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摄影:杜兰

《家山》节选

大年三十,扬卿和嘉妤早早地就领着孩子们贴喜挂灯。屋顶上压着白雪,天井里也铺满白雪,窗户上贴着红双喜,屋檐下挂着红灯笼。祖婆上上下下打望,笑得嘴都合不拢,只说:“满堂红,红满堂。”

佑德公来了,手里拿着写好的喜联,说:“逸公老儿,我早点送来,喜联当春联先贴了。陈老师嘱我写一副,我写了两副。我好多年没作对子,真是想烂脑壳了。”

扬卿忙从梯子上下来,恭恭敬敬接了喜联,展开一看,一副写的是:

万里长风百年佳偶

弦歌相和天地一新

一副写的是:

德星光接前徽

卺酒筵开南楚

逸公老儿拊掌赞道:“两副好喜联!南朝名将宗悫少时言志,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卿儿东瀛留学归来,正是破万里浪。”扬卿脸都红了,说:“佑德公,我虽经历长风万里,却又一事无成,十分惭愧!”佑德公说:“陈老师做的是千秋功德,不是小事。正好史老师教唱歌,如今村里伢儿走在路上就唱歌,大人们听着心上欢喜。弦歌两个字最合史老师,又是祝贺你一对新人和和美美。”瑞萍在旁边喜滋滋地听着,说:“难为佑德公了。”

逸公老儿又看了第二副喜联,沉吟片刻,说:“卿儿,我就说了,佑德公书读得好。我陈家远祖仲弓先生德星聚会的典故是有些生僻的,佑德公居然想到了。所谓前徽后秀,陈家祖上是无愧前徽两字的,老朽我少才寡德,往后就靠你们兄弟姐妹生养后秀了。”

扬卿望望瑞萍,再向佑德公鞠躬,说:“难为佑德公,我们发奋吧。”

佑德公说:“陈老师莫讲客气。逸公老儿,我哪是书读得好!你我当年读书时,先生时常讲起陈家历代显祖故事,如今还记得些。要不,我哪里想得到。”

佑德公再道了吉祥,说:“我先走了,等着初六过来吃喜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扬卿把佑德公送出门,回来说:“我们自己还得写几副喜联。我原打算初二、初三再写的,今日干脆写了。爸爸,你得给我们写一副。我去研墨。”

善林忙举了手,说:“磨墨是我的事!”

扬卿说:“我楼上书房有砚池和墨,公公书房里也有。”

善林说:“我去拿公公的。”

儿孙们正吵着写喜联的事,逸公老儿说:“你几兄弟自己写吧,我也多年没写对联了。平时过年,写的都是俗句。”

扬卿说:“定要请爸爸写一副。”

逸公老儿只是笑,脑壳里却在琢磨。扬卿过去悄悄对瑞萍说:“我俩洞房门上的联,你写吧。”

瑞萍抿嘴笑笑,轻声说:“爸爸是前清举人,我哪敢在他老人家面前动笔呀?你写吧。”

扬卿说:“我写不好,你写吧。”

瑞萍说:“我想想,想得出就写,想不出就不出洋相了。”

善林调皮,就像店小二高声喊唱:“墨磨好了!好香的墨呀!”逸公老儿笑道:“我鼻孔早就石了,墨香墨臭都听不到了。”扬屹已在中堂屋摆好桌子,笑道:“我少才,多做打杂的事。”

扬甫也笑着,说:“善林研墨,算替我出力了。”

扬卿走到中堂屋间门上,说:“爸爸,请你老开笔。”

逸公老儿立起,笑道:“我试试吧。脑壳是要常用的,不用就生锈。”

逸公老儿从茶堂屋走到中堂屋,提笔蘸墨,低头沉吟,写道:“二人天合。”扬卿心想有点意思,二人就是天字,后头还有“天合”,吉上加吉了。只不知道爸爸下联如何写?正猜着,见逸公老儿写的是“一了子平”。扬卿想起《幼学琼林》中的句子,“文定纳采,皆为行聘之名;女嫁男婚,谓了子平之愿。”汉代高士向子平隐而不仕,只待女嫁子婚就担风袖月出游不归了。扬卿想平日都是妈妈念叨他的婚事,爸爸嘴上不说心上其实也是牵挂的。如此一想,扬卿眼里便酸酸的,说:“爸爸,我让你老操心了。放心,我和瑞萍会好好孝敬你和妈妈。”

