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百善孝为先。在我国的优良传统中,孝敬父母是评判一个人可否长久相处最重要的标准。但总有些人受尽父母疼爱后却转头抛弃父母,曹茜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独生女的她出国21年从未回家,甚至父母临终前都不见她的身影,她为何如此对待父母?她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溺爱中的成长

1979年,曹茜出生在大连顺口一家农民家庭里。老来得女,曹茜备受父母的宠爱。茜这个字也体现出老两口对女儿健健康康的殷切希望。

尽管彼时的东北依然有重男轻女思想的残留,但老两口对此不以为然,一心要把曹茜抚养成才。

随着曹茜一天天长大,她也知道了自己家境的贫苦,放学后的她也想要通过给家里帮忙减轻父母压力。老两口虽然心生欢喜,但知道这是耽误女儿学习,不善言辞的他们就以呵斥来督促女儿用功读书。

父母的溺爱让曹茜理所应当的享受着父母给予的一切。不论严寒酷暑,家中的大小事务都不曾被曹茜关心,更别说体力劳动。

好在曹茜在学习上确实有天赋,每年学期结束都能带回来奖状,老两口将奖状贴了一墙又一墙,骄傲得看着女儿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茜的转变

功夫不负有心人,曹茜以优异的成绩超出一本线十几分。从小渴望自由的她想要报考南方的大学。

但对老两口来说,女儿是他们的掌上明珠,他们不舍得让她在外受委屈,就故意呵斥她,企图用这种严厉的爱打消女儿的念头。

谁曾想,向来安静懂事的女儿因为这件事与父母大吵一架,但最终,曹茜还是依照父母的意愿,将最后一个志愿选择了省内的师范大学。

命运给曹茜开了一个玩笑,她的分数只能被省内师范大学录取。但这却被曹茜认为是由于父母的阻拦。

于是在大学期间肆意浪费时间和精力,曾经成绩优异的她也连挂好几科,毕业都成了问题。

为了成功毕业,曹茜打听到了通过出国留学的方式,这样既不用担心毕业问题,又能在学历上镀层金。加上对父母束缚的不满,她不顾家庭的实情,向老两口提起这个事。

当两位连城镇都很少去的老人听到女儿说要出国,不由得大吃一惊。但面对女儿的坚持和对女儿报志愿事情的愧疚,老两口不忍心让女儿失望,只好勉强答应。

曹茜从父母口中听到同意后,终于对父母露出久违的微笑,老两口也觉得欣慰。但钱从哪来呢?老两口平日舍不得吃穿,再加上供养曹茜上大学,家底也就一万多块,还差7万才凑够学费。

那段时间里,曹父曹母每天顶着风雪和白眼,将所熟识的亲戚朋友借了个遍,终于凑够曹茜出国的学费。看着女儿欢快的背影,老两口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留学的生活

德国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幸福,语言的障碍让曹茜不得不一边上语言课一边读书。不仅如此,物价也比国内高出不少。没过多久,曹茜带去的钱便捉襟见肘。

老两口每天在家守着电话,希望听听女儿的生活。但国际电话费用贵的惊人,高达8元一分钟,这让曹茜与家庭的交流仅限于几十秒,这也让曹茜电话的开头就是以要钱。

日子一天天过去,除了出国时交给曹茜的7万元,老两口又陆续为曹茜寄去3万元。面对曹茜一次次伸手却丝毫不体谅两人的心酸,曹父在一次通话中大发雷霆。

本就被生活压得喘息不得的曹茜也使起性子,留下一句死都不再问家里要钱后挂掉了电话。

老两口虽然以为曹茜是赌气,但也不免心生担忧。十个月后,饱受压力的曹茜又一次向家里打了电话求助。

老两口又心急又生气,对女儿的关心之切让曹父不知如何表达,粗糙的话让关心成了责骂,曹茜利索地挂掉电话。

此后,家中再也没有响起曹茜打来的电话。

漫长的等待

四年的求学路结束了。曹家老两口在万家灯火中等待女儿的归家。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却始终听不到女儿的敲门声。

老两口联系不上女儿,只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女儿过的好些,希望她的回心转意。

时间漫长又难熬,十几年的等待,老两口没有等到女儿的归家,反而等到两封癌症的诊断书。曹父的肾癌,曹母的乳腺癌。这让刚有起色的家庭再次陷入慌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在死前再见女儿一面,老两口顾不上身体,四处打听女儿的下落。最终在村委会的帮助下,他们成功与德国大使馆取得联系,但是除了一个废弃的电话号码,丝毫没有相关线索。

在德国华人和相关媒体的不懈努力下,他们终于在慕尼黑大学找到了曹茜。此时的曹茜已经是慕尼黑终身教授,并且有了自己的家庭。媒体向曹茜传达了老两口的身体状况和临终前想见女儿的心意,但曹茜听后没有丝毫反应,只表示自己没有时间回家。

尽管饱受媒体的舆论压力,曹茜始终不愿妥协。可怜曹父曹母,含辛茹苦把女儿送出国,结果在临死也没能再见女儿一面。当亲戚朋友提起曹茜,只有咬牙切齿的憎恨。

结语

可怜天下父母心,曹父曹母为了曹茜的光明前途付出了所有,但曹茜却以父母不懂表达真的将生养自己的父母拒之门外,抛弃血浓于水的亲情,最终落到众人唾弃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