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选·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

2023年固收市场展望

2022年股债双双遭遇多事之秋,债券市场全年整体以震荡为主,1-10月收益率窄幅波动,局部出现短期下行的小波段债牛行情,11-12月在政策密集出台、资金赎回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下收益率快速大幅上行。

展望2023年,在疫情防控放开与政策密集出台的环境下,虽然基本面尚弱,货币政策仍维持宽松基调,但债市并非“时间的朋友”,或呈现“√”型震荡走势。

上半年尤其在一季度是债券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交易与持有窗口期,后半程不确定性相对较高,核心聚焦经济企稳节奏与通胀走势。

期限上中短端资产更具参与价值,品种建议关注利率品种与流动性较好的信用债;同时在信用类属上,建议降低组合在单个板块的集中度,相对均衡的布局金融债、城投债与产业债;并适度压降流动性较弱品种的持仓敞口,增强组合的防御属性,更多以交易的视角把握利率波段或品种利差机会,增强收益。

2023年纯债与混合资产策略基金投资策略

2023年从大类资产性价比角度来看,权益类资产整体优于固收类资产,因此在纯债与混合资产策略基金(涵盖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低仓位灵活配置型基金)的投资策略上,建议提升含权敞口,适度压降久期敞口。

底仓品种上,以收益确定性更高的中短久期纯债基金为主,适度配置利率波段灵活的中长债品种及稳健转债增强的一级债基提升安全垫。

(1)票息与杠杆策略优于久期策略,固收类底仓品种建议重点关注中短债基金,尤其是在信用品种上具备交易能力的选手,通过积极捕捉品种交易与个券交易机会,累积回报聚沙成塔。

(2)从全年角度看久期策略并不占优,但经济恢复节奏与幅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可能带来利率的超预期上行或下行,提供短期波段交易获取资本利得空间,因此在短债基金的基础上,可以适度配置中长债基金中灵活利率策略的产品,增强底仓收益;此外,中长债基金作为固收基金的核心品类,其中也不乏久期敞口较低、深耕信用的产品,可以对短债基金的底仓池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3)在正股拉动下部分转债也有投资机会,对于股票敞口受限的组合来说,转债是重要的收益增强方式,从底仓增强的角度出发,在纯债基础上搭配稳健转债的一级债基也是提升安全垫收益的不错选择。

增强品种上,把握经济修复与“国家安全、自主可控”主线灵活布局,积极参与含权的混合资产策略产品。

(1)2023年国内经济恢复是重要主线之一,地产基建产业链、大盘蓝筹等有估值修复机会,可关注重视估值安全边际,以周期、金融、消费中的稳健价值类标的持仓为主的稳健价值类基金;随着经济恢复的逐步兑现,市场主线可能回归中长期的“国家安全、自主可控”,弹性品种机会凸显,可提前储备持仓相对集中在制造、科技板块,对估值有一定容忍度的弹性产品。

(2)随着宏观波动的下降,混合资产策略基金在贝塔层面的收益获取难度加大,深耕权益把握阿尔法的重要性提升,权益投研背景出身的管理人在阿尔法的把握上更具优势,可关注具有权益背景、跨界管理混合资产策略产品的基金经理。

(3)随着市场对打新“新规”的适应以及权益市场的逐步回暖,2023年打新收益有望回升,若主板注册制落地,打新收益将有进一步增加,打新表现突出的低仓位混合型基金也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

宏观政策不确定性;基本面超预期冲击债市;海外政策与经济变化带来股市波动;地缘政治摩擦冲击风险偏好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