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有一个星期,就要迎来兔年春节了,可是我的心情却无法喜悦。我最亲爱的姑姑,坚强了一生,这一次终究没能坚持过去,在上周四,1月12日晚上永远离开了我们。
大疫之下,耳边充斥着很多老人离去的消息,可唯有身边的亲人也遭受到了不幸,才知道这种悲痛有多么刻骨铭心。
姑姑对于我来说,几乎相当于第二个妈妈。因为我的母亲当年是军人,在我出生不久就回到了驻地,直到我大约四五岁转业回来。在此期间,姑姑可以说代替母亲履行了妈妈的职责。
在我幼年的记忆里。每天中午跑出家门,到附近公交车站迎接姑姑下班。年轻的姑姑梳着两条乌黑的,又粗又长的大辫子向我跑过来的画面,永远无法磨灭。
也许在别人的眼中,姑姑不过只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妇女。但在我的世界里,她却有着传奇经历,令我惊叹与敬佩的一生。
我是在年纪已经很大,直到奶奶去世之后才知道。奶奶不是姑姑的亲生母亲,姑姑也不是父亲的亲姐姐。当年,住在奶奶家附近的姑姑的亲妈,因为家里孩子太多(大概十一二个吧)养不起,将作为老大的姑姑送给了奶奶抚养。听父亲说,当年两个母亲之间的约定就是,必须允许姑姑的生母来探望女儿,但是绝不可以相认。那些年,每当姑姑的母亲前来看望的时候,奶奶让姑姑和父亲管她叫大姨。
直到四十多年后,奶奶去世,我们才万分惊异的从姑姑口中得知,原来姑姑从小到大自始至终都知道那个“大姨”就是自己的亲妈。姑姑始终不相认,并非出于对亲妈的怨恨或是自己的冷漠无情,而是不愿意伤害抚养自己长大的这个妈妈。
姑姑晚年最喜欢的消遣活动是做数独游戏。这其实也是对于当年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延续。从小学到高中,姑姑始终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却因为奶奶害怕大学毕业分配到其他城市,离开自己身边的一点点私心,而遗憾的错失了继续学习的机会。
即便这样,姑姑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得有声有色。后来,奶奶得了脑梗,病倒在床,需要人长期照顾。姑姑几乎没做任何考虑,就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承担起了照顾奶奶的责任,长达十几年之久。就这一点,足以令父亲和我们一家感激零涕。
奶奶去世之后,我认为姑姑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以轻松一下,享受生活了。却没想到,我的姑姑再次做出了一个令世人惊叹的举动。她认回了亲生母亲,并且再次承担起了做女儿的职责,在亲妈床前又伺候了十几年。姑姑的两位母亲,奶奶和她的生母,两位老人离世的时候都是身患脑病,九十多岁的高龄。走的时候一样干净整洁,体面安详。由此,足以证明我的姑姑所作所为,可以称作人间至孝,能够做到这样的人凤毛麟角。
姑姑的一生,堪称不幸。幼年被送给别人,中年丧夫。记忆中姑父去世的时候,我的两个表弟都还没有成年,大约是十五六岁。姑姑独自一人,千辛万苦带大了他们,同时还先后送走了两位老人。(当然,如果算上爷爷的话,就是三位老人了。)十分不容易。
表弟们长大了,事业有成,先后成家立业,姑姑也有了孙子孙女,全家共享天伦,姑姑的好日子终于来了。
三年前,姑姑出现脑梗,昏迷抢救了一星期。万分幸运,苏醒之后,居然身体没有受到很大影响。行动坐卧自如,说话也口齿清晰伶俐。唯一就是大脑思维有一点点迟钝,时常断片,不过并不影响日常生活。在我看来,这就是好人有好报的最好验证。
可没想到的是,命运往往变本加厉欺负苦难的人。三年疫情,一朝开放。老百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有人大面积感染,老年人纷纷扛不住病毒攻击离世。好不容易第一轮感染基本过去了。就在我们刚刚稍微松了口气的时候,表弟打来电话,姑姑再次昏迷送到医院了。这一下就是二十多天。
随着时间越来越久,我们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大家似乎都已明白将要发生什么,却依然饱含希望,企望能有奇迹发生。
但生活不是电视剧。没有那么多的偶然与巧合。12日晚上,我还是接到了最不愿意接到的那个电话。
当我赶到医院的时候,表弟在一层等我一起上楼。我的大脑给自己一个强烈而又虚幻的信号,还在抢救!还在抢救!还有希望......
可是当我真真切切看到姑姑平静的躺在那里的时候,我知道骗不过自己了,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泪水止不住喷涌而出,我扑倒在姑姑床前,抚摸着她依然温暖的脸庞,忍不住放声大哭。这是我成年之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抚摸姑姑的脸。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前天周六一早。我们去殡仪馆送走了姑姑。看着殡仪馆烟囱渺渺升起的一束青烟慢慢融入到云中。说来也怪,阴郁了好几天的天空,在那天下午,突然放晴了,阳光照射在我们身上,我感觉姑姑她真的在天上,并且,她是在笑着。
而从今往后,我的姑姑将留存在我记忆中,我会通过回想、照片等方式,永远怀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