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粉三斤、杂豆一斤、江米一斤、花生油四两、香油一两、麻酱一两、花生半斤、瓜子三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3年,北京粮食局发布通知,春节期间城镇居民的粮油供应如上所述。除了这些限量供应的食品,一家老小还要前往菜市场大排长队。

年货置办齐全,年味更浓一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向来如此。

随着社会发展按下加速键,买年货的习俗未改,年货清单却几乎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大变。

2023年,春节餐桌上的主角变成了谁?

根据拼多多“年货节”的销售数据,今年热销商品从传统的农副产品进一步向全球尖货拓展。广西荔浦芋头、山东乳山生蚝、云南的小黄姜,这些传统的家乡味道之外,爱尔兰的面包蟹、挪威的三文鱼、智利的车厘子也漂洋过海登上了春节餐桌。

正所谓“新年新气象”,年货消费的变迁就是新气象的最直观体现。来自天南海北的优质年货,让年味更浓的同时,更折射出普通百姓那奔头越来越足的新生活。

1

买得好,卖得多

“太香了!买得停不下来”

趁着年货节大促,冉冉给自己给家里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人还没放假,年货就先回家了。”系统显示,冉冉已经有10个包裹在路上,以及1个待发货。

作为一名消费者,冉冉的11笔订单,正诠释着今年拼多多年货节的消费体验升级。

一方面是开篇提到的,与往年相比,今年年货商品的品质肉眼可见的提高。

“之前像面包蟹、帝王蟹只有在高级饭店才能吃到。”北京首鲜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清忠表示。面包蟹的主要产地为苏格兰和爱尔兰,在年货节期间能够进入热销商品清单,成为大家过年餐桌上的一道“硬菜”,这意味着其已不再高不可攀。

委实,年货节期间,拼多多在售的进口面包蟹的价格多为几十元一只,若叠加商家或平台补贴,价格还会更优惠。此外,平台上类似从“贵族”走向普惠的商品还有很多,比如智利车厘子,冉冉就在年货节期间实现了“车厘子自由”。

另一方面,平台供应更加丰富,各类年货可一站式购齐。

年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并不局限于吃这一个品类,挂的大红灯笼、贴的春联窗花也都是典型的年货。

以前,购置齐全所有的年货肯定少不了跑东跑西。现在,年货节卖场转移到线上,而且平台持续发力供应,为消费者一站购齐所需提供保障。

消费者拍手称快,转换视角,在交易的另一端,商家收获的则是卖得多。

“碰上年货节,订单量明显增加,每天要出4万斤。”拼多多店铺“老同学蛎洱海”的负责人吴东对今年的销售情况非常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店里的主力商品乳山生蚝,被列入2023年“多多年货节”活动重点扶持的地标、品牌农产品行列。基于平台资源的倾斜,他表示:“峰值时,这个数字可再翻一番。”

数据显示,年货节期间拼多多联合全国各省市上千个地标产区,优选百万品质商家,推动各大原产地把握年货销售旺季,开拓全国市场,带动农民增收。这意味着,日售4万斤生蚝的吴东,只是平台上万千商家的缩影。

来自四川绵阳的圣乐迪鸡蛋,平时网销鸡蛋月均2万-3万盒,年货节期间单量增长逾50%;广西荔浦的芋口福公司,为年货节准备了整整100吨荔浦芋头;天津特色美食“狗不理”包子,从10月、11月就开始备战年货节。

综上,一年一度年货节,卖出销售纪录的商家,买到心仪年货的消费者,在拼多多的连接之下,红红火火地迎接新年。

2

从中间,到两头

买得好、卖得多,年货节的销售火爆主要归功于平台对供需双方的高效连接。此言在理,可细究起来,数据背后的产销变化又不是一句两句话所能够概括的。

首先,连接价值,确实是我们在讨论年货节、拼多多时应关注的第一落点。

“年货节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一头连着千万农民家庭,我们将用心做好连接,精准匹配,给足资源和补贴,助同胞们一起过个心怀喜悦和希望的开心年。”

如拼多多年货节负责人所讲,处在供需双方中间,连接是平台的本职,必须做好。

订单迎来峰值的乳山生蚝、荔浦芋头以及狗不理包子等,就是年货节期间平台做好连接工作的证明。在这背后,除了借“农地云拼”模式实现“产消直连”,今年活动力度的继续加码也在发挥作用。

