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范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优化基层公共服务和管理,加强基层治理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深化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0年1月1日,衢州市出台了《衢州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成了全国首部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指导城乡基层治理工作,为网格治理在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上,落实上级政策、服务群众民生、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明确领导和组织主体的核心领导作用

《条例》规定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原则。并明确规定各级党委党组织领导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统筹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网格化服务的开展。

柯城区荷花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效果显著。荷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综合信息指挥室主任,亲自抓好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设立1名中层干部为专职副主任,每日1名班子成员、2名工作人员轮值的组织架构。综合信息指挥室建立十项运行机制,统筹事件中心、12345、非警务、应急联勤中心(融治理中心)、矛调中心上报的信息,完成全周期闭环管理。目前,综合信息指挥室共受理事件2891件,处置办结率100%。

二、凝聚基层合力提升综合治理水平

从以前的“各自为战”到“统筹联动”,网格治理织密上下联动一张网,提升基层治理活力。《条例》明确规定网格应该配备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并应当参与所在网格的物业管理协调联动工作。鼓励、支持和引导本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成员、村(居)民委员会成员担任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并鼓励党员干部担任兼职网格员。通过将网格员的群众优势与各个部门的专业优势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网格员“耳目”和“喉舌”的作用,实现群众诉求“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据了解,我市网格队伍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疫情防控、应急救援等领域均发挥重要作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方面,2021年以来全市网格采集矛盾纠纷信息近4.2万条,99%在乡镇及以下得到化解,有效处置各类信息和问题隐患33万余件,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网格化通过实现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促进上下联动效率和速度,提升精确管理水平。

三、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的保障体系

《条例》规定衢州各级人民政府及财政部门应当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要求,统筹整合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经费,保障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经费包括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机构建设、运行、维护经费以及网格工作经费等。同时加强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业务培训、考核保障、动态管理等机制。

《条例》规定对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在履职过程中保护措施。

衢州通过立法制规把党的政治引领优势转化为网格治理优势,实现网格管理的“党建+治理”深度融合,衢州基层社会治理的品牌效应正在逐步显现,通过建机制、强队伍,网格工作成效日渐显现。

衢州市司法局宣通讯员:尹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