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科院博士后因为儿时的梦想,选择到公安局做一名小小的辅警,并用自己充足的知识储备,帮助破获多起遗留案件。
真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热爱成就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叫缪元颖,是香港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也是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四川省人民医院联合培养的博士后。
选择当辅警,起初家里人都不同意,同事们也特别不理解,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到缪元颖,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
这个选择与他儿时的梦想有关,小时候的缪元颖特别崇拜警察,成为警察也一直是他的心愿,虽然最后成为了生物学博士,但他所学的分子生物学与物证检验有关,这让他对成为警察一直抱有期待。
后来,成都高新分局要引进专家人才组建检验队伍,缪元颖特别激动,放弃了其他选择,毅然决然答应了。
虽然只能以辅警的身份加入警局,但缪元颖并不在乎那些,能用自己的所学帮助案件侦破,就是实现了他的心愿。

缪元颖也确实用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做出了贡献,侦破了多起遗留案件。
2004年9月9日,一位酒吧老板报案,称店里的一名员工被杀害了。死者是被利器割伤颈部,失血过多造成的死亡。
现场没有留下凶器,当时摄像头有限,也没有监控录像。而且,现场的指纹样本特别多,警察们毫无头绪。
这时,酒吧老板又提供了一条线索,他当天上楼的时候,碰到了一个人,他很有可能就是凶手。但是,老板没有看清他的脸。
这让破案困难重重,警察们只能在现场尽力搜集有用的线索。
他们发现了12个烟头,烟头被含在嘴里,也许能检测出什么。这也是现场唯一能用的上的物证。
当时的检测技术有限,这些烟头并没有检测出什么,案子就这样遗留了十几年。
缪元颖博士的到来让案子出现了转机,他来到警局后担任的正是生物材料检验工作。
12枚烟头再次被拿出来,缪元颖没有直接检测,而是详细地问了一番当时的情况,侦办的过程,烟头是怎么摆放的,以及物证的保存。
询问中他得到了一个关键信息,其中一枚烟头是中华烟头,而这枚烟头,当时还没有燃尽,当时酒吧老板说撞见过嫌疑人,所以,这枚烟头很有可能就是嫌疑人留下的。
而已经过去了十几年, 烟头发生了变质,检测依旧很困难。
缪元颖把烟头剪成了好几份,为了能最大程度的利用烟头,一次检测不成功,换一种方法再来。
多次实验后,这枚烟头上还真的提取到了一枚DNA序列,经过比对,他们锁定了四川雅安籍王某,抓捕之后,王某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加入警队4年来,缪元颖检测的物证有1600余件,参与侦破的遗难案件有20余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带领着同事们探讨研究,突破思路,实验室的水平得到大大提升,公安局为专门成立了缪元颖博士法医物证疑难检材工作室。
辅警也能大有所为,缪元颖一直带着他的初心,发挥自己的能力,帮助解决案件,实现自己的梦想。
作者:橘一
编辑:洛子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