亚迪的到来,才紧急划归到郑州市,社保等也归郑州市统一管理。

有影响吗?

说实在话,影响还是蛮大的,年轻人到市区买房,需要郑州市公积金,如果生病还不能刷郑州市医保卡,虽然郑汴一体化喊了很多年,开封人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假郑州人。

比亚迪的到来肯定是好事,我在前几篇公众号文章当中描述,未来汽车电动化是大势所趋,随着全球经济大衰退,性价比更高的比亚迪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

过去日韩能够把汽车打入北美市场,正是借助于上世纪石油危机,消费降级之后百姓更倾向于价格更低,更省油的日韩汽车。

2023年,全世界除了面对能源转型,实现清洁能源替换之外,还要面对肉眼可见的衰退。无论是越南等新兴经济体,还是欧美等老牌经济强国,都将面对俄乌冲突、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美联储加息等一系列影响下的经济大衰退。

丘吉尔说过:永远不要浪费每一次危机。

能源转型、汽车电动化,我们已经走在时代的前列,在这轮经济危机面前,供应链更加稳健,更具有成本优势的比亚迪无疑将迎来巨大利好机会。

这也是郑州对于比亚迪的期待,人口红利+领先的电动车技术,未来随着比亚迪规模的不断扩大,完全能够平替富士康离开之后的产业危机。

目前比亚迪在郑州所拍用地超过1万亩,虽然不及富士康的1/3,但是刚出手就这么阔绰,可以说霸气侧漏。

相对于提振郑州GDP,郑州小伙伴们或许最关心的还是比亚迪薪水待遇问题。

我晒一张郑州比亚迪岗位招工表,大家可以参考下:一般的操作工,也就是普工,薪水在5500-7500元/月;如果有些技术,比如电工、注塑工薪水能达到6000-9000元/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郑州比亚迪所招的工人大部分为普通工人,技术工程师数量比较少,随着2023年9月份全面投产,工程师的数量也会相应的提升。

我身边有很多同事已经跃跃欲试,想在风口当中的比亚迪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

不过郑州小伙伴们,在迎来比亚迪高兴之余,也不要太过于兴奋,比亚迪在不同城市薪水待遇差异还是非常大的,这和本地最低工资要求以及行业平均薪酬有很大的关系。

像郑州这种背靠1亿人口的大城市,每年都能够产出数量庞大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河南缺少985/211这样的高校,高职院校却是全国第一,薪水五六千元的工程师一抓一大把。

在人才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比亚迪不可能成为郑州打工人的救世主,甚至和同类型企业一样,薪水不高也不低。比亚迪薪水构成由3个部分组成:级别薪水+绩效+加班工资,当然占比最高的还是加班工资。

之前写了很多关于富士康的文章,很多朋友在后台留言,富士康血汗工厂。我只想说,只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家的劳动情况都相差无几,如果想提高收入,只能熬肝加班。

比亚迪和富士康类似,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所以不远万里来郑州建厂,不可能是一腔热血来拯救郑州打工人,无非看中郑州的人口红利,摊薄自己的生产成本。

所以郑州打工人就不要自作多情,馋你的身子,就不要奢望爱情了。

富士康什么样,比亚迪也就什么样,郑州的就业现状不可能因为比亚迪的到来有很大的改善,即使远在千里之外的特斯拉,也不可能打破这个规律。

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每位工人都是台行走的机器,别奢望有足够的尊重,机器不配有任何感情。

这不是企业的无情,而是行业特性所决定的,只有将生产标准化,才能生产高标准、一致性的产品,否则企业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无法存活下来。

如果我们切换为消费者的角色,或许就能明白企业的“苦衷”。买回来一辆汽车,只要缝隙不齐,我们都会急吼吼喊着退车,别说出现质量问题,所以质量是企业立身之本。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有一套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这种严格的要求不仅仅是对设备,还有对人的要求。

