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美食酸汤子,9人食用无一生还,生活中的美食为何会要人小命?

酸汤子

2020年10月5日,黑龙江鸡西市鸡东县的一个家庭正在吃早餐,其中就有这道当地特色美食“酸汤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其中3个年轻人由于吃不惯这种口味就一筷子没动,其余9名长辈全都食用了酸汤子。谁知到了当天中午,这几名长辈陆续出现了身体不适,恶心、呕吐、抽搐等中毒症状,并赶忙送到医院。

到了10月10日,有7人因抢救无效陆续死亡。12日,死亡人数升至8人。19日,最后一名食用酸汤子的伤者也不幸离世。一碗小小的酸汤子让这个大家庭瞬间破灭。

不过有人也疑惑,酸汤子是个啥玩意儿?为什么它的毒性这么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酸汤子是东北地区的特色小吃。大概就是把玉米碎用冷水浸泡发酵后,磨成糊糊状的水面,然后用这种面做成一种粗面条样式的发酵米面食品。

几人中毒住院后,医生首先在当天的酸汤子中检测出了大量的黄曲霉素。不过经过分析,医生认为他们的中毒应该是另有元凶。

因为黄曲霉素虽然会出现在霉变的谷物中,并且毒性也很强。但带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吃起来会有明显的苦味,而且自制食物中出现致死量的黄曲霉素几率也很小。致死量的黄曲霉素一般都出现在食物的自然霉变过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深入调查后发现,导致一家九口人中毒身亡的元凶应该是一种名为椰毒假单胞菌的微生物,准确的说应该是这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

其实就在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发生前不久,同一年的7月28日,在广东揭阳市惠来县神泉镇一家肠粉店里,11名顾客食用过河粉后先后出现中毒症状。最后5人送医院,1人抢救无效死亡。

经调查,确认了这些河粉被椰毒假单胞菌所污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这种毒素看起来吓人,但你一定对它不陌生。“长时间泡发的木耳不能吃”这个常识想必大家都知道。

2019年,深圳的张女士在吃了家中泡发好几天的黑木耳后,出现了呕吐、头晕等一系列中毒症状。

送去医院后,她的肝肾心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但好在紧急进行了肝脏移植,这才保住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泡发的黑木耳和被污染的河粉、发酵的“酸汤子”一样,中毒原因均是这个椰毒假单胞菌。

人们最早在30年代认识了这种微生物。印尼特别喜欢发酵类食物,他们那儿有一种“丹贝”,就是用大豆和其它杂粮发酵而成的饼状食品。

当地人喜欢吃,又经常中毒。中毒者一开始是呕吐腹泻,再严重的就是头疼、头晕、乏力、抽搐、昏迷,最后因呼吸系统衰竭而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50年代时,微生物学家正式从丹贝中提取出了这个从未见过的细菌,确定了毒丹贝的罪魁祸首。可从1951年到1975年丹贝被禁止生产这20多年的时间里,印尼因食用丹贝就造成了7216人中毒,850人死亡。

但无论如何,人们总算是确定了米面谷物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这种毒素,并且致死率很高。

发酵食物还能吃吗

首先,并不是任何发酵制品都值得担心。比如在家做馒头、酸菜、酸奶等,就不需要担心椰毒假单胞菌食物中毒。

一般情况下,椰毒假单胞菌其实弱点有很多。首先它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大量繁殖,需要22到30度左右的气温。

在“酸汤子中毒事件”发生后,当地警方立即开展了调查,结果发现这碗酸汤子竟然在冰箱里冷冻了一年之久。虽然冰箱的温度低,但这显然是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储存时间,米酵菌酸肯定已经在发酵过程中大量产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其次便是水分。在干燥的环境中,椰毒假单胞菌也很难滋生。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市场监管局总是提醒大家尽量不自采鲜木耳和鲜银耳。肠粉和河粉也是这个道理。

第三便是中性的环境。椰毒假单胞菌不耐酸,所以酸菜和泡菜不会被污染。同样的,它也不耐盐,所以咸菜和咸肉也不会出现此类中毒情况。

那么,如何预防椰毒假单胞菌食物中毒?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发木耳不要发太久之外,像米粉、河粉这些湿米粉制品,如果是在家自制,最好在制作出来当天就食用完毕。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不要吃自制的酵米面食物

再次重申,把食物煮熟或者是冷藏这些传统方法是没用的。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菌的代谢物,会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它不是细菌,一般的杀菌方法都没有用。高温的煎炒煮炸也无法让其分解,吃了之后不中毒的唯一解就是摄入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通俗地说,就是吃着吃着感觉味儿不对了就赶紧吐掉。如果已经咽下去了就尽快催吐,排除胃中的容物。

研究人员对广西发生的9起发酵米面中毒事件做了统计后分析,11名中毒生还者平均进食量为65克,其中所有吃到了200克的人无一例外全部死亡,而吃了100克以下的人则全部生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