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写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1974年3月20日,江青来到毛主席居住的中南海游泳池,要求面见毛主席。随后,警卫员将江青的请求传了进去,并请江青在大铁门外面等一等。

在大铁门外,江青没有表现出像以往一样的不耐烦,而是耐心地等待着里面的消息。过了很久,工作人员带来一封信,交给江青。这封信是毛主席亲手写的,毛主席说:

“不见还好些。过去多年同你谈的,你有好些不执行,多见何益?有马列书在,有我的书在,你就是不研究。我重病在身,八十一了,也不体谅。你有特权,我死了,看你怎么办?你也是个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的人。请你考虑。”

看着信中熟悉的字迹,江青感到了和以往不一样的态度,但这并没有让她有所收敛……

毛主席:建议由邓小平当团长

毛主席知道,江青之所以在这时候要求见自己,是因为周恩来总理病重,外交部提出请邓小平代替周恩来总理担任代表团团长,去参加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

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握手

1974年春,联合国总部决定于4月9日召开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研究原料和发展问题。这次会议,第三世界的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认为这是一次发展中国家捍卫经济主权的国际会议。因此,许多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都准备出席。

考虑到这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后,第一次派遣高级代表团出席的大会,中共中央决定参加这次会议。在讨论代表团团长人选的时候,还是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论。

作为新中国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总理原本是应该亲自出席这次会议的,当这个代表团的团长,也是理所应当的。然而,此时的周恩来总理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实在不宜远行。

3月中旬,外交部的相关领导开始酝酿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人选。经过讨论,外交部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建议,在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方毅、对外贸易部部长李强、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三个人中,选出一个来当团长。

对于代表团团长的人选,周恩来总理觉得应该慎重,最好还是先听一听毛主席的意见。于是,周恩来总理指示王海容在方便的时候,将这件事情汇报给毛主席。

王海容和毛主席的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19日,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王海容向毛主席汇报了出席联合国特别会议的事情。

在提到代表团团长的人选时,毛主席说:“由邓小平同志担任团长好,但暂不要讲是我的意见,先由外交部写请示报告。

此外,毛主席还建议由出席过联合国大会的乔冠华,担任邓小平的“参谋”,协助邓小平做好这项工作。

当天晚上,王海容把毛主席的意见,向周恩来总理和外交部部长姬鹏飞作了汇报。听了王海容的汇报后,周恩来总理感到十分欣慰,决定提议邓小平为代表团团长

3月20日,在得知外交部准备提议邓小平担任代表团团长时,江青来到毛主席居住的中海南游泳池,要求面见毛主席。接到报告后,毛主席便知道了江青的来意,一定是为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团团长人选问题。

毛主席与江青在一起

这个时候的毛主席,已经对江青的政治野心有了一定的察觉,决定对她进行必要的遏制。因此,在接到江青求见的报告时,毛主席便没有同意见面,而是给她写了一封信,希望她能够有所收敛,但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3月22日,外交部向周恩来报呈了《关于参加特别联大的请示报告》,建议由邓小平担任团长,乔冠华和黄华为副团长,率领代表团出席联合国第六次特别会议。

随后,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就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的人选问题,进行必要的讨论。根据外交部的建议,会议提出由邓小平率团出席联大特别会议,并代表中国政府作大会发言。

会上,江青当即以邓小平刚刚恢复工作,虽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但并不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不能代表中国政府作大会发言为理由,表示反对。就这样,在这次会议上,提议邓小平担任团长的事情,没有形成结果。

3月23日,周恩来总理不顾江青的反对,在外交部的报告上作出批示:同意外交部所提方案,将文件送毛主席及各政治局成员传阅。

毛主席在批阅文件

3月24日,毛主席在周恩来总理转来的外交部文件上进行了圈阅,表示同意外交部所提的方案。随后,外交部又将此报告送到其他中央领导人那里,进行审阅。

当天夜里,江青把王海容和唐闻生叫到钓鱼台十号楼。见面后,江青对外交部的请示报告,进行了无理指责,更是强令外交部将已经提交上去的请示报告收回来,改由一位部级领导担任代表团的团长,企图以此来阻挠邓小平率团参加联大特别会议的事情。

听了江青的话,王海容说:“这次联大特别会议,第三世界国家十分重视,已经有许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表示要亲自出席大会。另外,外交部的请示报告,已经得到周恩来总理批准和毛主席圈阅同意,外交部已经无权收回这个报告了。”

