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末的纷乱时势之中,黄巢军队虽然一度转战全国还拿下了长安,但却并没有稳住脚跟、开创新的大一统朝代。

史书上留下了黄巢军“淘物”、“洗城”、“捣磨寨”等残暴行为的记载,这也是其被后世评价为“流寇主义”的一大原因。

不过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看,黄巢起义彻底终结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基础,人数众多的庶族地主获得了更为宽广畅通的上升通道。

人才任用趋向合理,这一持续六百多年的“毒瘤”终于被彻底拔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门阀政治的终点

黄巢起义被称为唐王朝的丧钟,在唐末烽烟四起的起义中影响最大、持续最久、对于唐王朝的打击也最为猛烈。

之后唐朝覆灭、五代十国时期降临,都与黄巢有着密切的联系。

黄巢进入长安、登基创业的初期,不但军纪严明不犯百姓,甚至还能拿出财物来周济居民。

长安居民也确实相信了“黄王起兵,本为百姓”的说法,局势渐趋稳定。

然而在黄巢立脚长安不久,被毛主席精准概括为“流寇主义”的弊端便渐渐显露出来。

黄巢军一贯流动作战、主要以抢掠来获取给养,并不重视稳定和控制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地区;入主长安后缺粮缺物难以解决,军事上又显得不思进取,给逃到四川的唐王室留出了喘息之机。

于是长安的局势很快就出现了动荡,黄巢的部属“杀人满街,巢不能禁”。

留在长安的宗室贵族个个惶惶不可终日,黄巢干脆直接把他们视为肥羊没收财产。

人心不稳之下乱象更多,韦庄《秦妇吟》中“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正是当初长安城的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生在长安以及其他各地的战乱,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无疑是大劫难。

而由于黄巢自身的态度和黄巢军的构成特点,居住于各地的豪强世族成为首当其冲的打击目标。

因此虽然并非出于黄巢军的主观目标,甚至其中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无序化混乱,最终结果却是对那些绵延繁盛了数百年的大家族造成了惨重打击。

这也是不少研究者都将黄巢起义视为门阀政治宣告终结节点的原因。

自此之后,世家大族再也无力回到“九品中正制”时代那种一手把持选拔官制的局面,科举取士逐渐成为主流。

“冲天大将军”

黄巢虽然扬名于唐末民不聊生、烽烟四起的混乱时代,但他本人的出身却并不是饱受压迫的平民。

黄巢本是盐商家庭子弟,少年时骑射、诗书等技能都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各种古籍中保存下来他为数不多的诗作,也可以侧面佐证其家境并非赤贫的境况。

但这样一个具有相当能力的人,遭遇的却是屡试不第、仕途受阻的命运。

于是在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8年),在大旱灾和重税重役迭加的严酷局面之下,不少走投无路的穷人以黄巢为头形成一伙,与当地朝廷官吏频频冲突。

最后这支队伍以黄巢及其子侄八人为骨干,在冤句(今山东菏泽一带)起兵,响应河南王仙芝、尚让领头的起义军。

之后因为招安争执、招降破裂等等一系列波折,黄巢与王仙芝决裂。

两人反目时黄巢大骂王,说大家一开始立誓要横行天下,如今你自己跑去做官,让五千多人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骂完之后还拿棍子打破了王仙芝的头,于是两人各带部属一拍两散。

三年之后,王仙芝在黄梅兵败被杀,余部逃到黄巢麾下。

黄巢就此建号“黄王”,自称“冲天大将军”,黄淮一带都成为其势力肆意来去的范围。

不久后,黄巢大军进入长安,不但成功控制了都城局面,而且在含元殿即位建立了大齐政权,年号“金统”。

如果说文学作品是一种预言,那么黄巢定都长安,也确实实现了自己早年“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诗句。

针对高门的原因

然而接下来,这支军队的“流寇习气”便渐渐压不住了。

由于他们一开始就采取流动作战的方略,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既无牢固掌控的基本盘地区,也没有形成安抚官民稳定局面的制度规则。

驻扎在长安的阶段里什么都缺,黄巢军在短期的“军纪严明”后又回到了最初的老路上去。

他们将针对的矛头对准高门富室,以武力为手段动手劫掠他们的财富。

为什么首先针对高门富室?

