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

我们有时候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其实也挺为难的,到底这是个好人还是个坏人呢?到底这个人是选择了叛变,还是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呢?

比如说以前我们讲过,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有几个大汉奸,吴三桂、汪精卫,包括现在的余茂春,吴三桂这个人他引清兵入关,导致李自成失败,然后满洲以不到百万之众,占据了亿万百姓的中华,后世评价吴三桂,不管你是哪面的人,基本没有说他好话的,都说他是个古往今来第一大汉奸,但问题是满清入关,帮忙的汉人有的是,说实话你满洲人连100万都没有,你要统治当时有1亿人的大明,你不靠汉族人帮你那是不可能的,然而有很多汉人,我们并不以汉奸的目光去看待他,只有这个吴三桂是被钉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我们认为,满清的一统天下大势所趋的话,那么吴三桂是从戎有功,吴三桂等于是促进了国家的统一,而史可法之类的南明大臣,你们是螳臂挡车,逆历史潮流而动,他们反而应当是被谴责的人,可是我们的历史评价没有这样,南明那些大臣中,有很多还是受到大家正面评价的,反过来讲也不是说,帮满清的人他这个名声都不好,比如说另外一个人,施琅。

施琅当年是郑成功的人,然而后来因为矛盾,施琅投靠了大清,施琅对郑家是非常恨的,施琅非常了解郑家的内部,而且对如何攻打台湾了然于心,他的到来,使得康熙皇帝如虎添翼,最终在施琅水师的进攻之下,康熙一举收复台湾,完成了祖国统一,那么我们怎么评价施琅呢?没有人说施琅是汉奸吧,没有人说施琅你看你是郑成功的人,你是大明的人,然后你卖主求荣投靠大清,还胳膊肘往外拐调炮往里轰,把大明最后一块领土给拿回到大清了,没有人这样评价,我们说的是什么呢,我们说的是,施琅帮助康熙皇帝完成了国家统一,他是大大的功臣,甚至施琅有一个儿子后来政声颇著,被民间称为施青天,还有那个传奇章回小说《施公案》,那简直施琅的儿子跟包公是一个级别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不是太有意思了吗?

吴三桂放清兵入关他是大汉奸,施琅把大明最后一块领土台湾,拱手让给大清,他是祖国统一的功臣,怎么会这样呢?这当然是有原因的,任何历史事件我觉得,都得还原到当时来看,说实话,满清最后确实一统中原了,形成了我国最后一个封建大王朝,但是在吴三桂放满清入关之前,有多少人认为,满清一定会取得天下,甚至连多尔衮自己可能也以为,我能到中原花花世界,来逍遥快活一下子,抢得许多财宝女人,也就罢了,大明人口是我百倍,我有可能把这么大的大明打下来吗?甚至吴三桂自己,都没觉得满清能够成事,他可能觉得我借满清之兵报崇祯之仇,把李自成剿灭,然后我可以割点地赔点款给满清,大明这么大的领土,满清怎么可能打得下来,然而后来形势的变化,出乎几乎所有人的意料,经过十几年的征伐,满清还真就把大明彻底攻了下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满清后来能占据天下,吴三桂是第一功臣,然而从大明这个角度看,吴三桂就是第一罪人。你如果在山海关不放他们进来,整个明末清初的历史肯定会重写的,汉人王朝最终被人攻破,国破家亡,吴三桂是第一罪人,那当然他是大汉奸了。

然而到了施琅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康熙皇帝坐稳龙庭很长时间了,相对而言虽然是异族统治,但是满清统治者,是接受汉文化传统儒家教化的,因此国家政治慢慢趋于稳定,不稳定的因素就是三藩西藏台湾,那么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自然要把领土境内的所有不稳定因素,通通去除掉,这个于国于民都是好事,毕竟你有不稳定因素在,未来就有可能引发战争,战火连天,最倒霉的当然是老百姓了,从这个角度上看,在康熙时代能够除三藩平台湾,这是促进祖国统一的,达到了大一统之后,国家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老百姓也才能更加的安居乐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在吴三桂时代,他引清兵入关,造成了十几年的战火连天,造成了异族统治中原,造成了汉人王朝的终结,甚至永历帝是被他亲手绞杀的,他当然是大汉奸。

而到了施琅时代,国家政治趋于稳定,祖国统一是最大的事情,施琅利用他的聪明才智,和军事指挥能力,帮助康熙皇帝完成了祖国统一,使得康雍乾盛世得以出现,老百姓生活相对比战乱之时要好一些,那当然施琅他就不是汉奸,而是于国于民的有功之臣。

所以换句话讲,当我们评判历史人物善恶之时,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在他所处的时代,他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还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他的行为使得国家更加安定,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足,还是使得国家更加动荡,引发战火,以殃及百姓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吴三桂就是大汉奸,而施琅就是大功臣。

原作者:李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