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底特有的散漫,一切都是淡淡的冷色。

越是在这样的季节,越是想看一些鲜亮饱满的剧情。

《白莲花度假村》就是这样恰到好处。足够drama,足够让人抽离于眼下的懒惰,一看就是两季十四集,分分钟就能从精神上进行一场热带之旅。

度假——多么有魅力的两个字。有时候会思考,为什么人要度假呢?

海岛、丛林、山丘,可能人们想从这些环境里得到的,就是短暂数日的“退出”感。退出当代的生活,退出所有秩序。

毕竟,当夕阳的光芒湿润海滨的时候,我们多少都会感受到都市生活里缺乏的那份自由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这份抽离于秩序的自由感,才能让度假时候的女人格外有劲狂野。

当drama queen本身就是需要力气的事儿,被西西里的海风或是夏威夷的艳阳耐心滋养过的心,更容易挤出一些炽烈而浓艳的汁液。

不得不说,《白莲花度假村》好看的地方,就在于里面那些超乎常理的怪诞女人们。这里就不做道德评价了,毕竟肥皂剧,就是看个热闹。只能感谢导演,把这出热闹的戏拍得尤其奇观、绚丽、迷幻。

《白莲花度假村》

其实第一季就已经足够精彩。比起第二季,第一季的剧情更多交织在不同境遇的女性上。

想要摆脱当下困顿生活的按摩店疗养师、腰缠万贯但满心只求真爱的富婆、刚刚嫁入豪门的女记者、事业有成但总是得不到家人理解的女强人母亲,以及她那个正在叛逆期的青春期女儿。

这几个女人,各个都满心满腹地写满了意见,在夏威夷的度假酒店里也是一天都没有安分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的情感摩擦也是刀刀见血。不同于惯常的大女主叙事,这些女人虽然拥有异于常人的坚韧,但是在做起选择的时候往往颇为现实。

那一家从政治光谱来说左右两极的中产新贵,遇到了真正的危险后,又飞快地团结到了一起,女儿再也只字不提此前挂在嘴边的伪善口号。

嫁入豪门的Rachel, 花了好几集的时间反思自己是不是成为了trophy wife——那个依附于老公、没有自己谋生能力的花瓶。

而最后疗养师对她的不耐烦,却一下子敲醒了她那颗不愿再当社畜的心,光速返回到自己富足的婚姻中。

最有意思的是富婆Tanya。

说是要投资疗养师创业单干,但是关键真的要她出钱的时候,富婆就开始装忙,因为富婆察觉到了疗养师的情绪价值随着她的野心增长而急剧下降。

其实,现实生活就是这般的狗血与现实。

没有辉煌的叙事,《白莲花度假村》里的女人可没有一个是真的白莲花。借着度假的劲儿,她们只是撒一些狠毒的野劲儿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晒后假日》

看完《白莲花度假村》,难免一下子有点剧荒。

这种感觉,有点像一下子从露水丰沛、万物蓬勃的热带小岛跌回干燥的城市之风里。是呀,都市人,就是分分秒秒都想找到一些度假的暂停感,哪怕是影视剧都可以。

不过,导演们一向都不会放过“度假”这个主题。

没有哪里比豪华酒店更能释放出人性中混乱、迷狂、躁动的那一面。而戏剧的冲突,就是埋在这种终于释放出来的自由粒子里。

去年大火的《晒后假日》, 也是讲夏日结束时候的假期故事。

导演的叙事又碎又暧昧,影像和泳池的光影一起流动,恍惚之间好像我们都被浸泡在回忆本身中一样。

看这部电影,会让人想到童年时候的暑假出去旅游的心情,一切都是那么缓慢、绵长,慢得几乎有点哀伤。

因为世界是那么宽广,却和我们小小的灵魂不产生任何联系。

夏天过去了,海水在我们身上留下的踪迹只有浅浅的晒痕和粘稠的忧郁。

《晒后假日》就是这样一部细软而私密的电影,把女儿的DV机当作眼睛,我们看到的却是游走在成人世界的、作为失意者的父亲。

这就是视觉的魅力,能让我们暂时寄居在导演的眼睛里,看到在阳台抽烟的父亲,烟草的辛辣融化在泳池的消毒水味道里,像是回忆的一个胎记。

作为假期的另一种展开方式,这部电影可能没有那么疯,但同样有劲儿,只是这股劲儿来自于电视屏幕的躁点、廉价泳池的波光和破碎的吟唱里。残忍但温柔。

《悲情三角》

而鲁本的新作《悲情三角》,则更有度假的荒诞喜剧味道。

作为斩获金棕榈大奖的作品,这部片儿够失序和讽刺,很适合作为晚餐后的黑色幽默来“服用”。

其实觉得这部真的有点像《白莲花度假村》的电影版,毕竟这俩的内核有互通之处,都是那么无厘头和疯疯癫癫。

这部电影里的女士也不令人失望,阴阳怪气又drama。

无论是游艇派对上的网红模特,还是作为荒岛求生大师的清洁工船员,人人都是心怀鬼胎,想要操纵和颠覆船上的秩序,来取悦自己。

操纵人心当然是不对的,但是在电影里蛇蝎美人操纵人心实在是太有趣了。

茶余饭后,看一点度假中的狠毒女人,像摆弄玩偶一样揉搓着上位者的脆弱自尊,也算是对人类天生的那点“八卦胃口”的巨大满足了。

《绝美之城》

当然了,最喜欢的度假电影,还得是索伦蒂诺的《绝美之城》。

有多少人因为这部电影而爱上罗马?只有罗马,才会让你觉得废墟都闪烁着华美的珍珠光泽。

对于男主吉普来说,可能他在罗马的一生都算是一种度假。

有的人就是这样的,永远在追问,永远在探寻,永远在时间的缝隙里企图暂停齿轮。
而这样的情绪,在罗马的光影里,都能变得合理起来。毕竟在这里,所有光怪陆离的事情都能被暖黄的灯光照耀出合理性来:葬礼、鸟群、舞女、月亮,罗马就是实体的诗歌。

对于爱影像的人来说,看这样的电影,本身就是在度假了。索伦蒂诺的镜头给予罗马的是一种冥想家的气质,迷人、古老、荒芜、绝美。就像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混乱夏天。

年末了,总是想要彻底休息的。

总觉得对我来说,最舒缓和深入的休息就是看电影,而看度假的电影,简直就是叠加buff般的快乐时光。

不管是狗血的肥皂剧情,还是对生死哲学的探讨,搭配上迥异的景色和文化风情,都会让人觉得格外有趣味呀。