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李靖这样一位功勋卓著、名望极高且有独特见解并将战争艺术发挥到极致的将军来领导军队的话,唐王朝也很难在短短数年时间里便击败叛军以及吐蕃势力并收复了失地并且还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正是因为他在那场战乱中所发挥出出来的军事才能以及由此而产生出了一些独特的军事艺术才使得唐王朝能够在短短数年间便取得了如此大得成果。

二、与一些具有武功才华的人一起创立武举制度

唐高祖武德元年,李靖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从此,他开始了以军事才能为主要考核标准的“武举”制度。李靖的“武举”制度是根据武德二年六月唐太宗李世民颁布的《将苑》而建立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将苑’是指唐代军事人才选拔标准之一,主要考核“将”这个级别的人的军事才能。‘将苑’所考核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即:军略、治法两方面,第二部分为武功方面。“将军将一人为帅者,先学一术;然后选将之人,先学武功技艺,以武试之。第二部即有才能之士以文试之。”(《将苑》)所谓“武举”制度是指以军事才能为主、兼顾文学的“武举”制度。

三、提倡武艺文才并重,认为文武兼修是士人之通途

李靖的父亲李瑗,是北魏开国功臣魏郡平卢县人。魏郡是北周时设置的四郡之一。北周时期,魏郡郡长是太子元宝炬,他的母亲和舅舅是开国功臣梁仁都。

李靖的母亲和舅舅梁仁都,都曾在北齐朝中担任过官员,在当时就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李靖少年时期家境贫寒,但他却不忘勤学苦读、发奋读书;他的舅舅梁仁都,则以善于用计闻名于世。

唐高祖武德四年,李靖从魏郡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对当时社会上盛行的“武功”进行了一番思考:“今之所举者虽为文者也必有其才学;有其才者当以武行而显之。”

1文能治世,武能安邦

李靖对文武兼修的看法,最早见于他的《书经》。该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文者必有武备,武者必有文资,二者若能兼之,则国家治之可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国家要是没有了文才,那么这个国家就无法治理;要是没有了武功,那么这个国家就难以长久。”

虽然李靖所言的武,是指军事方面的技能,但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他认为“文能治世”、“武能安邦”是士人最好的出路。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只有文武兼备者才能担当起治国安民的重任。当武王时期“一鼓而定诸侯之国”、开创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文武各率其官;其人无贵贱”的局面之后,社会上对于文才和武功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段话所蕴含的道理是: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实现自己心中美好理想和抱负;就必须要拥有过硬的军事技能。而当一个人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成为文武兼备之时;他就已经是一位优秀、合格人才了。

2有才者当以武显

“士人之通途”,不仅强调读书识字的重要性,而且还特别强调了文与武两者的有机结合。李靖认为:“自古帝王,无不以文治武功而称;其所成就,莫不为武举而著。”

唐高祖武德四年李靖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他在对自己文章水平的估计中提到:“今之所举者,虽文者必有其才;有其才者当以武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高祖武德四年,李靖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当他听到唐朝的著名宰相李绩在这次考试中名列第一而闻名于时,他就对自己文章写得不好而感到惭愧。他说:“今之选者,虽文能成大功,而其德皆无所施。此岂可用?”

3士无文才,不足以为将

唐代的科举制度中,文才是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的基本途径,因此它在选拔人才时有着很大的作用。

唐初著名理学家陈子昂曾说:“若夫选士之法:一曰学。二曰文。学则不可以不工,文则不可以不辨。是故无有无用之人”。“士无文才,不足以为将”虽然在李靖看来只是从“武学”上考虑的话,但它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的要求:只有文武兼备才能够为将帅;如果没有文才,也很难成为将帅;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人没有武的才能,那么他就很难成为一名将帅了。

因此对于“文”和“武”要同等看待。这种思想是对古代士人身份的一种反思:他们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而只有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掌握治国之道,才能够改变自身命运、改变家族命运。

“夫文章者,经国之大业”;“其有才力者亦必得遇明主之遇而用之,故虽无其人焉而不能致其将;苟无其将而致之于天下,必至身死国灭则虽有其人亦如之何矣?”这是李靖对自己家族命运和国家命运进行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4武士道胜,则不败于世;

武士德胜,则不失于国。”李靖的观点,虽然也是主张“武艺文才并重”:“今之士人也当文武兼修。”但他更是从一个读书人的角度来看待当时“武功”之风盛行的社会现实,而不只是将其理解为一种社会风气问题:“若武事之习成,则天下将安。今时文士者必以武为功,武士必以文为法。如此则不能知其所为矣。”

