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晚年,由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一手遮天,连带着受她信任的大太监也掌握了不少隐形的权力,接到大手笔赏赐更不是什么稀奇事。

李莲英母亲死了要办丧事,就因慈禧的“仁慈”而放手风光送葬,光是流水席就开了三十多天,在当地留下了“李莲英葬母,一城人‘过节’”的轶事传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太监家的丧事

光绪32年(公元1906年)的冬天,时任长春宫二品顶戴花翎总管的李莲英接到了从宫外传来的噩耗——他的生母曹氏去世了。

当时李莲英成为慈禧心腹已经好多年了,再加上在朝廷内宫的多年资历,手头财物不少,完全有能力办一场风风光光的白事。

但是作为宫里红人大太监,随时都准备着伺候上司的人,李莲英的想法显然不是那么直来直去。

他先是不动声色,继续和往日一样谨慎周密地伺候“老佛爷”,直到慈禧发现他神情不同往日,进而开口垂问,才一脸悲戚地回禀了自己母亲去世的消息。

李莲英还说,自己六七岁就净了身伺候达官贵人,本想多少有些积蓄之后能够孝顺父母,没想到母亲却先走了;身为人子当然应该回去送终,但又怕老佛爷没了用惯的奴才,怕是会觉得不舒坦。

这样弯弯绕绕的一番述说,让慈禧更觉得李莲英不但有孝心,对主子更是忠心可嘉。

再加上李莲英多年来确实非常得力,于是慈禧立刻就同意了李的告假请求,还当场赏下48万两白银供他治丧之用。

“要是不够,就再去直隶总督那里拿!”有了太后的一句话,李莲英便动手开始大操大办。

李莲英老家在直隶河间府,那片地方水土不佳世代贫穷,因此到清朝后期便成了太监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李莲英和另一个大太监崔玉贵,都是河间府人。

如今李莲英决意大办白事,便把细节操办都交给了自家的老家兄弟。

他特别强调,这场丧事得到了老佛爷的恩典,必须做得光鲜盛大,绝不能抠抠搜搜地丢了面子。

至于用钱用物不是问题,让他们不要有任何顾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李莲英这句话,李家人自然万事都往大了整。

他们先是请来了当地有头有脸的乡绅大户,请他们帮忙来共同操办丧事。

这些人中不乏家资殷实、见过世面的,但一场丧事得花出去几十万两白银,这仍然是个十分惊人的数字。

于是他们搬出了《丧仪大全》、《殡仪全书》等等书本,把能想到的条目方方面面都列出了一个清单,还怕不能中李莲英的意思,于是特别派了四个人做代表,进京向李莲英回禀。

李莲英对于这批办事的人倒是相当客气,至于他们的清单也表示满意,不过他也提出了自己要求的重点。

第一,丧事气派要大、仪式要隆重,既然要办好就不要怕花钱,要是钱不够说一声继续再加。

第二,李母生前爱听戏,所以丧事要请两台大戏,一台河北梆子在当地请,一台京戏从京里请。

第三,一切丧礼的仪式和用具都从北京这边找人过去,按京里的规矩来办。

第四,要搭好席棚、准备上等宴席,只要是来吊唁的不管是佃户还是乞丐,都要准备好孝衣孝服,招待好吃喝住宿,绝不能慢待;得让三村五里的乡亲都完全不动烟火,这才算办得圆满。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吃喝供应务必丰足、丧仪排场也务必要大,但绝不能超越了平民能享受的规格,不能“逾制”。

35天流水席

得到李莲英的明示,这场声势浩大的白事便正式操办起来。

李莲英母亲曹氏的灵柩先是被移到护国寺,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亲自拨了手下兵丁过来维持秩序充当安保,又请来高僧喇嘛大做佛事,为逝者念经超度。

办白事当然少不了流水席,这场“谁来了都能吃”的流水席一开就是35天。

当地传统风俗有“十三碗”的规格,李家就比照着这个规格办理。

所谓“十三碗”,就是九个大碗加四个小碗的席面。

一桌八人,一天三顿,每天开席总有一百几十席,人最多的时候开了两百多席。

据当地一位姓刘的老人回忆,当时光是储备买来随吃随杀的生猪,就专门挖了个大池子。

到后来本县生猪不够了,每天都有四五辆大车专门负责去邻县买生猪。

红案厨子用到了二百多人,面食白案更是直接包给了附近三个村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他只有九岁,跟着帮李家操办丧事的舅父一同前往。