今年年货节期间,拼多多对生鲜农产品依然延续“零佣金”,同时倾斜“百亿补贴”“万人团”等价值超过30亿元的站内资源和红包优惠,将平台优质商品精准推向近9亿消费者。

如此一来,平台的优惠政策本身就赋予商家更大的利润空间,“万人团”“拼购”等创新玩法的短时间爆发特性又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商家在放低价格的基础上仍能获得可观收益,消费者则能够买到更高性价比的年货商品。

然后,处在供需之间,平台的服务还需向两头延伸,对交易全链路进行优化。

想要释放更大的连接价值,平台的优化工作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流量撮合层面,而要深入产业、消费者两侧。保证平台流量优势、精准掌握消费需求的同时,帮助产业侧的商家提高供应能力,才能从底层使交易更加顺畅。

举个例子。对于农产区的扶持,拼多多把人才培育作为一大切入口。自2017年底开始,平台践行“人才本地化、产业本地化、利益本地化”策略,通过“多多课堂”和“新农人返乡体系”,持续夯实乡镇、农村等地区的人才基础。

《2021拼多多新新农人成长报告》显示,与父辈相比,95后“新新农人”具备高学历,懂经营懂管理,并且擅长整合产业上下游。截至2021年10月,平台上95后“新新农人”数量超12.6万人,相较于2019年人数增长近10万人。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因素。年货节期间,这批新农人积极应战,家乡的年味随之飘往全国各地。

例如甘肃环县的刘国宁,跳出“农门”之后又回到家乡帮家里卖羊肉,他的拼多多店铺销售额已经突破亿元。除了自家羊圈里的1500只羊外,他在当地还成立了养羊合作社,带动村里人共同搭上电商这班快车。

从中间到两头,表面看,拼多多作为产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连接平台,在规模优势树立之后逐渐向产消两头延伸,筑牢业务基础。实际上,平台依托模式创新、技术优势已经完成了产销路径的重构,并在不断优化连接效率,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新时代的“产消直连”。

3

让新气象可持续

每十年经历一次大变,说的是清单里的年货商品,同时也指年货购买阵地的转移。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经济的巨变,持续催生出置办年货的新姿势。

票证时代,年货的主阵地在供销社;90年代,年货集市承载了不少人记忆中的年味;00年代,百货商超成为主流渠道;再往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于线上置办年货,年货的选购不再受时间、空间所限。

选择愈发丰富,14亿中国人买年货的习俗及其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却从未有变。

代入消费者的视角,中国民族对年货的情感因素和春节深厚的文化引力,正是拼多多年货节持续举办多年且愈发红火的原始动力。与双11、双12等电商平台凭空造出的购物节相比,年货节的生命力更加旺盛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纵观零售行业,年货节作为年终大考,线上平台、线下商超都在进行最后一波冲刺。“多多年货节”之外,各类年货节层出不穷。

身处其中,拼多多靠何抓住更多消费者的注意?这就不得不提到平台的基因优势。

年货,以各地的风味美食为主,采购年货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为了找回记忆里的“童年味道”。拼多多,从农产品起家,基于多年的深扎,其已经成为农产品上行第一平台,业内或许没有平台比拼多多更懂得如何把高性价比的正宗年货送往城市餐桌。

深入人心的认知,使得拼多多成为消费者线上购置年货的首选。从农产品到更多品类的一站式供应,则是进一步加分。

与此同时,给产业、消费者带去的新气象,更赋予了拼多多年货节长久的生命力。

辞旧迎新,年货节不只是过去一年奔波的收官之战,还会直接影响大家对新一年的预期。拼多多红红火火的年货节会场里,消费者实现了年货升级,商家看到的是新商机、新奔头。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底,全国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超过6.3万个,较2012年底增长了320%。在新时代的农产品产销体系里,新电商平台的助力已经渗透到产销的各个环节。拼多多平台之上,近年来就有越来越多地标农产品向品牌化、品质化升级,如广西荔浦芋头、湖北秭归脐橙、乳山生蚝等。

据芋口福公司运营总监龙启强介绍,“目前,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销量已占到公司总销量的90%。”

面对年货节这样的重要创收时刻,拼多多方面额外给出专属承诺,将全力激发和匹配春节新消费浪潮,推动各大原产地把握年货销售旺季,帮助农民创收。

消费者与平台之间,商家与平台之间,选择从来都是双向的。平台切实促进了供需的同步升级,商家和消费者自然乐意汇聚于此。

这也拉高了我们对下一届年货节的期待值,更多新气象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