对于江青的做法,周恩来总理非常担心,直接导致了早就应该住院接受治疗的事情,迟迟得不到落实。

3月25日夜间,为了阻挠邓小平担任代表团的团长,江青没有听从毛主席给她的意见,依然连续四次给王海容打电话,要求外交部马上撤回请示报告。

王海容和毛主席的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电话里,王海容将不能撤回的理由,告诉了江青,并说:“我只是主管礼宾的,凡经毛主席、周总理批准的报告,都不能撤回。”听到王海容这样说,江青非常生气,当即指责道:“你昏了头,脑子僵化。

对于江青的无理指责,王海容和唐闻生没有当场反驳,也不能遵从,感到非常棘手。

3月26日,基于江青的干扰,王海容和唐闻生拨通了毛主席的电话。在电话里,两人向毛主席的秘书提到了两条最重要的意见,分别是:“毛主席是不是仍然主张邓小平率团与会?”“是不是可以把毛主席提议让邓小平当团长的意见,向一些人公开?”

很快,毛主席的秘书便在电话里对王海容和唐闻生说:“毛主席说,如果实在不行,也可以说明,让邓小平当团长是他提议的。”

3月26日,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上,周恩来总理首先将邓小平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的理由,向与会者说了出来:

“第一,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正义事业;第二,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第三,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的留影

此外,周恩来总理还说:“这次联大特别会议要开三周,小平同志可以只出席第一周,除了讲话外,就是与各方重要人物进行接触,创造局面后就回来。”

为了获得大家的支持,周恩来总理让人将王海容和唐闻生找来,参加会议。

王海容和唐闻生来到会场后,把毛主席提议派邓小平出国参加联大特别会议的意见,当场说了出来。

紧接着,江青看着王海容,问:“邓小平去联大参会,是毛主席的意见,还是外交部的意见?”王海容说:“请示报告是外交部写的,已经周总理批呈毛主席圈阅同意。主席今天上午还说,小平同志出国是他的意见。

在会议休息期间,江青又将王海容和唐闻生叫到东大厅的小房间里,向她们施加压力,要求外交部撤回请示报告,并说:“国外的事情相对次要,邓小平要留在国内……”对此,王海容和唐闻生选择了沉默。

周恩来总理

会议继续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努力下,除了江青外,参加会议的政治局成员一致同意:由邓小平率团出席联大特别会议。面对这样的局面,江青仍然不肯罢休,生气地说:

“毛主席是允许我保留意见的。当年……毛主席并不同意批彭真、吴晗,就允许我保留意见。后来,我组织了批《海瑞罢官》的文章,毛主席还是支持了我……”

此外,江青还要求周恩来总理将自己“保留意见”的事情,写进会议报告里。当天,毛主席便知道了江青在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内容,显得很不高兴。

3月27日凌晨,毛主席经过认真考虑,提笔给江青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毛主席说:

“江青:邓小平同志出国是我的意见,你不要反对为好。小心谨慎,不要反对我的提议。”

毛主席、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等在一起

为了支持邓小平参加联合国大会,毛主席还将自己的意见转告给了王洪文、张春桥和姚文元等人,并告诉他们:“到联合国开会,还是小平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

在毛主席的大力支持下,邓小平担任前往联合国参加第六届特别会议的事情,也便定了下来。后来,在提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对王海容和唐闻生说:

“怪不得,江青打电话对我说,她已改变了态度,支持小平同志出国。原来,是你们向主席反映了情况的结果啊。”

随后,周恩来总理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邓小平当前的情况,向毛主席作了汇报。在信中,周恩来总理写道:

“大家一致拥护主席关于小平同志出国参加特别联大的决定。小平同志已于27日减少国内工作,开始准备出国工作……小平同志出国安全,已从各方面加强布置。4月6日代表团离京时,准备举行盛大欢送,以壮行色。”

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周恩来总理写来的信后,毛主席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周恩来:对小平同志的欢迎场面同欢送时一样

在接到中央的任命后,邓小平没有任何耽搁,立即投入到准备出席联大特别会议的工作中,全力以赴做好中央交办下来的光荣任务。

3月31日,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邓小平主持修订了“关于出席联大特别会议的方针和对外政策的请示”及讲话。随后,邓小平亲自组织人手,准备了这次参加会议的发言稿。

在见到乔冠华与外交部的主管同志时,邓小平点燃一支香烟,一边来回踱着步子,一边说:“我们要利用参加特别联大这个国际大场合,把中国的对外政策和立场,明确告诉全世界。

乔冠华和毛主席在交流

另外,邓小平还强调说:“要根据毛主席历次关于外交政策的讲话,写发言稿,把毛主席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通过这次会议,向全世界作详尽的阐述。”

