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4日郑州工作报告显示,郑州2022年GDP增长2%左右,这一数据放在同级别城市是什么水平呢?武汉4.5%,长沙4.8%,合肥3.6%,也就是说郑州倒数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州、武汉、长沙、合肥虽然都属于中部城市,但是经济结构却有非常大的差异。

郑州的主导产业是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现代食品、新型材料、铝加工制品、生物医药。

武汉市计算机通讯及其他电子设备、煤炭石油化工、汽车等。

合肥市汽车及零部件,平板电子,家用电器,光伏新能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

其中郑州工业产值当中有70%是由电子信息产业贡献的,也就是富士康及周边产业所带动的,另外食品加工以及汽车及装备等,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下滑。

如果要论高考成绩,很明显郑州偏科严重,过度依赖富士康等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也没有办法,除了富士康,郑州真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无论郑州日产,还是宇通,都是肉眼可见的下滑。

近日看了一篇兰州理工乔治的硕士论文《宇通公司人才流失对策研究》,其中详细列出了近些年宇通人才流失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表格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专业技术人才流失是逐年上升的,论文当中还列出30岁以下年轻技术人才超过50%,也就是说宇通出现了巨大的人才断层,没有足够的年轻技术人员撑住场面了。

宇通不景气的原因我在《左手比亚迪,右手福耀玻璃,郑州打工人是否拥有春天?》当中有详细的介绍,由于高铁、顺风车,尤其是黑车的影响,导致整个客运市场受到巨大冲击。

宇通的不景气,只是郑州工业产业的一个侧面,郑州日产、海马汽车、上汽、东风日产等企业,在新一轮新能源汽车冲击当中无一幸免。

在这次报告当中,给郑州2023年GDP增速下达了7%的任务,其中工业增加值8%以上。雪上加霜的是,占比超过70%的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着外迁的风险。

我在《郑州富士康逃跑,谁能吃饱?》详细介绍了富士康外迁的原因,面对苹果手机成本及供应链安全考虑,苹果手机在印度的生产份额,预计在2025年增加到25%。

郑州的日子已经够难了,还在不断被负面新闻带上头条,720洪水瞒报,烂尾楼、赋红码、接着是表演式解封。

每一波节奏都让外地人对郑州越来越失望,别说像宇通这样的企业招不到优秀员工,甚至亚洲第一的郑大一附院都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

无解了吗?

2021年10月9日,比亚迪以7.2亿元竞得郑州4宗约4104亩工业用地。如果按照合肥比亚迪占地规模测算,郑州基地与合肥比亚迪产能相仿,能够达到40万辆/年。

2022年8月份比亚迪又以3.36亿元,购得1894.73亩工业用地,用于电池等配套产业的建设。

郑州目前有且能抓的稻草,似乎只有比亚迪一家工业企业了,按照比亚迪目前发展态势,已经跨过了上汽、一汽、广汽等一众合资车,未来还能够战胜特斯拉这个国际巨头,甚至能够引领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

汽车被喻为工业产业头冠的明珠,不仅能够带动本国工业技术的提升,提高工业产值,也能提高本国产业工人的福利待遇。拿德国汽车零配业博世为例,工作3-5年的员工,一般都能够拿到6000欧元以上月薪,工作到十几年,月薪上万欧元不成问题。

比亚迪对郑州的规划是年产100万辆汽车,如果按照这个产能,未来能够带动就业人口超过20万人以上。别说工程师们能够获得不错的收入,普通装配工人也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

目前比亚迪所在的开封尉氏地区,企业付给工人的薪水普遍在3000元左右,在比亚迪到来之后,薪水直接来到6000元以上。

承载了全村希望的比亚迪,未来有这么大的市场吗?

王传福在2021年的时候就放过狠话,未来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会冲到35%,比亚迪的销售目标是150万辆,是2021年销售目标的2.5倍。

2022年已经结束了,比亚迪目标实现得怎样呢?从1月4日比亚迪官方数据来看,整个2022年销售185万辆汽车,实现同比增长212.82%的增长。

不好意思,王传福吹的牛都还真的实现了。

为什么相信比亚迪是全村的希望?比亚迪能够在一众新能源企业当中突围,依靠两项关键技术:成本优势,技术优势。

一、成本优势

像汽车这种大件消费品,消费者购买过程都是非常理性的,别说你自动驾驶算法有多牛,百米加速有多快,车机系统有多么优秀,在性价比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苹果手机当年进入中国吊打诺基亚、摩托罗拉,然而在华为、小米等高性价比智能手机面前还是会败下阵来。在世界市场也是如此,在没有新技术突破之前,主打高性价比的三星也在逐渐吞噬苹果的市场。

同样都是L2级别的自动驾驶,我为什么不购买价格更便宜、空间更大的电动汽车呢?不仅是中国的消费者,东南亚、欧洲消费者在高性价比面前,也都显示出了超高的理性。

比亚迪为什么能够做到如此低的成本呢?

万科董事长郁亮与王传福曾有过一次经典对话,也让万科因此找到了地产黑铁时代的发展方向。

王传福:“比亚迪造车,除了轮胎和玻璃,别的都自己生产。”

郁亮十分费解:“汽车产业的零部件供应如此成熟,你干嘛要自己造,为什么不直接在市场上采购,只把控最核心的技术竞争力就行了呢?”