后世有研究者认为这与黄巢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

在黄巢生活的时代,唐朝虽然已有较为完备的科举制度,但掌握权力财富的世家大族仍然拥有巨大影响力。

他们利用当时允许的“公荐”和“通榜”等渠道对科举进行暗箱操作,也仍是屡禁不止的事实。

甚至由于世家确实有不可忽视的实力,就连皇帝也往往不得不“难得糊涂”。

黄巢出生不久的长庆元年,便爆发了一场连唐穆宗都高度重视的科场舞弊案。

经核查,当科上榜的33名进士中居然有11个都通不过复查,其中大多为士族子弟。

唐穆宗对此极为不满,专门选择了办事公正的王起来主抓科举、扭转风气。

然而不到两年,王起就被权贵士族联手打了下去,科场风气依然故我。

黄巢自小便对自己的人生道路颇有期许。

宋人张端义在《贵耳集》中曾经记载了他的一则幼年轶事:黄巢五岁时,旁观了祖父发起的一场“菊花联句”;当时其父尚未成诗,黄巢就随口答道:“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

这两句从字面意义上来看仿佛是赞扬菊花,也算贴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如果抛开“咏物”这个前提,明明是在说——某个人如果足够优秀,完全可以承当起天赐黄袍的命运。

说这是“大逆不道”都不为过,黄巢因此差点挨打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不过祖父还是多给了他一次机会,叫他好好作一首诗,这就是“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由来。

想要施展抱负、对自己的实力也有足够自信,偏偏却考了好多次都考不上。

这样的黄巢对于那些把持科举的豪门士族会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

史书记载中的黄巢军

真正起兵之后,一边是豪门士族聚敛了大量财富、但却并没有什么能力才干,另一边则是晚唐社会矛盾加剧,催生了大量像黄巢一样仇视权贵的人。

于是“劫富济贫”不但切实地解决了黄巢军的军需缺口,还成为激励军队、凝聚士气的有效手段。

久而久之,这种做法对黄巢军来说成为一种习惯操作和路径依赖。

哪怕是进了长安、建立朝廷,也仍然难以避免地故态复萌。

黄巢军面临的局面越严峻,他们的掳掠和报复往往便会越酷烈,恶性循环之下,也就出现了种种被史书大写特写的残暴举动。

在长安等大城市,黄巢军如同风卷残云一样对高门富家的财产进行没收,称为“淘物”。

大量富室因此而家破人亡,剩下的要么逃到城外山中躲藏起来结寨自守,要么赶紧投靠到朝廷和节度使的势力范围中去。

在登基前夕,黄巢还下令对留在长安的李唐王室进行屠杀,连唐朝的宗庙都放把火烧了。

因为有长安居民协助官军,黄巢对此大为憎怒,于是纵兵烧杀使得长安城再度历劫,这个举动被叫做“洗城”。

退出长安、转战到河南地界后,由于旗下将领孟楷死于战阵,黄巢将大军屯扎在溵水,“掘堑五重,百道攻之”。

据史书记载,为应付全军粮食,黄巢下令用人肉做军粮,称之为“捣磨寨”。

当然,关于史书中“食人肉”的记载,也有研究者认为从科学角度来讲并不现实,因此极可能存在刻意抹黑妖魔化的嫌疑。

但不管怎样,黄巢军在史籍中留下了“残暴”的总印象,这是毫无疑问的。

对黄巢及其军队而言,大量打杀贵族官僚地主首先是出于利益,其次是为了泄愤。

这一举动对繁衍兴盛数百年的豪强士族造成重大打击,也间接地宣告了门阀政治的彻底消亡。

从察举到“中正”