逸公老儿笑道:“我一时想不到更好的喜联,借用了前人的。二人为天,一了为子,子平又是有典的。如此绝妙的喜联,我哪里作得出来!不过,这副联倒也合我的心意。我是个俗人,就不出游了,守着你们过老吧。”

扬卿望望瑞萍,说:“你写吧。”

瑞萍笑着噘嘴,说:“你真是的,硬要出我的丑。”

逸公老儿笑笑,说:“瑞萍,无妨的。最不会作对子的是大哥扬甫,有他你怕什么?他三兄弟小时候,我都试过的。”

扬甫笑道:“瑞萍,有我垫底,你放心。”

瑞萍提起笔,心上有些忐忑,手竟微微打战,额上渗出细汗。扬卿在旁边说话,故意舒缓瑞萍的紧张,说:“我没见瑞萍作过联,她的字是很好的,隽秀中带男儿气。”

瑞萍静静地吸了口气,落笔写道:

扬目采萍同窈窕

卿云瑞霭共婵娟

“真是好联!”扬卿忍不住出声喝彩。逸公老儿拍掌说:“瑞萍才可当蔡文姬了!美目扬兮,典用得好!采萍是女儿出嫁古礼,言婚嫁大事慎重待之。这个典用得更好。卿云也是瑞云,后头还有瑞霭。扬卿和瑞萍的名字都在里头。我看,你们三兄弟都作不出这么好的喜联。”

扬卿便自嘲道:“我眼睛又不大,哪里是美目扬兮!”

扬甫、扬屹、扬卿三兄弟躲不过去,都硬着头皮作了喜联,果然都不如瑞萍作得好。

扬卿只等墨干,又架着梯子贴喜联。扬卿只要爬上梯子,修岳就在底下双手把梯子扶着,抬起脑壳望着伯爷。扬屹见着,就说:“我们从小就晓得有人爬梯子,底下要人扶着。修岳也晓得。立佑他们城里伢儿就不晓得,他们没见过。”逸公老儿见修岳这么知事,就说:“岳儿比他老头儿还晓得事些,脱种了。”

善林看天井里的鱼龙缸入了迷,引得几个弟弟、妹妹也去看。缸里的水早结了冰,冰上又是厚厚的雪。逸公老儿立在中堂门上打望,说:“你们几个也不怕冷!一个鱼龙缸也看半日!”天喜问逸公老儿:“公公,缸里怎么不养几条金鱼呢?”逸公老儿笑起来,说:“那是你们城里人的事。乡下人出门就看见江河,看见水塘,都有鱼。鱼龙缸里长年有水,防走水的。”立佑问:“为什么喊鱼龙缸呢?”扬甫说:“莫老缠着公公问了,公公讲多了嘴干。鱼龙缸城里人喊消防缸,常年蓄水以防万一。缸上雕的鱼龙变化图,那是老祖宗激励后人发愤,由鱼变龙,飞黄腾达。”逸公老儿说:“只有佑德公屋不要放鱼龙缸,他屋的娘井儿井清水长流。佑德公屋好风水!”

团年饭放在中堂屋吃,老小十几口都围着一张大圆桌,坐的坐,立的立。逸公老儿和祖婆必须坐着,扬甫三兄弟也是坐着,又喊瑞萍硬要坐着。瑞萍不肯坐,三妯娌、三姊妹都端碗立着,边吃边讲笑话。逸公老儿开玩笑,说:“孔老夫子说食不语。吃饭不说说话,就不热闹了。”

吃过团年饭,一屋老小围坐着守岁。孩子们玩游戏,南京有南京的游戏,上海有上海的游戏,老家有老家的游戏。今日修岳没有过来玩,大年三十是要到自己屋里过的。

大人们自己说话。女人们拉家常,讲的是织布纺纱,绣花做鞋。男人讲着讲着就讲到国家局势了。扬屹说:“内忧未已,外患堪虞。中日之间,箭在弦上。”扬卿说:“哪是箭在弦上?日本人的箭早射出来了,奉天事变之后东北已经沦陷。”

