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三期二次环评已经出炉有段时间了,主观上直接的感觉就是南京这一轮的城建明显倾向于城东以及城南,尤其是前者,具体到明确的板块,无非麒麟又重回南京发展的重点板块。而这些年一路高歌猛进的江北虽然也有线路的增加,但力度明显不如城东,这就给人一种感觉,南京似乎又开始转向了。


一、此消彼长
麒麟和江北老实说就是一对冤家,两者的前身麒麟科创园和浦口新城,在当年可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最开始的规划实际上两者都十分接近,都是超大中央公园中轴线两侧超高层的类似广州珠江新城的设计。

麒麟率先发力,中央公园很快完工,周边水系综合,生态环境在那个时期实现了很高水平的发展。不过因为一些突发事件,麒麟的发展突然止步,往后数年真正能够拿得出手的项目屈指可数,晃晃悠悠数年之后才等来麒麟有轨电车和地铁10号线二期(在建),CBD的成长也较为缓慢,直到近几年,中科院和国科大的加入才让麒麟又找到一点感觉。

在麒麟失意之际,江北的日子那就不一样了,自从浦口新城变身江北新区之后,新区的发展可谓一路高歌猛进,全境开花,各项综合性配套涌入,包括各大医院、学校等等,尤其是CBD,其地下城深挖50余米,让人瞠目结舌,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觉得太浪费,总之就是发力很猛。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江北的摊子似乎摊得有些过大,导致最重要的某些标杆性地标出来偏慢,最近一段时间信心指数遭到了一些质疑。反而是江北的二线板块,研创园这几年发展挺好,不声不响的建设很充分。
这是过去麒麟和江北的状态,两者似乎是一种竞争的关系,你强我弱,你弱我强,问题来了,能不能同时崛起呢?

二、共同崛起
从这次新地铁的规划来看,南京似乎有意转向城东,补回这失去的10年,好似又要回到当初那个状态中,难道10年江北10年城东的历史循环又要开始了吗?个人觉得,与其两者循环往复,此消彼长,不如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江北和麒麟对于南京都非常重要,而且在规划层面都被定义成了科技创新带。

前者是南京面向西北部地区的门户,是吸引人口以及在长江以北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支点,在新南京北站建成之后,其重要程度将变得愈发明显。后者是南京面向苏南地区的重要承接点,是产学研和学科转化的重点区域,尤其是这次仙林麒麟东山各部的大串联,意义重大。可见江北和城东对于南京都非常重要,左膀右臂,可谓缺一不可。
如果又重回当初的循环魔咒,势必造成发展的不连贯性,不管是对江北还是麒麟都是非常不利的,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南京已经体验过了。
而且南京城市区域本来就是东西短,南北长的地理格局。东西两翼确实需要适当扩充,这样的南京整体格局才会更加丰满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