邓小平说完后,乔冠华问:“准备工作应该怎么进行?”邓小平说:“重要的是要有一篇好的发言稿。”

在讨论发言稿的时候,代表团的成员们一致同意邓小平的意见,认为这篇发言除了明确表示支持第三世界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各项主张外,还应该向国际社会传达我们的党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新看法,也就是毛主席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新提法。

听了大家的话,邓小平说:“你们提的这个意见,很好。”在看到发言稿的结束语时,邓小平又说:

“应该讲这样几句话,就是: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一个超级大国,也在世界上称霸,到处欺负人家,侵略人家,剥削人家,那么,世界人民就应当揭露它,反对它,并且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

邓小平旧照

对于最后的“世界人民就应当揭露它,反对它,并且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这句话,大家提出了不同意见,邓小平坚持说:“就这样写,不必改。

4月2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了邓小平预定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随后,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联名向毛主席写信,汇报了发言稿的内容和政治局会议讨论的结果。

4月4日,在认真阅读了这封联名信后,毛主席作出批示:“好,赞同。

4月6日,邓小平率中国代表团启程前往美国。

当天,周恩来总理抱病,亲自率领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在京的党、政、军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各界群众来到机场,为邓小平和乔冠华等代表团成员送行。

周恩来总理送邓小平出国参会

来到精神饱满的邓小平面前时,面容日渐清瘦的周恩来总理主动走上前去,紧紧地握着邓小平的手,表示了对他的希冀与支持。后来,在邓小平女儿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中写道:

“周总理不只是为邓小平出国送行,他是为邓小平能够在今后的险境中战胜谬误与罪恶,送行出征‘以壮行色’……”

4月7日,邓小平到达美国。刚到美国,邓小平便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工作。会上,邓小平说:“这次会议将要载入史册。亚非拉国家受人欺负那么多年,今天提出要建立经济平等关系,这可是划时代的事件,我们中国一定要支持,我们要配合他们通过一个好的文件和行动纲领。

4月10日,邓小平健步走上联合国大会的讲台,在一百多个国家的代表团和众多记者面前发表了演讲。发言中,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本主张,说:

“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国际经济事务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同来管,而不应该由少数国家来垄断。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参与决定国际贸易、货币、航运等方面的大事;发展中国家对自己的自然资源应该享有和行使永久主权;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应该严格尊重受援国家的主权,不附带任何条件,不要求任何特权;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贷款应该是无息或低息,必要时可以延期偿付甚至减免;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应该实用、有效、廉价、方便。”

邓小平在联大会议上发言

在这次发言中,邓小平重点指出:“各国的事务应当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发展中国家人民有权自行选择和决定他们自己的社会、经济制度。

邓小平的发言,得到了与会各国代表团,特别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代表团和世界舆论的一致赞扬与好评,大家纷纷与邓小平握手致意。

会议期间,邓小平还按照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会见了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联大主席贝尼特斯、塞拉利昂共和国总统史蒂文斯、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等一些重要领导人,向他们阐明了中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在中国积极参与和影响下,这次大会取得了成功,通过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

4月19日,邓小平率参加联合国特别会议的代表团回到祖国。在返回途中,邓小平特意前往巴黎意大利广场,重温了他与周恩来当年的足迹。此外,邓小平还特意买了200个牛角面包和各式奶酪,带给当年一起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周恩来总理、李富春、聂荣臻和蔡畅等昔年的战友。

左四周恩来、左六李富春、左一聂荣臻、后排右三邓小平,在法国的留影

在邓小平回国之前,周恩来总理给毛主席写了一份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周恩来总理说:“小平同志率代表团今日下午五时半到京,欢迎场面同欢送时一样。

当天,周恩来总理不顾身上的病痛,亲自前往机场迎接邓小平一行回国。

这次会议,邓小平代表中国在世界上发出的声音,让更多的国家增加了对中国的了解,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威望,为祖国和人民争了光,添了彩!

对于邓小平的这次联合国之行,一些西方媒体做出了这样的报道:

“这个站在联合国讲台上的小个子中国人,不仅代表着新中国的形象,还是周恩来总理的一个‘最好代理人’……”

毛主席和邓小平在交流

1974年7月17日,在毛主席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主席指着江青说:“不要设两个工厂,一个叫钢铁工厂,一个叫帽子工厂,动不动就给人戴大帽子,不好呢!要注意呢!你那个工厂就不要开了。”

听了毛主席话,想到毛主席曾经说过邓小平是“内部钢铁公司”的话,江青说:“不要了,钢铁工厂送给小平同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