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远方的台积电传来正式量产3nm芯片的消息,不禁让大家心里愈发焦急。咱们大陆本土的芯片制造商们最近怎么就没半点动静呢?

然而,“说曹操,曹操到”——中芯国际率先打响了2023年本土芯片产业的“开门红”。据多位数码博主爆料,其已实现12nm芯片的初步量产。

12nm芯片与此前中芯国际量产的14nm芯片相比,不仅在性能方面提升了10%,而且还降低了大约20%的功耗,属实是一场关键节点性突破。

而且中芯国际还没拿到EUV光刻机,所以这次爆料出来的12nm工艺制程芯片也应该是用DUV光刻机实现生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自@数码科技大爆炸VVV

当然,由于中芯国际曾经作为华为的芯片代工厂,二者之间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蜜月期”。

所以,众多网友猜测,中芯国际的在芯片制程工艺上的突破,也有望带来海思麒麟芯片的产能爆发。

同时,最近关于华为将初步实现12nm和14nm芯片的量产爆料,似乎更是侧面配合上了中芯国际。

众所周知,华为的“芯片之殇”不是秘密。尤其是在去年年底,华为海思麒麟芯片属实是消耗殆尽。

为了让消费者能再感受一波华为自研的麒麟9000,华为还推出了售价17499元的Mate X2官翻机。可以说,为了解决芯片问题,留存用户兴趣和信心,华为真是煞费苦心。

而正当大家满心以为华为从此以后困囿于5G和芯片的迷局时,中芯国际量产12nm芯片的消息就像一针“强心剂”,一下子让大家陷入了沸腾之中。华为的代工厂,这不就来了。

虽然,不论是14nm芯片,还是12nm芯片,都只能被归入中端芯片之列。而且这两者的工艺制程,比起10nm以下的芯片工艺制程,肯定仍然存在一条技术上的隐形鸿沟。

但是,中芯国际的14nm芯片制程技术已经是国内本土芯片企业中最为先进的存在了。怎么说呢,大家别急着质疑否认,这起码是中国芯片的光,而且方便了多类产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自有趣观点

就拿华为的手机产业举个例子,虽然中芯国际离造出华为目前最尖端的麒麟芯片——5nm的麒麟9000,不得不说,还是有一段需要长期深耕的距离。

但是,中芯国际目前的12nm芯片,也能拿来抵上华为在5年前(2018年)发布的华为nova 3i上搭载的采用台积电12nm工艺制造的麒麟710芯片。

也就是说,就算华为真要拥抱中芯国际,那大概率只能用在中低端手机上。当然,还有一个前提,中芯国际必须全程自研,不得用上美系的技术设备。

图片源自有趣观点

所以说,其实黑马是这么认为的,短时间内应用于手机的麒麟芯片回归恐怕依然困难。不过,应用于华为可穿戴设备的芯片,倒是有机会冲一冲。

等到今后中芯国际再有新的芯片制程技术突破之时,华为应用于手机的麒麟芯片的回归可能性才更大。

总而言之,在台积电、三星等美系势力支持的芯片企业围剿下,中芯国际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已然不易。

我们现在已经看清,与其指望着美国吹起来的梦幻泡影,还不如一步一个脚印发展自己的中国“芯”。

中芯国际在2023年的好消息,给华为,给芯片产业,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曙光。黑马相信,未来,麒麟终会涅槃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