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复杂局势,促使邓公1992年南巡,并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发展才是硬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企业更是如此。

企业在任何时刻都会有或大或小的问题,我们不能为了解决问题而停滞不前,企业发展了,也许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本身就是辩证统一。

正文

不进则退,企业的发展,唯有增长

增长:永恒的主题!业务规模的扩大是吸引投资者持续支持的唯一途径。守住本业、眼观六路、拓展关联产业或者新兴产业(小规模扩展),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下不停的寻求增长机会。

增长,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解决3个问题

企业如何增长?

如何有效增长?

如何持续有效增长?

如何增长

增长的第一关键是客户,客户是企业生存的唯一理由。“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很多企业的经营宗旨。企业要生存发展,唯有尊重客户,尊重客户的价值观,尊重客户的利益,满足客户的需求,让客户活得好,企业才能活得好,才能有增长的基石。

如何有效增长

通过一加一减来实现,做加法,提升盈利水平;做减法,去除低效的流程。

一增一减需要管理者从管理思维迈向经营思维,管理思维是更多的关注一些企业内部问题的解决,经营思维是更多的关注一些产出的结果。

每个公司都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但质量绝对不能成为限制发展的紧箍咒,适度的质量有利于规模的迅速扩张。

企业的发展如同长江水,目的是流入大海,江水在奔流到海的过程中,肯定是泥沙俱下,但有些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就消失了。

比如说企业做流程制度时候,有些企业流程制度非常的完善,可是公司效益却每况愈下,为了解决一个问题,监管部门会去增加一个控制流程,反而又会增加一个新的问题,所以把流程制度设计变成公司的高速公路,让业务跑的更顺畅,效益更高,才是流程制度设计的初衷。

所谓增加一个节点,必须去除两个节点,才是流程优化的核

如何持续增长

一是企业经营者的格局要大,要有国际视野

业务国际化是企业要做大做强的必然趋势,企业要规模扩大,需要获取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市场。国内企业变成跨国公司,要把过去四十年学到的资本扩张运用到更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市场。小微企业也需要国际化合作,利用供应链优势(运营规模+质量)寻找生存的空间。

有时候会发现,伟大的公司创始人都很会吹牛,比如说华为的任总,在2000年的时候就跟员工吹牛皮,告诉员工买房子客厅可以小一点,但阳台一定要大一些,到时候钱多的发霉,可以拿到阳台上晒一晒。

马云在1999年就对员工吹牛,阿里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10位。这个牛在2013年就已实现。

所以企业家视野要广,能够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更要有描绘愿景的能力,在不确定的道路上给员工点亮一盏明灯。三国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也完美体现出曹操描绘愿景(会忽悠)是把好手。

二是人才的识别、培育及绩效管理

企业的发展战略,战术需要靠人去实施,所以人才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企业战略发展和战术实施需要不同层级的人才。从研发、销售到管理,我们需要高端人才,有广度和深度的人;从与客户接触到产品实施过程,我们需要会思考的员工,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客户、过程创造价值。

人才的培育聘和内培是相辅相成的。内部培养是最好的,但是需要长时间的培育,这是根基,而且成本很低。老板能够认识到价值创造的基础,培养员工的动力就有了。只有有理想的老板才会这样去做。员工和企业的共同成长是造就企业成功的关键。当然,外聘员工带来的新知识、新认识会促进企业“血液”流动,激发员工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进而形成体内良性循环。

人才的绩效管理把握人性,不是人性化管理,而是基于人性的管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性是利己的,引导员工,利益驱动,但只有蛋糕做大了,公司发展了,大家才能获得更多利益。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结语

发展是硬道理,一个国家只有经济GDP增长,社会才能保持稳定。企业发展了,员工才会觉得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