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还在坚持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他还是想表现自己,想当抗日英雄!”

1937年9月8日,毛主席看到林彪发来的电报后大怒,当场用手拍桌,把刚泡好的一杯茶水都震翻了,足可见当时毛主席的气愤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彪发来的电报是什么内容?毛主席为何如此生气?两人之间又产生怎样的分歧呢?

一封电报引发的矛盾

1937年9月18日,毛主席收到了这样一封电报:

“军民在看我军直接参战,如我方参战兵力太少,则有失众望,须以打仗捉俘虏,来提高党和红军的威信。”

这是在平型关整顿军马的林彪发来的,电报中林彪的态度很明确,他想集中兵力打大仗。

9月14日,林彪和聂荣臻带领的115师在平型关附近侦察,林彪认为应该在这里集中兵力正面抗敌。

林彪所想的战略计划看起来不无道理,因为当时的115师在时间和地点上都有优势。而且这一战如果胜利了,那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功勋章。

如果顺利打赢这场战争,那林彪确实就是名副其实的抗日英雄。这也是毛主席认为林彪想表现自己的原因。

而且在8月1号,毛主席首次提出了要打“游击战”这一作战方针。虽然大家对这一方针争论激烈,但也暂定了下来。

林彪却很固执,坚定地不认同,这让毛主席除了生气更多的是无奈。但毛主席认真思考了局势,还是同意了林彪用一个旅的兵力集中打大仗。

让人激动的是,平型关战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是自1894年以来中国军队的首个大胜仗,这场战争也被载入史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型关战役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同时也鼓舞了大家的士气。

为了打好这场战争,林彪确实下了足够的心血,得到了毛主席的首肯后,他一次又一次地勘察平型关阵地并完善战略部署。

但胜利可不是那么容易就会迎来的。战斗前夕,115师在冉庄集合,24日傍晚才陆续出击。当时大风呼啸,暴雨倾盆,本就不好走的山路也更泥泞了。

虽然已经提前照着地图对山势,河沟都做了详细地调查,但也抵挡不过天气的变化和山间的严寒。

但为了隐蔽,他们还是选择了走小路。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就算是白天在这里前进都让人害怕,更何况他们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

山区的夜晚是很寒冷的,士兵们一个个打着寒战待在伏击地点。屋漏偏逢连夜雨,暴雨带来了极为罕见的山洪。

汹涌的河水将官兵们的路挡住,战士们只好从比齐腰还深的洪水中趟过。一夜的风雨加上洪水的侵袭,士兵们一个个变成了“泥人”。

浑身也被冻得麻木僵硬,战士们就这样湿淋淋地等待着。但在我方战士顽强的斗志之下,这场平型关战役,被我军顺利拿下,但我方伤亡了600多名战士,也并未俘虏一名日军。

林彪运动战的想法是好的,也成功打赢了平型关战役。但确是思虑不够周全,也没达到他预期的目标,我们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在平型关战役胜利后的第二天,毛主席就思考并完善了“游击战”方针并当天就联系了周总理等人。

改变别人的想法观念很难,改变自己的亦是如此。但毛主席做到了。他不仅让大家改变了对“游击战”的想法,更勇于改变自己做出的决策。

当时的林彪不理解毛主席的做法,没看到现实的困境,这也是毛主席为何如此生气的原因。以至于让一向沉着冷静的毛主席狠狠地拍击桌子,让刚刚倒好的茶水也被掀翻在地。

现在我们用“格局”表达一个人的眼界和认知程度。那毛主席确是最早一批拥有大格局的优秀人才。

虽然毛主席因为林彪的电报生气地打翻了茶杯,但消气后,毛主席也重新意识到了前线将领对“游击战”仍存有疑虑。作为一个领导,能想部下所想的心情,毛主席是足够心胸宽广的。

我们要打“游击战”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内部也分出了两个战场。国民党正面抗战,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各个军队和民间抗日组织作为敌后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战争初期,国民党内部十分腐败。他们的正面战场也以防御为主,所以当日军来到时,我们的前线战场已经溃不成军。

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兵力是十分薄弱的,武装力量也远远不如敌军,中国共产党是顶着巨大压力作战的。

作为中共总领导,毛主席的压力肯定是最大的。求学时期被称为“书呆子”的毛主席决定要在书本中找寻成功的答案。

毛主席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正是这种精神,让毛主席找到了答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一点不假。

毛主席的答案成为了我们进步的阶梯,更是为以后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找到正确的路,毛主席的房间里堆着各种各样的书籍,无论国内国外,毛主席不想放过一点有意义的信息。

在不断学习和思考中,一个伟大的想法形成了:想要赢得战争,必须到群众中去,实行游击战。

“游击战”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太新鲜的词汇了,从来没有人想过也不敢发动群众参与战争。但毛主席成为了这个人。

这个想法在当时算是很超前的了,所以一经提出还是遭到了很多的不理解。所以毛主席为了给大家解释清楚“游击战”的目的,召开了“洛川会议”

