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40年形势图

01

宝元三年(1040年)正月,三川口之战爆发,宋军惨败。

五月,大宋朝廷启用夏竦为陕西路经略安抚使;

范仲淹和韩琦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

范仲淹担任主管鄜延路,韩琦主管泾原路。

然而,两人对怎么对付党项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范仲淹的抗夏战略方针和目标就两个字——守、和!

严防死守,以守为攻,以战迫和,迫使李元昊向宋朝称臣,恢复战前状态。

怎么个守法?

修城。

范仲淹上任后,调集军民修城,修了一座又一座,走到哪,修到哪。

一直到范仲淹调回京城,荣升宰执,他还要让手下人修,恨不得修得遍地都是。

范仲淹这方法,有利有弊。

好处是将前线打造成了铜墙铁壁,只要指挥得当,就能让李元昊碰得鼻青脸肿,压缩西夏活动空间。

但弊端也不小。

按范仲淹的做法,确实可以保住鄜延路,可大宋能做到每路都像鄜延路一样吗?大宋财政吃得消吗?

宋夏国境线实在太长了。

最重要的是,修城可以挡住党项人,也让宋军束手束脚,失去了攻灭西夏的空间和战机。

对于这点,韩琦看得非常清楚。

02

韩琦是彻头彻脑的军事冒险主义,极具进攻精神,一门心思想着打进西夏国内,犁庭扫穴,彻底弄死李元昊。

这年九月,李元昊率军杀向泾原路军事重镇镇戎军(今宁夏固原)。

韩琦赶紧调泾原路各部火速增援镇戎军,同时让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率部偷袭六年前就被李元昊占领的白豹城(今陕西吴旗西)。

任福大获全胜,一战攻克白豹城,李元昊狼狈撤军。

白豹城之战的胜利,让韩琦信心爆棚。

决定乘胜追击,上书朝廷,五路攻夏,一劳永逸,彻底搞定李元昊!

然而,这个疯狂的计划不仅范仲淹不同意,朝中宰执们也极力反对!

韩琦直接进京去说服朝廷。

一番唇枪舌战,大宋同意了韩琦的攻夏计划,但五路变成了两路,即韩琦主管的泾原路和范仲淹主管的鄜延路。

康定二年(1041年)正月,韩琦刚回前线不久,朝廷旨意下来了,两路攻夏又变成了一路,鄜延路不出兵了,要打,你一个人去打。

因为,范仲淹给宋仁宗连写了三封奏章,叫停两路攻夏。

韩琦马上派尹洙(范仲淹和韩琦共同的好友)去延州劝范仲淹回心转意,助他出兵伐夏。

范仲淹还是不同意,韩琦的攻夏计划胎死腹中!

韩琦心里对范仲淹没有一点不满?

不过,他没空想这些了。

03

二月,李元昊再次率领十万大军杀向泾原路。

韩琦亲赴镇戎军,以身为饵,诱敌城下,让任福等人率部在羊牧隆城设下埋伏,伏杀李元昊。

然而,韩琦和任福都没有想到李元昊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好水川设下了埋伏。

打伏击的任福一头钻进了李元昊设下的埋伏圈。

好水川一战,宋军再次惨败。

韩琦被贬职,主管秦凤路。

这一败,韩琦失去了与范仲淹一争长短的资本,大宋王朝开始奉行范仲淹的办法。

可韩琦不服气,不甘心,他依然认为对付西夏最好的办法是进攻。

可形势比人强,他只能违心地附和范仲淹。

庆历三年(1043年)四月七日,范仲淹和韩琦同时回京担任枢密副使。

(后来范仲淹的连襟郑戬接任陕西四路都总管兼经略安抚招讨使)

八月十三日,两府宰执几经调整,由范仲淹任参知政事,韩琦、富弼任枢密副使。

庆历三年(1043年)十月,三巨头主导的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正式拉开了帷幕。

可正当新政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御史台老大王拱辰出手了,一出手就直中新党要害。

庆历四年(1044年)正月,范仲淹在西北前线的两员大将,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滕子京被贬知虢州(后贬到岳州);泾原都部署张亢降为并代钤辖。

更严重的是,王拱辰还让一向以君子自诩新政党人背上了贪污罪名。

所有人都以为御史台这群疯狗会继续咬人的时候,王拱辰却突然下令停手了。

为啥?

因为,新政党人爆发了内讧。

原因就出在范仲淹和韩琦身上。

韩琦和范仲淹,两个骄傲的人一旦产生分歧,谁又能说服谁?新政党人又该听谁的呢?

05

这次内讧源于一座城——水洛城(今甘肃平凉庄浪县)!

水洛城位于秦凤路首府秦州和泾原路首府渭州之间,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庆历二年(1042年)正月,范仲淹建议朝廷重修水洛城,以坚城为依托,进可攻退可守。

“进修水洛,断贼入秦亭之路,其利甚大,非徒通四路之势,因以张三军之威也。”

——范仲淹·《再议攻守》

韩琦和尹洙表示反对:水洛城在渭州以南,有修它的劲,还不如集中兵力,收缩防御。

宋仁宗觉得韩琦说得有道理,直接叫停。

不久,宋军在定川寨之战惨败,陕西四路风声鹤唳。

范仲淹又提出重修水洛城,在薄弱的秦渭通道之间修一个军事要寨,联通秦渭。

这一次,韩琦没话说了,大宋正式决定重修水洛城!

谁来修呢?

范仲淹推荐心腹爱将、权静边砦刘沪!

但尴尬的是,当时实际掌握水洛城不是大宋,而是西北诸蕃。

大宋想修城,首先得拿下水洛城。

庆历三年(1043年)十月,刘沪纵横捭阖,笼络说服水洛城诸蕃归附北宋。

修城开始动工。

但韩琦却和文彦博、尹洙等人一起反复劝说,不能修。

修还是不修?

