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知新大讲堂》第40期节目在《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平台正式开播。本次节目由上海市闵行区知识产权局指导,上海市闵行区知识产权协会、长三角知识产权发展联盟主办,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承办,上海市闵行区企业联合会、上海市闵行区中小企业协会、上海市松江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联盟协办。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识产权中心主任、长三角知识产权发展联盟秘书长郭国中主持节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国中表示,2022年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数量日益攀升,案件类型纷繁复杂,涉及到商标著作权、专利、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以及以及技术合同等。其中不乏热点案件,引发知识产权界热议。

本期《知新大讲堂》邀请到三位深耕知识产权行业多年的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璀璀、李源和丁浩,为大家进行2022年知识产权热点案件的盘点剖析,希望借此机会回顾过去一年间知识产权界发生的热议标志性知识产权案例,与各位知识产权行业人员及观众一起深入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方位为企业知识产权保驾护航

在2022年知识产权涉刑热点案例盘点中,高璀璀重点介绍了全国首例侵犯北京冬奥吉祥物形象著作权刑事案件,三打假“南亚保鲜膜”——南亚公司系列维权案,某著名灯光控制系统公司涉嫌侵犯他人商业秘密案件。

根据案例分析,高璀璀表示,知名卡通形象、吉祥物等玩偶,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生产、销售可能会承担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来越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定会形成快速协同、有效衔接地,以及行、民、刑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璀璀建议,商标抢注有风险,恶意囤积无益处,真正使用才保护;维权策略很重要,行民刑并进有可能,全方位为企业知识产权保驾护航。从权利人维权角度来看,商业秘密成案难在缺乏举证能力;从侵权人抗辩角度来看,需要明确是否符合“商业秘密”,侵权信息与商业秘密是否相同或实质性相同,不侵权抗辩是否成立,情节是否严重。

重视专利合理布局和侵权预警

李源从知识产权律师视角解读了2022年专利热点案例,重点介绍了全国首例药品专利链接诉讼案、奥克斯与格力专利系列纠纷、宁德时代与中航锂电专利纠纷以及自动跟踪行李箱专利侵权纠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案例分析,李源建议,仿制药申请人在作出声明时,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合理专利布局和挖掘,尽可能争取专利的保护范围。专利战应当攻守兼备,被控侵权方采用“提起无效宣告+未落入保护范围抗辩+现有技术抗辩”组合拳往往更有效;充分发挥知识产权鉴定机构的作用,专利战是技术+法律的双重博弈。

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企业亟需重视专利侵权预警,防范技术研发、技术受让或技术许可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对竞争对手做好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在专利战中做到知己知彼。同时,企业要突出产品的创造性,当公司产品的创新方向确定后,做好专利布局。

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方得始终

丁浩盘点并解读了2022年著作权及商标热点案例,重点介绍了全国首例NFT侵权案:《胖虎打疫苗》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哔哩哔哩商标无效行政诉讼、范斯公司(VANS,INC.)与高志龙等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和搬酒网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案例分析,丁浩表示,元宇宙世界并非法外之地,经营者和用户需要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目前,市场上仍存在商标恶意抢注、恶意搭便车、傍名牌的行为,企业在埋头优化产品与服务的同时,有必要重视知识产权布局和保护工作,哔哩哔哩商标无效行政诉讼成功为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当企业等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积极采取司法途径坚决打击制止侵权行为是最佳途径。

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最新修订,司法实践中对于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和适用倍数也在日臻完善,对于此类知识产权恶意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提高。对于侵权人而言,惩罚性赔偿制度是悬于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对于权利人而言,在维护合法权利的过程中,适时提出惩罚性赔偿的诉求,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时刻践行守护创新的使命

同时,与会专家分别从刑事、专利、商标著作权的角度,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了重要建议。

“知识产权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因为无形所以难维权,因为重要所以要保护。”高璀璀建议,民事诉讼是基础,刑事控告可助力;民刑交织争议多,专业团队来助力;商业秘密以泄露,维权保护需前行。

“合理专利布局,重视侵权预警。”李源律师建议,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要做好专利布局和挖掘,不要让专利成为散兵游勇,统筹规划好专利申请,只有做好专利的布局和挖掘,才能真正保护好企业的创新成果。在技术竞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企业一定要重视侵权预警,防范技术研发、技术受让或技术许可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商标著作权来看,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应当产品未动,知识产权先行。”丁浩建议,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要提前做好商标的提前布局和著作权登记,避免被抢注的情形,如果发生不可避免的被侵权情形,企业应当及时寻求专业人士协助。此外,若想避免知识产权侵权风险,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知识产权的合规内容,夯实知识产权保护基础,从源头解决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郭国中最后总结道,“2022年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作为知识产权法律人,我们将时刻践行守护创新的使命。”(文/中企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