直到李家出殡结束,舅父家光是从流水席上带回来的白酒都还有一大缸。

这一举动中受惠最大的自然是李莲英老家的那些穷苦乡亲,来到流水席就能吃饱吃好,离席的时候还能随意打包,带走馒头酒肉等吃食,主家根本毫不过问。

等到下葬封棺那天的正日子,丧礼的排场达到了最高峰。

李家早就雇好了人把沿途数里道路都清理干净,用净水冲洗一遍,之后再铺上干净黄土,路旁的树木也都挨个系上白布条,靠近墓地的位置更是扎起好几道素牌坊。

为了送葬仪式,来自京津河北的“纸活”手艺人被雇去了不少,花了三个月时间做出了大量形形色色的纸活。

从房屋车马到伺候佣人、五禽六畜,挨挨挤挤地摆满在路边,就等着仪式完成后一火烧化。

按照当地习俗,下葬仪式从“送路”开始。

先用纸钱扎成人形(称为“坐钱”,代表亡者的灵魂)放在椅上,前方排列纸车纸轿、纸人纸马,后面跟随孝子孝孙,随着哀乐送棺木入土。

之后还需要给坟墓栽花种树、修砌围墙,花了几个月才算全部完工。

丧事林林总总完毕之后,李莲英也并没有立刻离开庄园。

他先是对执行办事的负责人表达了必要的感谢,接着让家中老四李升泰陪着,到附近乡亲家中转悠了数次。

村里人见到李莲英总是口称“二爷”,说“您这钱可花得没边没沿了”,李莲英闻言十分高兴。

当他看到各家各户都存下来不少馒头、白酒等食物,还特别夸奖兄弟们办事办得好,“我心里很痛快”。

这场葬礼前前后后种种场面哪是普通人消费得起的,自此即使在当地,李家的面子也跃升到了独一份的高度。

直到清朝灭亡许多年后,当地也还有亲历老人津津乐道当初的各种细节。

李莲英发迹史

不是封建时代的现代人往往很难想象,李莲英究竟是如何从贫家出身、不知名小太监做到太后亲信?到清朝末期,他的声势和财富确实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

此人原名并不叫李莲英,而是叫做李进喜,本来是一个皮匠之家的二儿子。

因为家境不佳,还没成年就被送去当了太监。

在清朝,当太监原本不是个能看到什么前途的路子:先不说遭人冷眼、被人看不起,就是世俗的官位财富也捞不到多少。

这是由于清朝立国之初,从顺治开始,康熙、雍正、乾隆等历代皇帝都对“太监干政”有着极为谨慎严格的防范。

顺治把针对太监的禁令刻在铁牌上,雍正下令太监官位最高不得超过四品,乾隆更是忠实执行父祖遗训,敢搞事的太监立马治罪甚至“立时砍死”。

但到了慈禧主政时期,这些规定显然已经松动了不少——慈禧常居后宫又要掌控政事,必然就十分依赖信任的太监来做自己的耳目和跑腿。

比李莲英更早上位、人称“小安子”的安德海,就是靠着在太后联合恭亲王搞掉肃顺集团的谋划中出力跑腿,博得了慈禧极大的信任和宠爱。

《清稗类钞》中还曾经记载过一个被宫中通称为“香王”的王姓太监。

此人也是慈禧太后的心腹之一,他的任务就是每伺候光绪半个月,就再转去伺候慈禧半个月,以便慈禧随时询问光绪的一举一动。

因为这个原因,他也被当时人背地称为“后探”。

李进喜从进宫当打杂小太监开始,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局面。

与此同时,他自身也不是毫无优势的:做事机敏灵活,也很懂得眉高眼低,他的“师傅”就是太后跟前的大红人安德海。

打破“规矩”的二品花翎

如果从慈禧太后的角度考虑,身边亲信太监能把伺候人的工作做到细心妥帖,同时又懂得低调谨慎,基本也就“够用”了。

要是能有点其他特长,那当然更好。

李进喜等待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

因为安德海的关系被派到慈宁宫干活不久,李进喜便从“闼闼房”(太监共用的休息房)听到了一个重要信息:当时从上海那边传来一种新款的流行发型,慈禧看到了也很喜欢,但宫中梳头房的手艺全都是老一套,谁都梳不出她想要的效果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慈禧虽然还不至于为此大发雷霆,但终究还是颇为不爽。

