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政治腐败黑暗,加上天灾不断,老百姓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风起云涌的元末农民大起义就此爆发。

最早的起义队伍主要有两支。一支是活跃于淮河和黄河流域一带的,由刘福通领导的义军;另一支是由徐寿辉领导的活跃于江南一带的义军。

这支义军通过浴血奋战,攻占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区,并建立了最早的农民起义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徐寿辉虽然是南方起义军的领袖人物,但客观地说,他并不具备领袖必须的领导才能。这一点也能从史书上对于他的评价中看出来。

据史书记载:“徐本湖南人,姿状庞厚,无他长,生平以贩布为业,往来蕲、黄间。及妖彭鼓众欲为乱,思得其主,遂立为帝......然姿性宽纵,权在臣下,徒存空名尔。后其臣伪汉主陈友谅下兵攻台,谋篡位,乃勒死于采石。”

而《明书》中对徐寿辉的评价则更为直白,说他“胸乏致治之术,力歉控敌之策......委柄旁落,坐受霜锋,又谁咎耶?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寿辉之谓云。”

从这些记载中不难看出,徐寿辉是被彭莹玉树为红巾军领袖的,这支红巾军实际上的掌权人是彭莹玉,徐寿辉只是个傀儡。

徐寿辉原本是湖北罗田的一个布贩子,他唯一的长处就是长得很帅,同时情商很高,在群众中很有威信。

在走南闯北贩布的生意中,徐寿辉认识了四处传播明教的和尚彭莹玉,在彭莹玉的鼓动下入了教,成了彭莹玉的信徒。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 年),北方的刘福通率先挑起了起义大旗。彭莹玉感觉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也准备揭竿而起。

为了拉拢人心,彭莹玉称自己是受弥勒佛点化,来世间拯救苍生的。有了弥勒佛这个金字招牌,彭莹玉的身边很快便聚集了一大批信教群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这些人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干,彭莹玉将徐寿辉推上前台,称徐寿辉是弥勒佛转世,是来领导大家推翻元朝,过上好日子的。

老百姓见徐寿辉长得仪表堂堂,加上徐寿辉本人也会忽悠,于是都相信他是弥勒佛转世。为了让大家在战场上肯拼命,徐寿辉按彭莹玉的意思,在每个士兵的背上画符,说可以让大家刀枪不入。

在当时那个年代,徐寿辉的这一招还真起了点作用。虽然有不少士兵在被画符后仍然会在战场战死或者负伤,但徐寿辉的解释是死的伤的人,都是没有诚心信自己这个弥勒佛的。只要是真心信奉自己的人,是不会受伤的。

通过这个手段,徐寿辉的部下上了战场一个个都表现得相当英勇,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二、

彭莹玉之所以要把徐寿辉推上前台,是因为他在之前在传播明教时,对老百姓宣传说自己受过弥勒佛点化,自然不能再成为“弥勒佛转世”之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徐寿辉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好控制。

彭莹玉把徐寿辉推上前台,不过是想立个傀儡去忽悠群众,当然希望立的这个傀儡越草包越好。没有任何本事的徐寿辉就这样成了南方红巾军的领袖,后来还当上了皇帝。

至正十一年,这支南方红巾军攻下黄州和浠水后,徐寿辉在浠水黄袍加身,建立了“天完”政权。

“天完”这个国号很有意思,说白了就是在元朝的国号“大元”两个字上面分别加上一个宝盖头。徐寿辉选用这个国号,肯定是想从国号上先压制住元朝——虽然这个年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过几天就完蛋”的意思。

当上皇帝后,天完政权的实权仍然在彭莹玉手里。徐寿辉丝毫没想过争权,一有空便和手下那帮大将们在一起吃吃喝喝,称兄道弟。那些大将见徐寿辉没有丝毫架子,也挺喜欢他,与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至正十三年,彭莹玉不幸战死,大权落到丞相倪文俊手里。倪文俊野心很大,彭莹玉活着的时候他还有所顾忌,现在彭莹玉死了,倪文俊便起了歪心思,想搞死寿辉自己当皇帝。