扬甫说:“民国二十一年日本人打了上海,现在也经常有日本人闹事,很不安宁。”

逸公老儿说:“明朝时倭患从未平息,戚继光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直到清圣祖手里,才把倭寇除尽,大清朝再无倭患。往日倭寇都是海盗蟊贼,今日倭寇是日本天皇的军队。”

扬屹想这些都不是过年要说的话,就拉开话题,说:“听说劭夫好几年都没回来了。”

扬卿就说起小时候同劭夫一起捉泥鳅的事。扬屹听了笑起来,说:“你讲搳一拳选一个泥鳅,大人看着好笑,实则有深意存焉,我从中看到的是政治理论。人民有选择权的政治才是好政治,能够让人民不断选择的政治才是好政治。”扬卿也笑了,说:“二哥你这几年研究政治学颇有心得,可你们能不断地选择委员长吗?”

扬甫说:“过年,自家人好好说说话,你兄弟俩尽说天边的事。”

扬屹就问:“村上乡亭叔侄送孩子读书都还热心吗?”扬卿说:“有热心的,也有不热心的。有些人家只要屋里有事,宁可儿子不读书,先忙完屋里事再说。劭夫原想办夜校教成年男女识字,也搞不下去。都只说,算得账,认得钱就是了。”

扬屹说:“老弟在家,尽量劝陈家子弟读书。国家要强大,国民不读书是做不到的。”

天喜和童玉开始吵睡,祖婆说:“等会儿听到敲梆,放过炮仗就困眼闭。”

嘉妍笑道:“开始发压岁钱,小的们就不困眼闭了。我讲还是老规矩,叔叔、姑姑、舅舅、姨姨,都只给每个小的发一个铜毫子,图个吉利。”

这时,听到齐岳开始敲梆了:“三更梆出,甲戌岁除。狗走猪叫,乙亥将到。新年新时,吉星高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扬卿掏出怀表看看,离跨年还有半个时辰,他怕小孩子们熬不住,故意喊道:“新年到了!放大炮了!”善林争着要放炮仗,祖婆不准,喊道:“善林你莫犯夜,你等卿叔放!”扬卿说:“妈妈,我和善林一起放,不会犯夜的。”

扬卿取了鞭炮出来,说:“善林,你先点一根香,放过炮仗就要在神龛前烧香的。我提着鞭炮,你只管点。香长,不怕的。”

祖婆说:“卿儿,你也不要充能干,你找根棍子把炮仗挑起。”

扬卿嘴上应着,却并不去找棍子。祖婆年年都这么嘱咐,他年年都提着炮仗放的。善林点了香出来,大人小孩都把耳朵封住了。善林身子往后靠,手长长地伸过去,半日没点着炮仗。扬卿笑起来,说:“善林,你眼睛都不望引硝,怎么点得响呢?”

善林点响了炮仗,退到旁边封耳朵。扬卿提着炮仗往天井扔,立即炸得白雪四溅。炮仗放过,一屋人去神龛前面烧香作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文学中的春节丨天井里铺满白雪,屋檐下挂着红灯笼

X

生生不息的民族史诗

王跃文 | 家山


  • 点击书封,即可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容简介

一日,沙湾首户佑德公去县里打听儿子劭夫在军队的消息,不意遭逢“马日事变”后县知事被杀事件,劭夫避过身祸回乡休假,与村上同道兴办乡村小学,佑德公义救“红属”,扬卿主持修建红花溪水库,齐峰、克文组织人民武装迎接解放,由此展开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建立二十余年波澜起伏的一部地方史志。抽壮丁、大洪水、征赋纳税、乐输抗捐、生老病死,桩桩件件演绎一方乡土的民风民情民心。小说得方言古语之神韵,承中华文化之浪漫精神,细密编织沙湾村耕织劳作的日常生活。夫妻父子邻里,悲喜忧欢哀乐。小说在极其世俗然而又充满诗性的生活图景中不时鸣响着冲突、争斗的命运变奏……

作者简介

王跃文 1962年10月生,湖南溆浦人。一九八九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出版有长篇小说《朝夕之间》《苍黄》《大清相国》《爱历元年》等多部。中篇小说《漫水》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初审:向心愿

复审:刘 稚

终审:赵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