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了一天雨,衣服被雨打湿了,我就拿着吹风机吹了一下衣服,结果这样一件事被孩子看见,他就对我问东问西的。
妈妈吹风机不是用来吹头发的吗?为什么你要用它来吹衣服呢?吹衣服真的能吹干净吗?妈妈为什么不用烘干机让衣服变干呢?
我本着满足孩子好奇心的本意,对孩子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告诉他吹风机确实是用来吹头发的,但是吹干衣服也是可以的,而且不仅是衣服,吹风机里面吹出来的热风可以烘干很多东西。

孩子之所以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在他的认知范围当上,什么工具就应该拿来干什么,用吹风机来吹衣服是他想象不到的。
其实在孩子刚对这个世界建立认识的时候,他们对于所有的东西都是有刻板印象的,只有他们的生活经验逐渐丰富起来,脑袋逐渐灵活起来,对于某一件物品他们才有更多的想法,才能够产生发散思维。
这就是功能固着思维的基本表现形式。虽然它的出现太过常见,但这仍需要家长对孩子更多的引导。

什么是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主要是指让人们习惯于某种东西的特定功能之后,每一次使用这种工具只会考虑这一种功能,而不会想到其他。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就是关于功能固着的。
实验当中会给你提供一盒火柴,一些图钉,还有几个蜡烛。需要让实验者将蜡烛固定在墙上,但是同样也要保证蜡烛与墙面平行。
对于这个要求大部分的人只能想到那些比较传统的方法,比如说用图钉把蜡烛固定住,或者是用火柴将蜡烛融化把它粘在墙上。
这些答案当然都能够达到实验的目的,但是这些答案都不是最优的解。在他们的眼中,图钉只能用来固定东西,而火柴只能用来点燃融化什么东西。

最标准的答案就是将火柴盒当作烛台来实现这样一个目的。这个答案打破了火柴的原始功能,所以很多的人根本想不到。
当时斯坦福大学也曾经给学生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结果只有23%的学生想到了这个办法,所以说连斯坦福大学的高材生都想不到,一般人的脑海当中当然更没有这样的概念了。
虽然功能固着体现在大部分的人的身上,但其实这种状态的存在其实是对人自身发展的限制。

功能固着会侵害孩子
1、孩子没有创新思维
其实孩子越小越不会受到功能固着思维的影响,因为小孩子他们本来就对一个物体没有什么概念,但是越长大之后受到家庭教育或者是其他环境的影响,孩子就会明显产生功能固着。
虽然在孩子小的时候,这种思维并不会带来什么样的坏处,它甚至可以帮助孩子解决一些生活当中存在的难题。
但是如果任由这样的思想长期发展下去,它可能会让孩子的思维逐渐形成一种定式,失去发散思维的能力,也就缺少了创新性。

2、不会产生进步
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功能固着思维带给孩子的坏处。遇到的每个问题孩子都有他固定的解决方案,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他还用同样的方式去解决。
但是孩子不知道的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类似的问题,但其实它内部是有微妙的不一样的,如果孩子不能够转化思想,一直这样古板的按照原来的方法,那么他们不会有任何进步,方法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更新。

家长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
七巧板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游戏,但是它对活跃孩子的思维用处明显,家长就可以给孩子买一副七巧板。
七巧板本来它的指示图上只有7个图形,家长可以让孩子先照着一些图形进行练习,等到孩子熟练之后,家长就可以给孩子设计出更多的创新型的图形,或者是让孩子自己拼凑图形,自己开动脑筋想象这图形代表着什么。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拼七巧板总是打击他们,说他们拼的不像。但其实这就是小孩子的思维,他们就该这样,很多东西在他们的思想当中的样子与大人是绝对不同的。
家长不能够因为孩子与自己不同而去打击他们,而是应该鼓励他们多做这样的事情,这样才能刺激孩子大脑细胞的发育。

孩子越大其实越容易受到功能固着思维的影响,所以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当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