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增添春节喜庆气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日来,羲之书法鄂州校区开展“童写春节联,送福进万家”书法公益实践主题活动,学生为居(村)民和长辈义务写春联、送祝福。

“门迎四季平安福 户纳八方富贵财”、“兔逢新春报吉祥 红梅映雪送春来”……每一副春联,每一张“福”字都饱含着对新年美好的憧憬与期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一首七绝《元日》,把中国人的新春习俗写得淋漓尽致。

自后蜀君主孟昶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对有历史记载的桃符(春联)开始,我们民族写春联贴春联的文化习俗,就开始从大江南北,慢慢的演化和普及开来。

到今天,“春联”似乎成为春节的首要文化符号。同时也可称作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门楣。因为春联不仅看字,更要看文。因此,据传书圣王羲之家门前的春联,常常不到下半夜就被人“借”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次参加写春联送祝福活动的小朋友刘梓墨、胡霄说,“贴春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参加这个活动不仅让我体会到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还丰富了我们的寒假生活。”

“新年图个吉利,希望全家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食品小区的熊婆婆高兴拿着一副春联和一张“福”字带回家,“写出来的春联闻着有墨香味,比买来的更有温度和年味。”

“小小书法家”们还为自己的爷爷奶奶送去了新春祝福,七岁的肖新蒙兴高采烈地说"爷爷奶奶,春节要到了,我们来给你们送春联和福字啦,提前祝你们春节快乐、福寿安康。"

羲之书法鄂州校区成立两年多来,在胡健乔校长的领导下,书法团队的老师对零基础的小学员们,悉心教导,手把手从握笔指导,到放手临摹,陪伴和见证小学员一天天的成长和进步。从最初的5人到现在的近百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秉承公益、关爱、传承的办学思想,既传道授业解惑,更注重孩子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龙祈熙、童俊熙、熊斯瑞等同学无论是行为习惯的改善,还是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有显著的变化,家长感受颇深,同时也赢得了所在学校和社会的认可。

红红的春联与“福”字,是浓浓的墨香与年味,是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是对新一年的诚挚祝福。此次活动共为居民送出春联300余副,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新年气氛。

“我们把写好的春联送到了爷爷奶奶的家中,看着爷爷奶奶的笑容,我好开心。”“小小书法家”王诗文说。

此次活动,拉近了学生与居(村)民、家人之间的感情,让居(村)民和家人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羲之书法鄂州校区胡健乔校长说:“春联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羲之书法鄂州校区“小小书法家”为居(村)民义务写春联 迎新春,就是“送吉祥到家,把传统留下”。“小小书法家”用笔墨来表达美好祝福,期盼来年更平安祥和,让更多市民朋友感受到传统民俗民间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