我国古代历史中曾经成为主流的官员选拔制度,主要包括先秦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秦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随后演变为九品中正制,以及自隋唐开始直到明清的科举制。

其中,与门阀世家关联最为紧密、为黄巢起义所终结的,就是从魏晋南北朝开端的九品中正制。

从东汉晚期开始,由于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猛烈扫荡,各方势力割据一方,汉代主流的察举征辟制实际上已经几乎完全瘫痪。

与此同时,各方豪强(典型代表就是《三国演义》的主要势力魏、蜀、吴)又迫切需要借助官僚体系与各地大族实现利益结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九品中正制由时任魏王的曹丕首先明确规定并加以实施,而这个办法本身就来源于颍川大族陈群的建议。

这个办法之所以能够被推行下去,并且没有出什么乱子,本身就证明其对于当时来说是具有适用性的。

它的积极因素很容易推想:重视家世、才能和品德的选择标准,有助于遴选出较为优异的人才;与此同时,“中正”一职由中央任命,也避免了州郡长官掌握人事权、尾大不掉的风险。

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本身就是曹丕等人为了获取世家豪族支持而做出的妥协。

掌握选择权和决断权的“中正”职位,长期都被掌控在身居高位的“著姓大族”手中。

如此随着时间推移,人事权就越来越集中在世家豪族手中,明目张胆地“照顾自家”,最初所谓的“德才兼备”标准渐渐成为虚文。

刚到东晋时期,社会上公卿世家代代相传的现状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强大的家族不断强化权力和声望,如同根系强悍的大树、越来越遮天蔽日。

例如东晋时期最为知名的王谢两大家族,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阴差阳错,终结“门阀”

到了隋唐时期,虽然科举制已经实行起来,但由于世家豪族的隐性影响力依然根深蒂固,他们也不过是换了一种更为隐蔽的方法来把持上升渠道而已。

隋末农民起义对世族门阀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动摇,但这一制度本身盘根错节,并没有遭遇根除。

而历朝历代都不缺乏自身实力不足、需要借助世家上位的皇帝,门阀也就在一次次政局演变中不断繁殖、牢牢把握着手中的特权。

隋文帝推行科举开始,不少皇帝都着手打压过门阀。

武则天则主要针对关陇集团官僚,大举提拔寒门子弟。

但出于对门阀世家的忌惮、担心动摇国本,统治者往往也难以下定决心对其核心人物下手。

这便导致了直到晚唐时期,科举制仍然被门阀政治压制一头的局势。

当时贵家子弟既无需有德行也不用有才能,光凭门第就能有官做;而寒门子弟能够获得的上升机会,却要狭窄且渺茫得多。

虽然已经到了唐朝,这一领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却仍然与魏晋时期区别不大。

虽然并非刻意而为,安史之乱首先对门阀士族的衰败添上了一大把柴薪,黄巢起义再添上了最后的致命一击。

自那之后,门阀士族的强大力量彻底烟消云散,再也未能咸鱼翻身、壮大到足以左右历史的程度。

结语

即使黄巢本人死于战火,其从子黄皓的“浪荡军”也仍然继续存在了相当的时日。

这一场此起彼伏的唐末农民起义对唐朝来说不啻病入膏肓。

不到三十年后,唐朝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由于黄巢起义对官僚士族大地主的摧毁,门阀势力再无力压制科举制度登上主流。

庶族势力随之兴起,彻底打破了世族对上层职位的垄断。

统治者也乐见并推进这种更为合理且有利的选拔方式,并不厌其烦地鼓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再加上印刷术的发展普及,接受教育、传播文化的门槛也随之降低,这对于整个国家文教事业的繁荣,同样客观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当然,这些“后事”,黄巢和当初他手下的军队是不可能有所预见的。

参考资料:

《九品中正制的兴衰》;菏泽日报;2021年5月7日

《旧唐书·黄巢传》;[后晋]刘昫

《新唐书·列传》;[宋]宋祁、欧阳修

《资治通鉴》;[宋]欧阳修

《黄巢起义缘何失败》;广州日报;2011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