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一帮中年人聚在一起,话题总会绕不开孩子的教育。

这是一个几家欢喜几家愁的话题。

没有孩子的时候,想象得很美,自己最好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孩将来上清华,女孩上北大

有了孩子后,这种期望值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降低维度,反比系数越来越大,最后几乎贴近地面:只要能有个大学上就好,二本也好,再不济大专也行,最最不济上个拉牛肉面的学校也可。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这话说得轻巧。这是没有做过父母,或者是对儿女教育基本妥协的家长,用来劝解别人的无话找话的自圆其说,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当然,每个人的一生在既定的年岁里,百十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中间的变数谁都说不清楚。也正因为人们对变数的不确定性的恐惧,才要一种至少能够把变数的不确定性降到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

基于这种逻辑,孩子能够学习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个好大学,变数就不会很大。这种轨迹,怎么说呢,总不至于抛物线变成直线吧?大概率的普遍性让家长觉得安心。这就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所在。

是的,也有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成为碌碌无为之辈,也有如马云学上得不好的成就敦煌的大事业。但,这是小概率事件,我们是不能把偶然当必然的。那种持有儿孙自有儿孙福的观点的人,我想,并不是真正的放下,而是一种妥协。

很多人说,我们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想阶层降维。尤其是中产阶级,好不容易通过头悬梁锥刺股炼狱般学习,才晋升到社会的中产,一旦孩子学习不好,下一辈可能又回到起点。

但是,我们今天对孩子的教育焦虑,不是中产阶层才有,几乎是全民都一样。是不是我们今天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是不是我们都必须让孩子成为栋梁之才,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历史的进程?

我想,我们的家长,还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家长们担心的是,随着社会运行机制的健全,在一定时期内,会形成既定社会意识和形态,诸如主流与非主流,知识分子与下里巴人,体制内与非体制内……,如此等等。

中国人向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学而优则仕,这种观念根深蒂固。这里的“仕”,今天并不见得是要为官那么狭隘,可广泛为“被别人认可”,这种让人认可,可以理解为主流。这样来说,我们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就是担心孩子进不了主流,成为社会的非主流人员

是的,社会非主流群体,永远是大多数,但,我们虽处于非主流的大多数,总希望孩子不是大多数,还有,不管孩子能不能成为主流的少数,但不教育的话,永远不可能成为少数。这种思维,导致我们今天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度投入,是可理解,也不可理解。

士农工商,可以理解为是社会构成的基础。离开这些基础,所谓和谐社会就是一纸空谈。既然都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就谈不上什么是主流,什么是非主流。

可现实是,我们觉得社会隐形中就存在着这种形态。诸如私营企业就是不如国企,社会人就是不如体制人,没知识的就是不如有知识的……。

家长们可能就是看到了这种社会隐形的“力量”,才对孩子的教育重度投入,虽然投入了不一定成为所谓的主流,至少成为士农工商的头部人员,离主流就会近那么点点,不至于成为社会边缘人员

于是,我们大家,既定阶层不想降维,而所谓非主流阶层想挤进主流,教育似乎是唯一的赛道,万马齐喑的压抑竞争如此形成。我们每个人都想改变,但身处其中,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受损。这样就形成了惯性,似乎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别人家的孩子”,赛道上可能的优胜者,就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他们既然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那就是属于托尔斯泰“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阶段性的一类了。

总之,“别人家的孩子”,至少,他们让家长某个阶段得到了内心的安全感,点燃了希望

文:任在江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