李进喜便从这事入手,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揣摩这个发型的要点。

而且他的做法也很另辟蹊径,他并不到达官贵人的梳头房学,而是辗转出入京城各大妓院,一边学一边练还不断修改手法细节。

这样一连揣摩了好多天,他觉得手艺已经足够了,便将此事告知同乡太监、比自己资历更深的沈兰玉

沈兰玉也很懂,看了个好机会便向慈禧推荐这个“会梳头的小太监”。

苦练多日的效果果然令慈禧一试就大为满意,不但从此几十年都叫李进喜梳头,其他的事也渐渐命令他去办。

“李莲英”这个名字,就是慈禧太后赏赐给他的。

当然,李莲英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且多年不倒,也并不是只靠梳头这一件事。

在流传出来的轶事中,李莲英将他善于察言观色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

据传言,宫里宫外都将慈禧尊称为“老佛爷”,但其实第一个这么称呼的人是李莲英;慈禧太后做寿要放生鸟雀,他能把不肯出笼的鸟说成是舍不得太后福气;再比如慈禧一个没留意写了错字,他也能极为圆滑地出来打圆场。

类似种种,李莲英把主子伺候得心情愉悦,慈禧太后自然也就不吝惜给他的赏赐和提拔。

据清人笔记记载,遇到太后心情好时,会让李莲英和自己并坐听戏;慈禧吃饭时遇到李莲英爱吃的菜,甚至还会给他留着单独赏赐。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所写,慈禧太后有了心情,时常会招呼李莲英“遛弯去呀”,甚至一日三餐,他俩都往往会打发太监或者当面问候对方,吃得好不好香不香。

当时留下的一张著名旧照片也很能说明问题——慈禧穿着戏装,扮作观音大士,而身边同样戏装打扮、扮作韦驮的就是李莲英。

到同治八年时,原本最受宠的大太监安德海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杠上,用了“先斩后奏”的办法杀掉。

慈禧纵然宠信太监,也不可能因此就和封疆大吏翻脸。

此后,原本不及安德海地位的李莲英递补上位。

慈禧甚至直接打破了雍正立下的铁规矩,赏李莲英戴二品花翎,李也因此成为整个清朝官位最高的太监。

李莲英四十大寿办酒时,慈禧有意“抬举”他,从宫里赏出朝服、蟒缎、玉猫等不少珍品赏赐,这待遇跟高官大员差不多。

一看这风向,皇家贵族、中枢大员、外省督抚哪个不来庆祝送礼?光是寿礼就收了不少,地位抬升更方便李莲英牟取各种灰色利益。

太监中的“不倒翁”

前有安德海,后有崔玉贵,慈禧身边亲信的太监并不止李莲英一个人。

但李莲英不但受宠的年头很长,在慈禧死后也无人找他的麻烦,甚至还能在宫里为主子守了几个月的孝,这才搬出宫去回家享福。

这一结局与李莲英自己的性格为人、多年风浪中形成的谨慎周密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不管是论资历,还是受信任的程度,安德海都远胜于他,但却由于太过高调跟巡抚结下了梁子而送了命。

因此李莲英接替上位之后,纵然该捞的利益一点不少,但大面上却始终摆出一副恭谨伺候的姿态。

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大意就是对待高于自己的人要恭敬周全,对待低于自己的人要宽厚容人,而且这样的标准他坚持做了很多年。

对主子慈禧太后当然是万无一失、时时处处小心谨慎地伺候,其他不管是内宫还是外朝,他也很少与谁结下大仇。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之前,慈禧带着光绪仓皇西逃。