让倪文俊并不知道,徐寿辉每天和那些将领们喝酒论兄弟,已经得到了红巾军的几个大将如邹普胜、丁普郎、赵普胜和傅友德等人的支持。

倪文俊的阴谋败露后,逃到了他自认为的“亲信”陈友谅处。陈友谅丝毫没有犹豫,马上杀了倪文俊,并将倪文俊的人头送给了徐寿辉。

倪文俊一直是陈友谅的领导,是他不断的提拔,陈友谅才一步步走上了高级将领的位置。所以一直以来,倪文俊都把陈友谅看成是“自己人”。但实际上陈友谅是一个心黑手狠,为了利益什么人都可以出卖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

陈友谅是渔民出身,从小就饱受歧视,所以养成了自卑的性格。他知道要改变命运,只有靠自己。

经过努力读书,陈友谅终于在当地县衙找到了一份文书的工作,但还是经常受到县里土豪劣绅的欺负。陈友谅暗暗发誓一定要往上爬,爬到权力的最高点,让所有看不起自己的人跪在自己的面前!

据说有一天,一位算命先生路过陈家祖坟,见此地风水极佳,于是对陈友谅说,你家祖坟的风水很好,你们家肯定会出现一个大富大贵之人。陈友谅听了算命先生的话后,更加坚信自己总有一天能干成一番大事业。

红巾起义爆发后的一天,陈友谅与几个朋友在酒楼上喝酒。喝到酒酣耳热时,陈友谅大谈天下大势,并高声为彭莹玉等人喝彩。

当时刚好有个豪绅在酒楼吃饭,听到陈友谅为"反贼"叫好,马上命手下打手将陈友谅抓起来送官。

没想到几名打手根本不是陈友谅的对手,几个回合便被打得头破血流,四散而逃。那名豪绅最后也被陈友谅扔下酒楼,当场一命鸣呼。

陈友谅杀了豪绅后,立马便投奔了徐寿辉的红巾军。

在红巾军,陈友谅展示出了他的才能,很快便得到了倪文俊的赏识,渐渐走上了高级将领的行列,成了镇守黄州的将军。

倪文俊阴谋败露,来投靠陈友谅后,陈友谅表面上热情接待,表示愿意为倪文俊肝脑涂地,在所不辞;但在弄清楚倪文俊已成为孤家寡人之后,陈友谅毫不留情地结果了倪文俊的性命,并用倪文俊的人头替自己邀功请赏。

杀掉倪文俊后,陈友谅成了天完国的重臣,被徐寿辉视为心腹,并担任了天完国的代理宰相,接管了所有的兵权。

接管了所有的兵权后,陈友谅表现出了他军事上的才能。在掌权之后,他率领红巾军连克江西、安徽等地,并一举攻下了武汉。

随着权力的日益增大,陈友谅的野心也在膨胀。他认为徐寿辉啥也不会,凭什么做天完国的皇帝,自己事事还要向这个废物请示?还不如做掉徐寿辉,自己来当这个皇帝!

四、

为了实现当皇帝的“宏伟目标”,陈友谅决心先除掉支持徐寿辉的那些将领。至正十九年九月,陈友谅将赵普胜骗至安庆,以图谋不轨的名义杀了赵普胜,同时挟持徐寿辉移都江州,自己则自立为汉王。

丁普郎和傅友德见赵普胜被杀,大为惊恐,怕陈友谅接下来会对付自己,于是投靠了朱元璋。至此,徐寿辉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徐寿辉是个无能的人,但并不是傻瓜。他也看出陈友谅的野心,为了活命,他表示愿意把权力交给陈友谅,只是希望陈友谅能留他一条命。

陈友谅是属于那种“卧榻之前岂容他人酣睡”的人,他怎么会那么仁慈,放过徐寿辉?

