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节来临之际,北京文博单位共将推出展览78个和文博活动141项(线下104项、线上37项),各博物馆在做好防疫的同时将与市民共迎癸卯新春。北京市文物局向广大市民推介“博物馆之城过大年”八大系列,为市民送上文博“年货礼包”。

兔年主题博物馆待打卡

博物馆里过年,兔年讲“兔”成为不少博物馆的首选。

市文物局为此推荐了十个兔年迎祥主题打卡博物馆,分别为: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郭守敬纪念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大觉寺。其中,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将举办《大展宏“兔”——癸卯年生肖文物图片联展》,联合50多家文博机构众筹数百帧狡兔题材的文物艺术品映像,“图解”生肖文物和生肖文化。中国国家博物馆精心撷选80余件(套)馆藏文物,推出《癸卯金安——二〇二三新春展》,从多角度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兔文化、生肖文化、吉祥文化和年文化。北京鲁迅博物馆则推出《版化万象——木版年画展》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春新气象,还有十个新开放博物馆待观众打卡——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团城演武厅、北京艺术博物馆(万寿寺)、北京法和律师博物馆、北京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北京市顺义区博物馆、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北京中梦足球博物馆。其中,北京文博交流中心(智化寺)经过修缮改陈重新开放,除了观展,观众还可以欣赏京音乐展演。春节期间,该馆还将延时开放,推出集章、新春寄语等活动。北京艺术博物馆则推出迎春文物线上展,配合举办“兔年绘兔”艺术创作等亲子活动。

特色活动重磅展览轮番上演

写“福”字、送春联、民俗体验、科普教育、非遗表演、博物馆集市……春节期间,各大博物馆将开展各类特色主题文化活动,邀市民到博物馆里欢度佳节。

市文物局推介十大特色活动,分别为: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只此东方色’8K数字沉浸展览庙会大集”、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张灯结彩过兔年”新春灯彩会、中国园林博物馆“瑞兔启新岁 园林意趣浓”活动、北京天文馆“天文馆里过大年”活动、北京汽车博物馆“福兔迎春——我们的节日”活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红红火火过大年”民俗活动、中国印刷博物馆“印博过大年”活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福满京城 春贺神州”系列活动、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迎新春民俗市集”活动、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迎春贺岁•博物馆里幸福年”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十大重磅展览,分别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中华世纪坛“五星出东方——和田历史文物展”、徐悲鸿纪念馆“海上客次——徐悲鸿收藏海派绘画展”、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铭心——20世纪胸针艺术”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纪念馆革命文物精品展”、中国农业博物馆“三农这十年——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展”、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新时代的妇女儿童——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十年成就展”、颐和园博物馆“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展、木木美术馆“萨勒曼•图:夜虹”展、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发现法海寺——法海寺壁画数字化展”。

游中轴探访历史文化

最“宏伟”的展览就在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上。十个中轴线历史文化探访点——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正阳门箭楼、鼓楼、北京坊、北京郭守敬纪念馆、中国铁道博物馆、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推出“‘赏 写 行 游 感’中轴”系列活动。

春节假期,除了打卡故宫、国博,观众还可以到钟鼓楼,参观“时间的故事”数字体验展,感受中轴线的时光流逝;到正阳门箭楼,沉浸式体验 “走桥摸钉”的传统民俗,参与正阳雨燕送福活动;到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把亲手拼装的机车模型或者拓印的年画带回家;到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参加“太学寻迹”新春答题活动,赢得一份来自古代最高学府的新春祝福礼;到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写下自己对北京中轴线的新年祝福。

市文物局还推荐了十个北京历史文化名人探访点,分别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詹天佑纪念馆、鲁迅旧居、北京郭守敬纪念馆、中国现代文学馆、郭沫若纪念馆、李四光纪念馆、福州新馆、京报馆旧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益鉴定服务新春惠民

今年春节,还有十场“新春惠民公益鉴定专场”,将分别在首都博物馆、北京市文物进出境鉴定所、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北京古玩文物艺术协会举办,为市民提供民间收藏文物的公益鉴定服务。

市文物局还推荐十个“最受欢迎文创打卡地”——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北京汽车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吸引观众走进知名博物馆的网红文创空间,发挥文化创意产品作为“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的影响力,掀起两节文化消费热潮。

来源:教学大缸‍

编辑:张秋颖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