李莲英作为慈禧身边最亲信的大太监全程随行,吃饭、装烟乃至逃跑细节几乎全都要管要张罗。

在那个时期,光绪和慈禧的关系早就十分恶劣。

但李莲英作为慈禧心腹,在狼狈逃跑的关头也没忘了时时去关照光绪,看他是否缺少什么。

光绪当时跑路匆忙、只穿了一件大褂被冻得瑟瑟发抖,李莲英就脱下自己的衣服请皇上“不嫌弃脏请穿上”;后来又有一次他观察到光绪住室保暖不佳,立刻就跪下来哭着请罪,还把自己的被褥奉上给光绪用。

俗话说雪中送炭最为难忘,光绪也因此非常念李莲英的好。

直到回京之后,光绪还常常说“没有俺答黎(满文“师父”的意思),恐怕活不到今天”。

隆裕皇后原本也十分憎恶李莲英,但在光绪重病弥留之际,李莲英却劝她去见皇帝最后一面,还说“如果老佛爷见责,奴才任之”。

隆裕也因此始终念着香火情分,后来掌权了也没有为难李莲英,甚至还赏赐了他两千发送银子。

自从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始终就处在慈禧的提防和监视之下,隆裕的日子也谈不上好过。

李莲英对他们多加关照,或许有些多方讨好、到处下注的考虑,但总比落井下石要好得多。

李莲英的结局

李莲英权势最盛时,宫中人称大总管,被特许赏赐用二品服色。

地位仅次于他的二总管崔玉贵,就只能用五品的服色。

朝廷内外想巴结他的人不在少数,但李莲英本人却相当拎得清,基本不会做出得意忘形、留下把柄的举动。

他日常待人接物,“张口老太后,闭口老佛爷”,时时处处把“奴才”俩字挂在嘴上。

日常遇到大臣或者王爷们,也总是躬身站在一旁,口称某大人好、某王爷好,很多人都评价他知礼。

虽然李莲英并不是什么老好人,也常有拿捏算计、索贿要好处等举动,但由于他在慈禧身边亲近伺候的特殊地位,且日常并不算难以相处,不管皇室宗亲还是朝廷大员大都与他交好。

他贪婪爱财,但收受贿赂时却极讲分寸。

对于那些不知根底的官员尤其是外官,他并不肯直接收受对方好处。

即使是受了请托,在慈禧面前也不会直陈其事,而往往是借力推动、曲线达成目标。

以上种种举动,都是为了避免慈禧疑心他交结外官、进而生出戒备和恶感。

某一次,慈禧太后游玩时看到某个园子破败了,玩起来很不尽兴,便下令让主领军机的醇亲王挑头加以修葺,并且还要求限期完工。

接到这个命令后醇亲王十分头大,修吧没钱了,不修吧又怕慈禧翻脸。

想来想去没有办法,醇亲王最后决定把工部官员都集合在朝房,让小太监去找“李总管”来商量。

李莲英先是摆明了自己的奴才身份,表示不敢乱议这样的大事,后来亲王说了不少好话,他才暗示“老佛爷事忙,或许只是随口一提”。

醇亲王听到此话心领神会,便用了一个“拖”字诀来应对,之后果然慈禧再也没提过这事。

另外,慈禧有时候派出李莲英去给王爷大臣当办事的副手,李莲英在外人面前也总是十分恭敬,亲自给亲王奉茶送水、装烟点烟,闲暇时更是完全不见外官。

因此在李莲英得势的多年之中,不乏用种种理由参劾他的奏章,但他始终没被人抓到过“干预政事、交结外官”之类的证据,又有慈禧维护所以总能无险过关。

到了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光绪和慈禧先后去世,李莲英知道自己靠山已倒,便请求出宫养老。

此前他早就完成了房产钱财的积累,京城内外有田有宅,还有过继来的儿子女儿等着“孝顺”他。

至于此后他的死因和墓地依旧留下种种谜团,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参考资料:

《大太监李连英,是“连”不是“莲”!》;2021-12-06;北京日报

《大太监李连英》;故宫出版社;蔡世英

《李莲英葬母,一城人“过节”》;民间传奇故事;2022第8期

《清稗类钞》;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