因此在很多工业企业,我们都能看到军事化管理的影子。清晨,唤醒每位打工人的不是“花呗”,而是日复一日的广播体操,喊着整齐的口号,踏着整齐的生产步伐。

无论特斯拉,还是比亚迪,在工人眼里都逃不出冷酷的资本家

过去很多打工人欢呼,特斯拉月入过万,打工人的春天来了。

特斯拉确实能够月入过万,一线普通工人基本工资大概6000元左右,每3个月有季度奖,年底还有年终奖,算下来差不多每年有17个月的工资,基本能够实现月入过万。

和比亚迪不同的是,特斯拉拥有高额的五险一金,除了双边12%住房公积金,还有额外的商业医疗保险,保险涵盖本人配偶及子女,可以说是国内的良心企业了。

可是比亚迪来郑州也不差,我强调下“来郑州不差”,虽然员工入职2年才有体检福利,第二个月月底才发工资,社保更是按照最低标准缴纳,但是相比郑州大部分企业,能够做到按要求付加班费,按时发工资。有了这些已经足够了,谁还奢望“自行车”呢?

国内媒体之所以猛夸特斯拉,是因为没有见过哪个劳动密集型企业足额缴纳五险一金,还附商业险,可是在国外,这是一家企业的“本分”,否则工会把你掀翻天。

正是这种认知偏差,导致特斯拉成为打工人心目中的“圣地”,能拯救打工人于水火之中。

我之前的一位同事,在郑州某工厂一同工作了5年多,在“马斯克神话”感召下,在去年春季,赶往上海特斯拉工厂上班。

临别的时候,在朋友圈里纳了“投名状”,颇有破釜沉舟的豪壮。如果不是来回高铁+住宿的成本投入,我想他也坚持不了半年时间。

他告诉我,去了上海要自费找酒店,然后自行隔离,随后去了上海肺科医院做了体检,住进了特斯拉安排的公寓。公寓4人间,每月350元,按月缴纳,如果辞工了,公寓费用是不退还的,水电费自理。

和宣传片当中高大上生产车间不同,特斯拉和郑州之前工作过的工厂相差无几,同样的装配线,同样紧张忙碌的工作。和郑州工厂不同的是,这里每隔一周就会安排4天夜班,由于人少工作量大,在特斯拉工作,如果没有足够的体能储备,很难坚持一个月。

我问他是不是比郑州时还要累?

他告诉我,在郑州的时候虽然也很累,但是相对人员有富余,中间能偷闲,尤其在等物料过程中,可以适当休息一会儿。而且在郑州,一个月轮一次夜班,而且夜班工作强度也会小很多,因此整个生产过程都能应付过来。

可在特斯拉不同,装配过程衔接很紧凑,想要偷闲歇会儿根本不可能。郑州工厂虽然加班很多,但是大部分时间加班都比较清闲,而且加班的时候,管理比较松,大家可以一边闲聊,一边把活给干了。

在特斯拉工作有多累呢?

他给我举了一个例子,在郑州工厂打螺钉枪,都是两位同事一起拿着,打完一辆车,至少能休息十几分钟。在特斯拉不但要自己一个人举着几十斤重的螺钉枪,而且很多时候没有辅助吊车,需要半蹲、佝着腰打。试想一下,这样的强度,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

我的这位前同事,之前还是生产标兵,在特斯拉高强度工作面前,也败下阵来,不到半年的时间,便选择了离开。

可见,特斯拉也不是打工人的天堂!

之前在某工厂工作的时候,每个月都要开降本会议,降本不仅包括降低原材料的成本,也包括人工成本,也就是如何在有限人工情况下提高人效,复杂一点的通过IE工程,节省生产过程中转运时间,我们用最多、也是最简单粗暴提高人效的方式,还是加班

加班看似增加了单位工时成本,相对于再招聘一位新工人,成本会大幅降低,这也是为什么劳动密集型企业,不但杜绝了不了加班,甚至想方设法占用工人劳动时间的原因。

郑州比亚迪虽然还没有投产,郑州打工人也不要报以太高的期望,日后的工作场景和富士康相差无几,每个工人就是流水线上行走的机器人,需要不知疲倦辛苦地加班。

郑州比亚迪改变不了郑州打工人的现状,就像特斯拉也扭转不了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现状,只要我们还是人口大国,只要我们依然有人口红利,我们就是行走的机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