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罗湖区中医院,20多人齐聚一堂,参加一场“书记沙龙”活动。他们的身份不尽相同,党支部书记、人大代表、居民、义工,但讨论的都是同一话题: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如何为群众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

此前一个月,为探索建强支部堡垒新路径的党建创新做法,罗湖区委卫生健康工委印发《加强党的建设相关工作指引》,全面开展“先锋书记工作室”创建活动,为基层党支部书记赋权、赋责、赋能,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追”的工作格局。“书记沙龙”即代表项目之一。

不到3个月,“先锋书记工作室”创建活动就有31个党支部书记参与其中,申报“书记课堂”等各类项目67项,还入选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部门举办的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与之一同被选入的,还有阳江市人民医院“党建福民”、茂名市茂南区卫生健康局“党建+健康”等品牌党建活动。

这只是广东卫生健康领域积极推动党建工作的冰山一角。一直以来,广东坚持以党建引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把老百姓对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卫生健康工作的奋斗目标,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创新
引领医院发展新征途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重点要抓好一条主线,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2021年全省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培训班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黄飞给出了广东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诀窍之一。

作为医疗卫生大省,广东始终着力走出富有南粤特色的公立医院党建之路,无论是地处省城、资源丰富的百年名院,还是守护一隅健康的新起之秀,他们都有着共同目标——守卫群众健康,共谱健康广东新篇章。

在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贯彻落实国家要求,确立了“思想建党,文化建院”的党建理念,要求各级卫生机构主动作为,发挥党组织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一些医院率先迈出探索的步伐。如2015年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实施“党建查房”制度,通过“看、听、访、评”定期了解支部建设情况,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及时通报反馈,既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也为后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要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广东率先发文,推动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

党建有了方向,还必须有一套操作性极强的工作方法。经过多次调研走访、集中研讨,广东提炼出独具特色的“四有”工程党建工作法,即“班子有作为、支部有方法、党建有品牌、单位有典型”,并确定22家首批试点单位,试点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7月30日,广东省医院党建“四有”工程示范点表彰大会暨医院党建工作推进会在广州召开

这是广东在卫生健康领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不仅要求公立医院做好一般性党务工作,更强调发挥党委班子、党支部、党员在党建和业务两项工作中的领导和带动作用,推动了行业由内容党建升级为质量党建。

以“思想建党、文化建院”为指导,以“四有工程”党建品牌为抓手,不少医院党建工作呈现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

广东省人民医院从“班子有作为”出发,把党委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关键,把党委在医院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写入章程。“医院要求党委领导参加所在党总支部的理论学习和活动,每年讲专题党课30次左右,促进党委与基层的交流。”该院党委书记周琳说。

广东省中医院从“党建有品牌”入手,充分发挥抗非烈士叶欣的示范感召作用,深入打造“叶欣为范”党建品牌,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新活力。“抗击非典烈士叶欣是我院鲜明的文化符号,通过打造‘叶欣为范’党建品牌,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该院党委书记史俏蓉说。

高州市人民医院则发挥班子“头雁”作用,探索出“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现代医院运行机制,走出了山区县级医院“党建+改革”的惠民新路径,助力高州市在2019年获国务院办公厅表彰“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激励支持县”。

系列举措赢得了国家点赞。2019年9月,时任全国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建立在广东调研时指出,“‘四有’工程符合党中央对公立医院党建的意见和要求,具有将公立医院和非公医疗机构通盘考虑的鲜明特点,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聚焦解决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问题,效果好。”

“试点过程中,许多医院看到‘四有’工程引领医院发展的成效,纷纷提交试点请求。”广东省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亓玉台说,为了推动更多医院党建提质增效,2019年底“四有”工程在全省铺开。

星火接连燃起,最终燎成一片红色的海洋。2021年7月30日,广东公布全省首批100个医院党建工作示范点并进行表彰,既是对过去成效的总结,也激励各级医院以此为新契机、新起点,进一步做好党建工作。

实践证明,“四有”工程为健康广东建设走出一条可操作、可考核、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新路径,引领着公立医院驶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在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广东省10家综合类高水平医院跻身全国百强,48家医院获评A级以上,居全国第一。

党建赋能
推动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在深化医改的其他领域乃至整体推进过程中,党建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无论是基层卫生体制改革,还是构建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省委主要领导都高度重视,推动广东卫生健康领域掀起一阵又一阵建设高潮。省委组织部与省卫生健康委联手策划制定了“组团式”紧密型帮扶计划。

在机构建设过程中,广东也坚持强化党委政府负总责的医改领导体制,21个地市均由市委书记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市长担任第一副组长,形成了“一把手”抓医改,一抓到底的良好局面,确保各项改革高效有力推进。