韩琦和范仲淹的小弟吵得那叫一个凶。

吵了半天,韩琦发现,一点用没有。

论吵架、讲道理,他哪是欧阳修这帮人的对手。

韩琦灵机一动,玩起了阴招。

06

一天,韩琦提醒宋仁宗,陕西战事停了,陕西四路都总管兼经略安抚招讨使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它掌握的权力实在太大了些。

坚决杜绝藩镇是宋朝国策。

更离谱的是,欧阳修不知道发哪门子疯,居然也上书给韩琦打掩护,还找了七条罢免郑戬的理由。

庆历四年(1044年)二月,宋仁宗顺水推舟,撤销陕西四路都部署,郑戬改知永兴军。

就这样,新政党人第一封疆大吏被韩琦和欧阳修拉下了马。

郑戬一离职,陕西宣抚使韩琦和渭州知州尹洙成为水洛城的两大上官。

两人直接说服宋仁宗,停修水洛城。

宋仁宗一道圣旨下来,工程直接叫停。

范仲淹急了,上书重申修城的必要。

韩琦不甘示弱,列举了十三条反对理由。

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

宋仁宗烦了:我该听谁的?

三月十二日,宋仁宗派了三个人去水洛城实地考察!

考察三人组刚走到半路,听到一个天大的坏消息!

07

原来,尹洙为了夜长梦多,直接派人取代刘沪,接管了水洛城大权。

尚未离任的郑戬却暗中授意刘沪和董士廉拒不接受尹洙任免,并且加快了施工进程。

停止修城可是圣旨!

刘沪和董士廉居然敢公然抗旨,简直无法无天。

韩琦、尹洙喜出望外,派泾原副都部署狄青率兵,将刘沪、董士廉抓捕归案,打入大牢,准备以违抗军令和抗旨,将二人处斩。

不过,韩琦千算万算,算错了一点。

刘沪在水洛城声望太高了,诸蕃只服他。

刘沪无辜下狱,为他打抱不平的诸蕃,惊怒之下起兵造反,脱离宋朝。

郑戬第一时间上书朝廷,为刘董请冤,并严厉指责尹洙图谋构陷,致使“蕃汉人民惊溃,互相仇杀,别生边患”。

水洛城局面彻底失控。

08

考察三人组来到水洛城,调查来龙去脉、平息争端。

三人组随即与诸蕃谈判交涉。

诸蕃提出两个条件:

1、水洛城必须继续修;

2、刘沪必须官复原职。

三人组当即表示同意,并且第一时间请示宋仁宗。

三人组代表的是皇帝,尹洙只好先将刘沪、董士廉释放出狱。

狱中,刘沪、董士廉可受了罪了。

狄青这帮军人,下手没轻没重。

刘董二人被打得皮开肉绽,就剩半条命了。

刘沪一出狱,伤还没养好,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继续修城。

五月,水洛城竣工。

刘沪因此埋下病根,三年后病重而亡。

刘沪是武将,文官老爷要整他,他能有什么办法?

可董士廉不是武将,他也是文官!

在大宋居然有人对文官用刑,是可忍孰不可忍!

09

董士廉越想越气,他给宋仁宗写了封奏章,详细解释自己下狱的来由。

而且,他还把好水川之战惨败的真相捅了出来!

在此之前,宋仁宗一直认为好水川战败,都是任福轻敌冒进,中了西夏埋伏!

董士廉告诉宋仁宗,韩琦才是罪魁祸首,开战前他派人勘察过好水川,任福也是他派出去的!

揭完韩琦的底,到尹洙了!

好水川战后,尹洙为缅怀死难士兵,写了《辩诬》、《闵忠》两篇悼文。

辩诬?

朝廷并没有追究任福的责任,尹洙辩什么诬?

这是欲盖弥彰,摸黑任福!

闵忠?

忠臣将士只有皇帝才有资格闵,尹洙僭越!

宋仁宗惊呆了,时隔三年,他才得知好水川之战的真相。

这一刻,他对新政党人腻歪坏了!

10

内讧还在继续。

韩琦死咬一点,刘、董公然抗旨,必须严惩!

范仲淹上疏求情,刘沪守边“最有战功,国家且须爱惜,不可轻弃”。

扯来扯去,最终还是扯到了范韩二人的根本分歧——对夏是攻是守?

五月,韩琦上书朝廷,“请缮甲厉兵,营修都城,密定讨伐大计!”

攻夏?

不可能!

别提这茬儿,

还是说回刘、董吧。

经过漫长的争论,朝堂舆论越来越倾向刘、董。

谁让董士廉被动刑了呢,这犯了文官的大忌。

宋仁宗终于坐不住了,下达最终判决:

刘沪无罪释放,降为镇戎军西路都巡检兼领水洛城兵马监押;

董士廉罚铜八斤;

狄青亲自向刘沪、董士廉传达诏书,并向他们道歉(欧阳修建议的)。

结果一出来,韩琦和尹洙气炸了,坚决不同意判罚,多次上疏要求朝廷修改。

尹洙甚至直接找到刘沪,威胁、警告、恐吓。

闹到最后,尹洙、刘沪不和的消息都传到了西夏人耳中。

宋仁宗真火了,下旨,刘沪再贬一级,尹洙改知庆州。

王素(庆历新政四大言官喉舌之一)接任渭州知州。

11

水洛城事件至此结束,新政党人内讧也暂时结束。

但范仲淹和韩琦的裂痕永远无法愈合......

这样的内讧也没有赢家......

-未完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