这场会议除了小平同志和罗荣桓同志因事缺席,一众作出伟大贡献的中共高层几乎全数到场。大家在陕北洛川开展了这场紧急的会议。

虽然这场会议具有紧急性,但是它的意义却十分重大。大家虽只是聚在洛川郊区的一个旧窑洞中,但讨论得十分激烈。

大家各抒己见,有人认为游击战会分散兵力,也有想配合国民党打大仗的...面对众多问题,毛主席都耐心地解答了。

毛主席在会议上说明了当下面临的困境。巨大的武装力量缺口是最致命的,子弹都供应不同的情况下,战略应当是独立开来的游击战。

所以对于“游击战”,争论的人当然也是存在的,其中林彪就是持不同意见的一员。会议上,他提出应该搞大兵团集合作战。

林彪坚持想打“运动战”,他确实是擅长运动战的,在中央苏区时也带领大兵团作战,也积累了经验。

很明显,林彪的想法是滞后,是局限的。他只看到了单独的这一场战争,并没有看到远方中国的未来。

其实这就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林彪想打好每一场仗原则上没有错误,他只是没有意识到集中力量这是一件高风险低回报的事。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毛主席的决定就很好地统筹了全局。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林彪的固执也让毛主席意识到,虽然确定了方针战略,但前线士兵们的思想并没有真正地统一。为了提醒作战人员,毛主席多次致电华北军分会。

毛主席做到了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他正确地选择了最佳方案,达到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林彪的想法是落后的,但毛主席的首肯也是为林彪提供了支持,大家共同的奉献成就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

林彪在作战后,也总结了经验,认可了毛主席的想法。他说:“如经常集中大兵力打运动战,是不适宜。”

“游击战”是正确的

有人说“游击战”是逃跑主义,我认为这样的说法实在是缺少论证的。“游”顾名思义是游走,而“击”则是攻击的意思。

这样分散游走的攻击形式是毛主席分析完局势后做的非常正确的方针战略了。

在武装力量薄弱的当时,分散消耗敌人的兵力,这应是最英明的决策。是在特定环境下作出的战略决策,怎能说是逃跑主义。

“游击战”是一种非正规作战,他没有固定的作战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流动性,能不断干扰敌人精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游击战”这一方针战略被我国在日后的作战中实践了数次。

神头岭伏击战就是又一次非常成功的游击战,它是一场被写入西点军校教材的“一流”游击战。1938年3月8日,129师根据山地游击战争的指示,拟定了围点打援的作战计划。

但我方深知与日军兵力仍有悬殊,所以对邯郸长治公路一再进行勘察,侦察得知黎城是敌军的重要粮食军火等物资的储备之地,但防守士兵相对较少。

知道了敌军的痛点后,我方也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寻找伏击地形。神头岭,有高地,且处于战地中间位置,无疑是一个最佳伏击点。

从地图上看,神头岭虽沟壑不深,但在平原上打伏击,这已经是不错的地形了。但陈赓要去神头岭探察看看。

神头岭的景象让众人瞠目结舌,这可与地图上描绘的完全不符。地图上的公路从沟壑底部穿过,但现实是公路修在山上,几乎没有隐蔽处。

但从来不做无准备的仗的陈赓认为“出其不意”才是伏击的关键。同时我们知道敌军一处被袭,他处定会支援,所以我们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略。

我方先以一部分军力假装攻打黎城,然后阻击前来援助的敌军。让我方的其他力量作为预备队在黎城增大声势,吸引更多的增援。

陈赓

3月16日,负责攻打黎城的士兵开始执行任务,与敌军展开斗争,不出所料,日军果然一得到消息就赶去增援。

陈赓将军率领第386旅3个团在增援路上伏击,力求一举歼灭援军。当日军反应过来时,他们已经进入了包围圈,公路的狭窄地形让敌军无法完全投入作战,火力也大不如以前。

这时我军协同的炮兵利用伏击地形,采用像步枪一样的瞄准方式进行射击,取得了显著效果。

神头岭伏击战以伤亡240人的代价歼灭了敌人1400余人,俘虏了日军80余人。缴获的枪支和马匹等物资也补充了我军需要,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除了神头岭伏击战,还有太行山游击战,地道战等等。都是在毛主席的“游击战”方针战略下完成的。

“游击战”的正确性不断被实践验证,而毛主席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值得我们深深敬佩。

毛主席总能一针见血地找出问题关键点,拥有渊博知识的他是苦难中国的救世主。毛主席敏锐的观察力让他能看清形势所在。

历史已经证明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如果没有毛主席伟大的预见,就不会有未来的成功。

所以新中国新世纪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革命者们为我们血拼出来的一条道路,那段日子的艰辛我们必须始终铭记。

毛主席的英明决策啊,就像一盏明灯,不断指引着前进道路上的我们。而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美丽中国,我们要让他的未来更美好!

参考资料:
抗战初期林彪不遵指示坚持运动战,毛泽东掀茶杯——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