王传福:“每个部件都有️厂家,每个厂家都要赚10%的利润,钱都让他们赚走了,比亚迪还怎么赚钱?”

所以郁亮认为房地产的黑铁时代也要像汽车行业一样进入微利时期,地产商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层层转包,而是要亲自下场多干累活,多干脏活,只有这样才能够活下来。

比亚迪除了把工厂建在像郑州一样的工程师红利地区,还会利用垂直一体化的方式整合整个供应链。比亚迪几乎把整个生产上下游都拿来自己做,因为高度整合能够节约大量的中间成本,也让比亚迪拥有其它车企无法做到的价格优势。

比亚迪由于过去是做电池出身,所以能够整合电池上游的原材料,还有中游的电池、电机,并且核心的电控技术也都是自研。

整个比亚迪集团有19个事业部,其中涉及汽车业务的事业部超过10个,从车灯到显示器,从多媒体到音响系统,从空调到压缩机,从配电盒到开关控制器,甚至车钥匙、橡胶、涂料,比亚迪也全都自己来搞。

甚至在2022年,比亚迪还购买了8艘大型运输船。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2022年的航运市场上,可装载6500辆汽车的滚装船,日均租金涨到过9万美元,这比起2020年的低位上涨了8倍。这样一艘船从中国到欧洲的往返航程需要60天,租金成本加上燃油成本,一辆汽车从中国运到欧洲,海运成本就接近1万元人民币。

比亚迪出口一辆汽车只能赚到7000元,光海运成本就需要1万元,辛辛苦苦挣到的钱全部摊到航运成本上了,于是比亚迪决定亲自下场做航运,把供应链当中航运也给做了。

比亚迪之所以如此任性,还和中国这个超大规模有很大关系,就算你做一把车钥匙,上百万辆的规模也能够养活一家企业,所以比亚迪能够让整个产业链全部自己来搞,把成本降到最低。

所以欧洲出租车巨头SIXT在对外宣称要购买比亚迪电动汽车的时候,就告诉媒体: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像比亚迪一样提供如此便宜,而且数量众多电动汽车。SIXT说如果它从欧洲购买新能源汽车,10万辆汽车需要等待1年半,而比亚迪只需要1个月。

而欧洲百姓也很诚实,面对价格昂贵的欧洲电动汽车,还是来自中国的比亚迪更香。即使没有任何广告,比亚迪在欧洲也可以大杀四方。

我们不能浪费任何一次危机,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之所以能够杀入美国,正是源于上个世纪的能源危机,石油价格飙升,美国百姓不得不放弃价格高昂的本土汽车,选择了经济实惠的日本汽车。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欧洲包括全球都将进入肉眼可见的巨大衰退期,性价比更高的比亚迪无疑会成为其出海的巨大优势。

二、技术优势

除了成本优势,比亚迪过去几年在新能源领域所积累的技术优势,也能够让其在汽车工业百年未有大变局当中,把握住机会。

2020年比亚迪发布了刀片电池技术,随后在2021年就开始量产。刀片电池是一种又长又薄的电池,因为形似刀片,因此被称为刀片电池。刀片电池可以自由定制,从0.6米到2.5米自由延伸。

刀片电池优势在哪儿呢?安全、能量密度高、低温性能好。刀片电池的安全性比市场通行的三元锂离子电池要高,证据就是能够经受住针刺实验。

针刺实验被认为是最为严格的新能源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曾一度因为这项安全测试要求太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顺利通过,一度被取消了。

如果同样的钢针去穿刺普通的三元锂电池,电池表面温度会迅速攀升,最后剧烈燃烧爆炸。但是同样的方法针刺刀片电池,不但表面温度升高不高,甚至看不到明火或者冒烟。

当比亚迪刀片电池所表现出的性能更加安全、能量密度更高、低温性能更好之后,不但红旗、福特等电动汽车纷纷购买了刀片电池,甚至竞争对手特斯拉也下了订单。

当特斯拉开始筹备进入中国的时候,王传福曾评价说:

“家庭消费一旦起动,比亚迪分分钟可以造出特斯拉。”

后来马斯克在采访当中被问及比亚迪的时候,不屑一顾地回答:

“在考虑比亚迪对特斯拉构成威胁之前,他们要先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

时间来到2022年,比亚迪不但冲到热销第一,甚至特斯拉不得不采用降价的方式来应对比亚迪的冲击。马斯克也在公开场合转变了他的态度,认为在中国遇到了强大的对手。

这样的对手不但对特斯拉造成巨大的冲击,对整个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也造成巨大影响。

总结

汽车产业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从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换的当口,全世界因为疫情经济面临全面衰退。和当年日韩汽车杀入欧美市场一样,在巨大的衰退期面前,每个人的购买过程都会更加理性,这就是比亚迪的机会。

郑州在过去经历一系列负面报道之后,急需要更好的就业环境来提振百姓的信心。很显然洛阳栾川钼业、中国平煤神马、河南能源化工、河南豫光金铅等能源企业,担不起这么巨大的责任,只能依靠工业皇冠明珠——汽车产业,来带动整个郑州工业产业向前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