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琦
中考、高考模式,教育内卷就不会停止。
众所周知,我国从2021年开始实行双减政策,切实为中小学生减负,不留课后作业,不允许进行学科类补课,不进行期末考试,不公布排名。
一套流程下来,学生确实轻松不少,不过该面临的关卡仍无法避免,中考、高考仍是以分数论英雄,成绩差被淘汰,在学历论英雄的当下失去大学生的资格。
所以,即使实行双减,教育内卷仍然存在,然而现如今对普通家庭来说越来越不友好了。

杭州某家长吐槽:双减后补课费翻了10倍
双减下不允许进行学科类补课了,那么市面上就不存在数语外、物化生、政史地补课班了吗?
明面上确实不存在了,但私底下进行的却不少。
双减政策下,全国上下40万大大小小的补课班倒闭了,但总有一些小作坊钻空子,他们不再在商场、街区等热闹的市区开设补课班了,而是转战居民楼、旧小区、地下室等阴暗的地方,逃避执法。
这些小作坊在家长圈里是堂而皇之的存在,毕竟需要吸引家长报班。

家长虽然知道这些小补课班是不符合规则的,但是其他同学都补,自己孩子不补就怕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也都是硬着头皮违规给孩子报补课班。
心理上这道关卡过去了,金钱上的这道关卡难过去。
双减下补课班数量骤减,物以稀为贵,能开设起来的补课班少之又少,收费标准自然就比较高。

杭州一家长吐槽:“以前给孩子补课,补课费100块钱一节,一个季度大概2000块钱左右,现在1000块钱一节课,真心掏不起,不补又怕孩子被落下。”
有需要就有存在的必要,当下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卷仍然存在,补课班就有需求量,要想彻底杜绝这种情况,就要从惩罚力度和学校入手。

“5+2”模式重启,家长高兴不已
不允许补课后,为了保证学生学习量,推出了5+2模式,每周5天,每天往后延迟2小时放学,从前学生4点半放学,变成6点半放学。
学生不仅可以趁着两个小时在校完成家庭作业,还能与家长下班时间对接,保证准时接送孩子。

不过2022年一整年,很多中小学因为疫情的关系,都没有在校上几天学,比如天津市中小学一整年只在校上了45天左右,5+2模式也就没有推进下去。
而且,此前5+2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生晚饭问题,6:30放学,7:00到家,学生早就饿透了,正值成长发育阶段,不及时进食影响身高和体重的发育。
再比如放学时间遇上晚高峰的问题,每到6:30中小学门口堵的水泄不通,一堵就是一两个小时。
还有老师上班时长超12小时,延时费用却只有几块钱,收入与工作量不成正比,打击教育积极性。

以上种种原因加在一起,导致5+2延时服务没能顺利开展下去,不过很多家长意识到了没有5+2延时服务,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因此举双手赞成回归。
据悉,5+2延时服务将在2023年春季开学,全国冲小学重新启动,对于这个消息家长也是高兴不已。

“5+2延时服务”好处多多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一项政策也不能让所有家长满意。
对于5+2延时服务,很多家长并不买账,除了上述所说的晚饭、堵车等问题,还有很多问题。
比如学生在校两小时根本无法写完作业,回家还写到深夜;
再者明明说好的免费,现在却要却要掏钱,掏的钱全进老师口袋里了。

5+2模式重新启动,肯定会比之前更完善,比如配备更多的师资力量,在两小时的时间里辅导孩子家庭作业,保证百分百完成;
再比如采取完全自愿的模式,不愿意掏一年300多块钱的延迟服务费用的家长,完全可以拒绝参加。
学校开展延时服务,对于学校和老师都是极大的考验,并没有过多的好处,反而是学生和家长好处更多,毕竟初衷和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和家长轻松一些,实现快乐学习的目标。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延迟服务,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是需要去外面补课,就是2021年前,补课费一节也至少50元,一年要上万元,不比一年300元的延时服务费要多得多。
所以家长一定要算过来这笔账,意识到5+2延时服务的好处。

你支持中小学重启5+2模式吗?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