四、创立新的选拔人才机制——“武举制度

李靖创立的“武举”制度,对于当时选拔具有较高武功才能的人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由于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颁发的国家军队编制,并且实行统一编制和领导管理的军事组织;同时,在唐朝以前,没有一个以武官为主体的军事组织。

李靖创立了“武举”制度后,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在“武举”制度的影响下,唐代中后期时许多有武功才华以及有志报效国家、保卫家园者被选拔为军官。

当时,由于战争频繁,各地人口大量增加,而朝廷每年都要征发大量士兵到边疆戍边;另一方面为了应对战争而征调大量兵力进行战争或征发百姓服役。在这种情况下,李靖看到了培养出“合格”军官的重要性;同时又为保证“合格”士兵的基本素质——武艺和文才而忧虑。

他认为:“武举”是当时选拔军队军官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也有学者将“武举”制度比作是科举制度中选拔人才、选拔官员和推荐人才相结合的一种方式。

1武举的意义

李靖“武举”制度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的人才选拔方式,它极大地促进了军事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这是国家首次由政府主导举办的军队高级军事教育、培养军官的考试。

其次,它使得大量平民子弟有机会走进军营建功立业,为国家输送大量军事人才。再次,这次考试还有利于提高基层士兵的政治思想水平、文化水平和军事技能。

再次,在这种制度下选拔出来的军官可以在军中继续任职,并且对地方社会也有一定影响。

第四,“武举”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士兵的文化水平和素质,使他们能够在艰苦环境中保卫国家与家园。

第五,“武举”考试虽然是科举考试中选拔军官的一种方式和途径,但它也可以起到促进国家军队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军事素质、培养优秀军官、增强战斗力等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六,李靖“武举”制度还能够培养出一批对人民群众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军官。

第七,为了加强唐朝中央军队建设与指挥人员素质以及提高各级部队战斗力、凝聚力、战斗力而创立“武举”考试制度是必要的。

第八,“武举”制度为唐朝后期选拔人才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和新方式——通过军事考试进入军队任职以及进行军事训练。它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唐朝后期军事事业发展。

2、武科考试的内容

“武举”的考试内容是由李靖制定的,并确定为:第一门要考四书五经,第二门要考《春秋》《左传》《史记》,第三门要考兵法和武艺。(1)四书五经:这是为了考察考生对经史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2)《春秋》:主要考察考生关于“三王之道”的了解和运用;(3)《左传》:主要考察考生对战争策略、军队组织与指挥、军纪等军事理论的掌握程度。(4)兵法:主要考察考生对各种战例的熟悉程度和对战争战术理论的掌握。(5)武艺:主要考查考生对武艺方面有无钻研、有无造诣。

3武举制度对当时人才选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靖在开创“武举”制度时,他将目光投向了当时的军事人才。因此,李靖对“武举”制度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在当时的军事人才选拔过程中,“武举”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考试来考察军事方面的能力。而在考试中又将选拔出具有较高武艺能力的士兵、军官。

他认为:“自唐以降,选充武职之士甚多”;而在这一制度下产生了这样一些具有较高武艺与文才兼备者,李靖说:“其人自有其才,而不为人所知也”。“武举”制度是一种特殊人才选拔方式,它不仅可以使那些有较高武艺的平民百姓有机会进入军队服役,而且还可以使那些身怀武功绝技之士进入军队任职,因此他认为:这是“武举”制度在我国军事制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同时,李靖也为唐代中后期的文人们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士人欲以功名显于当世者多矣,惟求才之有道者居之耳。”因此,李靖认为:他设立的这种制度是具有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首先它有效地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其次它有利于提高文人政治地位。再次它有助于选拔出能够更好地报效国家、保卫家园而又有较高武艺和文才之士。[13]同时,由于唐代中后期皇帝昏庸无能、宦官专权等原因;导致了社会动荡、兵祸连连、百姓流离失所。

4、结语

从上述可以看出,在李靖为官期间,他一直都十分注重对军队的管理,尤其是在唐初的“府兵制”时期,为确保军队不受战乱之害,他提出了一系列强化军纪和训练士兵的措施。李靖创建了新的军事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士兵们的战斗力。

在此基础上,李靖又创造出了“武举”制度。李靖为了将自己所学、自己所做的贡献得到认可和肯定,不断地完善着自己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总之,李靖所创立的“武举”制度,对唐代后期军队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