以佛山为例,在2022年9月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中,市委书记郑轲牵头审议了包括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内的多份医改文件。

他还要求,全市各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深化医改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全面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大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快推进疾控体系改革,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县城医改同样如此。在粤西,阳西县于2017年开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时任县委书记孙波出任县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县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主任。“改革必定有障碍,单靠卫生部门和医院来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只要认定方向是对的,县委县政府就一定要给改革者撑腰,给敢拼、敢想、有专业、有担当的人留足空间。”孙波说,县委县政府把医共体建设作为重点内容攻坚。

在县委大力推动下,阳西各级相关单位明确责任分工,密切协调配合,最终形成强大的合力,促使医改大步向前。在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巡礼十三五”广东专场发布会上,阳西作为全国首个县级单位介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经验,成为全国医共体建设的重要名片之一。

阳西屡获国家认可的同时,地处粤北山区的河源市和平县医共体建设步伐也在加快。

从顶层架构设置上,和平成立了医共体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负总责、县长具体负责,时任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黄明东兼任总医院党委书记,全面负责总医院党建工作。“我的工作就是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总院长负责制,协调各部门,确保总医院正常运转。”黄明东说。

后来,和平县主要领导班子换届,但“一把手”负责医改的局面仍在持续,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徐玉珍履新后也出任了总医院党委书记,并且她第一次调研就来到了县人民医院,督导医共体建设工作。

和平也不负众望,2022年1月,中国改革2021年度案例评选结果发布,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入选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昔日医疗洼地华丽转身为全国县强新星

党建引领
党员医生冲锋在前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广东4名卫生健康领域党代表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许可慰,华大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杜玉涛以及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余纳。

除了二十大党代表,他们还有一个共同身份:参与抗击新冠疫情的卫生健康工作者。

▲抗疫战场上,党员身影随处可见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全国面临着一场生死大考。抗疫期间,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办公楼彻夜通明,各医院接连收到党员们请战书:“我是党员,我去前线!”“我有相关救治经验,请组织派我去!”

关键时刻,党员总是冲锋在前。84岁老党员钟南山院士连夜赶赴武汉,奔波于疫情防控、重症救治与科研攻关;

58岁的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自疫情暴发以来12次出征11个城市,将中医药抗疫的广东方案推向全国,是支援抗疫战场最多的国家级专家之一;

年轻的党员王烁千里驰援湖北,深入疫情重灾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6天跑遍荆州8个县市区,却在一次突击检查中遭遇意外,倒在抗疫一线,用生命践行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

2020年9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广东45人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15个组织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6名党员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4个基层党组织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如今,疫情仍未平息,以党员为骨干的医务人员仍在一线坚守。

党员的身影不止出现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线,在临床救治阵地更是随处可见。

2022年10月14日,梅州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钟志雄又一次碰上了棘手难题。84岁的李伯因气促、持续性胸痛胸闷入院,检查结果为室性颤动,随时有猝死风险,考虑到患者年龄大、心功能退减,且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手术难度更大。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钟志雄决定为李伯同时植入S-ICD (A209)除颤器和无导线起搏器(Micra),后者是世界上最小的心脏起搏器,重量仅约2克。更为关键的是,两个植入术式都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的技术,国内尚未有同时开展的案例,国外也仅有零星的报道,梅州市人民医院能行吗?

答案是肯定的。无影灯亮起2小时后,全国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无导线起搏器”一站式植入手术完成了,李伯的死亡危机也解除了。

有的党员则坚守在边远山区。2004年,25岁的董淑猛来到江门开平市玲珑医院,一座位于大山深处的麻风病患者收治医院。18年来,他守护着近40名麻风病康复者,还建立麻风博物馆,推动社会关爱麻风病患者,消除偏见。2021年,董淑猛获评全国优秀党员。

在西藏高原上,红色的党旗也在随风飘扬。

2020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党员医生郑一帆踏上援藏之路,成为林芝市人民医院院内二科副主任。在郑一帆的指导下,林芝市人民医院在卒中诊断技术上填补了多项空白,其中静脉溶栓治疗已经成为常规技术,许多脑梗死患者得以康复。2022年1月,该院顺利通过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的认证和授牌,成为西藏自治区率先通过国家卒中中心的医疗单位之一。

放眼国外,从1971年起,同样以党员为骨干的广东医生远离祖国和亲人,漂洋过海,将医疗援外扩展到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为当地百姓带来健康,也为当地发展带来希望。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在省卫生健康委召开的党组(扩大)会议上,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朱宏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建设新发展阶段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示范省。

记者|王璐

编辑|王侃 梁沐吴秋秋责编|张秀丽

来源|本文首发于《人之初》杂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