至正二十年六月十六日,陈友谅率军攻下采石矶后,派人请徐寿辉到当地一座名叫五通庙的寺院拜佛。徐寿辉不疑有诈,很快便应邀而至。

徐寿辉进入寺庙时,天上正下着大雨,陈友谅冷冰冰地站在窗前,似乎是在欣赏窗外的景色。见徐寿辉来了,陈友谅哼都没哼一声,仍然屹立不动。

徐寿辉感觉气氛有些尴尬,于是放下“皇帝”的架子,亲自走到陈友谅身边,讨好地对陈友谅说:“这次打下采石矶,我们是不是接下来就可以占领南京了?这都是你的功劳,我真要好好感谢你啊!”

陈友谅哼了一声,仿佛自言自语地说道: “可惜你看不到那一天,因为你活不过今天了!”

徐寿辉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顿时愣在了原地。他不是傻瓜,自然听得出陈友谅的言外之意。联想起陈友谅杀起倪文俊、赵普胜时的那种毫不留情,徐寿辉的冷汗顿时流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寿辉想向陈友谅求饶,但由于极度的惊恐,他几次张嘴,只发出了几声“啊,啊”的声音,无法组织起一句像样的文字。

过了半晌,陈友谅突然扭过头来,一双如同鹰眼般犀利的眼神死死地盯着徐寿辉,脸上写完了嘲弄之色。

徐寿辉知道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如果再不抓住,可以说必死无疑。他用力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也许是吓出来的泪水),用一种乞求的声调哀求道:“我把皇位让给你,我只做个平章,你留我一命,可以吗?”

陈友谅笑了。在空旷的大殿中,他的笑声显得那么凄厉。笑声甫停,徐寿辉听到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句话,“你是怎么在这个乱世上生存下来的?”

陈友谅话音刚落,黑暗中闪出两名卫士,用铁锤将徐寿辉的脑袋砸了个粉碎。

五、

徐寿辉被杀的当天,陈友谅命人用水将徐寿辉留在地上的血冲涮干净,在大雨中于五通庙登基为帝,定国号为汉,年号大义。

每次看到这个“大义”的年号,我总感觉恶心。一个杀师父、杀朋友、杀君主的人,竟然有脸把“大义”这两个字当作年号,真的不能不佩服陈友谅的脸皮。

陈友谅没有想到,杀了徐寿辉后,会让他的手下"将士皆离心"。因为徐寿辉虽然没什么本事,但在天完政权中,却是神权和皇权的象征,对农民起义军起着号召和团结的作用。

徐寿辉死后,天完国的另一位元帅明玉珍大怒,对手下曰:“吾与友谅俱臣徐氏,不想友谅悖逆如此!”从那以后,明玉珍成了陈友谅的死对头。他一边命人建庙祭祀徐寿辉,一边自己在重庆建立了大夏国,决心与陈友谅“绝不与通”。

相比陈友谅杀徐寿辉的愚蠢,朱元璋对小明王韩林儿的做法要明智得多。虽然韩林儿和徐寿辉一样都是傀儡,但朱元璋表面上对小明王非常尊重,为了不让张士诚把韩林儿这块金字招牌抢走,不惜与张士诚大打出手。

一直等到称帝条件完全成熟后,朱元璋也没有亲自动手杀掉韩林儿,而是借廖永忠之手,用“意外事故”除掉了韩林儿。

虽然不少人怀疑韩林儿之死是朱元璋指使的,但毕竟没有证据,而且朱元璋在韩林儿死后,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悲痛,收买人心,这些都比陈友谅的表现要出色多了。

虽然有算命先生的预言,但陈友谅还是没有统一天下,当上真正的大一统的皇帝。在鄱阳湖之战中,陈友谅战死,朱元璋成了最后的胜利者。在得知陈友谅的死讯后,朱元璋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友谅亡,天下定也!”

陈友谅是不是坏人?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他是个具有极强的军事和政治才能的枭雄,也是反抗元朝统治最坚定的起义军领袖,但他又是个“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刚愎自用的人。他盲目崇拜武力,不知道人心向背的重要性,所以他的败亡早已注定。

参考资料:

张翼之:《徐寿辉与天完红巾军》

毕英春:《陈友谅与朱元璋的斗争》

陈永汉:《白话二十五史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